红蜀忆事(21)按时回来也挨批判

作者:愚翁
共产红潮肆虐神州大陆,回顾几十年血泪岁月,悖于常理的事荒唐地横行着,人人事事桩桩都被共党鬼魅桎梏着。(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40
【字号】    
   标签: tags:

“文化革命”初期,我们县里那些担任了一点领导职务的干部大多靠边站,成了“走资派”。

黄立中是我们公社的党委书记,理所当然也是一个“走资派”。

他的领导权被革命群众夺取以后,整天无所事事。除了不定期地接受大批判,就是扫扫院坝,帮助炊事员做些杂活,日子过得倒也轻松。

有一天早晨,伙食团长叫他到洋溪镇粮站去买粮食。他担了一挑箩篼,拿上买粮的人民币和粮票,吃了早饭就往街上赶。

那时候,洋溪镇街上只有一个卖粮的地方,粮站的工作人员非常吃香。他们掌握着卖粮的大权,人们要吃饭买粮,对他们都毕恭毕敬笑脸相迎。

粮站规定每天上午八点钟营业,买粮的人天刚刚亮就得提前去排队。粮站开门以后,营业员不是马上售粮,而是慢条斯理地打扫清洁,整理头天的账目,等他们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完,差不多已到九点多钟。

面对排得像长龙的买粮队伍,他们熟视无睹,慢腾腾地收着钱和票,慢慢地拨打着算盘珠子,慢慢地掌秤称粮……

老黄那天过渡船耽误了时间,等他赶到粮站时只能排到队伍的后面。他排了一上午的队,把脚都站麻了,眼看就该轮到自己买粮了,不料营业员突然把笔一放,说一声“十二点了,下午再来!”就关上窗户,旁若无人地走开了。

那时候,粮站的工作人员傲慢得很,买粮的人谁也不敢得罪他们。

老黄排在队伍最前面,他不能走开,更不能去吃午饭。他要站在这里,等到下午二点钟粮店开门买上粮食才能回去。他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排队,他怕自己前脚一走,后面的人挤上来,一上午的功夫就白费了。他忍受着饥饿和疲劳,一直等到下午粮店开门营业,他才买到粮食担回家。

老黄虽然买回了粮食,但他超过了时间。革命群众把他抓起来,他们一边大声念着“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的语录,一边拳打脚踢,狠狠把他批斗了一阵子。

老黄挨了批斗,心里有些想不开:自己辛辛苦苦、忍饥挨饿排队买粮,到头来却挨批判,这是什么世道啊?

过了几天,伙食团要买粮粉,革命群众又把任务分配给他。早上,造反派头头特别叮嘱他说,上午十一点钟必须回来,保证中午食堂有凉粉吃,否则后果自负。

有了上次的教训,老黄吃了早饭就担上箩篼,急急忙忙坐船过河。可是他又来晚了,凉粉店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龙,自己赶紧走上前去自觉排起了队。

过了很久,都没有轮到他的位子。只见营业员慢条斯理地一个人收着定量供应票,一个人不慌不忙地称着凉粉。他抬头一看,墙上的挂钟已经到了十点多,他的前面还有十几个人排着队。他心急如焚,几次都想挤到前面去向别人说点好话,请别人让他先买。可是,站在伫列旁边的造反派戴着红袖套,气势汹汹地维持着秩序,又把他吓得不敢向前。

他等呀等,离十一点钟只有半个钟头了,但他前面还有几个人。想起早上造反派的警告,他只好担着空箩篼飞奔河边,坐船回到伙食团。

造反派见他空手而归,就发挥无产阶级专政的威力,当众高声斥责训诫,责令他站上高板凳反省检讨。

有什么办法呢?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他只好弯着腰、低着头,规规矩矩站在板凳上。他没有愤怒,也没有委屈,人家刘少奇、邓小平那么大的干部都在挨批斗,自己站站高板凳又算什么呢?

造反派要他向伙食团全体成员请罪。他马上掏出红宝书,面对毛主席像先三鞠躬,然后高声朗读:“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我没有把凉粉按时买回来,违背了毛主席要抓紧的教导,犯下了滔天大罪。我只顾遵守规定的时间,没有完成革命群众交给我的任务,我有罪,我该死!”

造反派见他能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毛主席语录,就勒令他下去吃饭。

这时候,吃了饭的人已经纷纷离开了食堂。老炊食员和颜悦色地对他说:“老黄,快点来吃饭,不要呕气,你是个好人。我看他几爷子搞些啥子名堂,整天打三个擒五个,将来总有报应嘛!有些劳动,他们不在时由我做,你去休息吧。”

老黄忙说:“您不要说了,连累到您不好。”

这位好心的炊事员一听“连累”二字,火冒三丈:“老子贫下中农出身,怕他个球!”贫下中农是毛主席依靠的物件,造反派也不敢惹。

老黄端着饭碗迅速离开炊事员,他怕招来更大的不幸。

他一边吃着饭,一边自言自语:“这是一个啥子世道哟,做人这么难。上次超了时间回来挨批斗,今天按时回来还是要挨批判!”

@

待续@

责任编辑:谢云婷

点阅【红蜀忆事】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土地改革斗地主分田地,大跃进捉拿偷粮吃的社员,反右倾时吊打反对大兵团作战的人,文化革命批斗地、富、反、坏、右,哪次运动他都要得罪人。
  • 短短四年时间不见,那个身高体壮、说话声若洪钟,走路威风凛凛的陈书记一下就病倒了。
  • 三年困难时期,饥饿威胁着成千成万的人。我们学校周围的树皮、野菜、草根等凡是能填肚子的东西,都被附近的农民挖光了。
  • 这些“走资派”虽然高矮胖瘦不一,但一个一个都是常人长相,并不像报纸上说的那种牛头马脸,面目狰狞的阎罗殿恶鬼。
  • 这是我一生中唯一参加过的一个人的两次追悼会。但愿今后不再出现类似的情形。
  • 那时候,集体的什么都是宝贵的,只有人才不值钱。公社大队的干部可以随意骂人打人,打死了人往山沟里一扔就了事。
  • 三年困难时期,我们生产队的社员每一个人几乎都是小偷。一年四季,只要地里有吃的东西,我们就都去偷。
  • 他爸爸在土坑里铺上席子,慢慢走上坎来,伸手夺下二狗的尸体,一边往坑里放,一边说道:“让他胀着肚子到那边去吧。做一个饱死鬼,总比在这边做一个饿死鬼强。”
  • 我们已经整整三个月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了。许多人的身体肿得像发面馒头,亮晃晃的,手指头按下去,一按一个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