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大陸片面開放 台灣農民權益難保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彭顯鈞╱台北報導〕農委會國際處副處長李舟生昨日強調,台灣農產品銷往中國,未必具有競爭力,台灣農民應該看清楚,不要隨政治人物起舞。

李舟生表示,中國不與台灣外貿協會談判,已違反國際規範,未來若片面取消,台灣農民權益不保。

民進黨立委王塗發昨日舉辦「農產品銷中,看不見的危機」公聽會,與會的官員、學者均對中國片面開放台灣銷往中國,提出警告。

李舟生表示,我國行政部門針對農產品銷往中國已協調組成談判團隊,只要中國主動釋出善意,隨時可以透過外貿協會與中國談判。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則質疑,中國以違反自由經濟原則的方式,刻意採購台灣農產品的做法,到底能夠維持多久? 他強調,中國這項舉動除了蘊含濃厚的政治意味,結局可能導致兩岸農民都將深受其害,國人應該深思。

吳惠林昨日在「農產品銷中,看不見的危機」公聽會上,以自由經濟及自由市場觀點,對台灣農產品銷往中國提出看法。

吳惠林表示,台灣農產品的生產成本較高,若與東南亞國家相比,土地成本高了二十倍,人力成本高了十倍,在價格相對高的情況下,如何在較低的消費市場具有競爭力?對於中國的消費市場和能力,吳惠林指出,粗略估計,中國具有較高消費能力的人口比率,約佔二成,其餘八成仍是中下貧農,即使中國二成的人口形成具有規模的消費市場,但是,中國以違反自由經濟的人為操作方式開放台灣農產品,仍有疑慮。

他強調,中國挑選由國、親等在野黨主導的台灣省農會作為對口單位,本質就是國共合作,國人不可不防。

台大農經系教授吳榮杰也指出,中國以經濟統戰的方式對台施展策略,農產品銷往中國,獲利的不是農民,而是中介的商人,而中國一旦達成政治目的後,屆時的後果無法預期。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