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日中拉攏印度 戰略角力牽動亞太局勢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佳霏台北二十八日電)印度崛起引發關注,「印度熱」更有取代「中國熱」的趨勢,不只是美、中積極部署與印度的戰略合作,日本也展現「聯印制中」的戰略意圖。印度在美日中三邊競逐拉攏下,選擇的立場及戰略牽動亞太地區情勢,值得台灣持續關注。

台灣陸委會最新的「大陸工作簡報」指出,印度的崛起已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對美國而言,可用來制衡中國,抑制中國主宰亞洲、排除美國的戰略利益;對中國而言,焦點在於如何拉攏印度進入中國主導的亞洲共同體,使印度不致形成威脅。

台灣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副教授楊志恆認為,美國總統布希的第一任期,印度即被美國視為在地緣政治牽制中國崛起威脅亞洲戰略利益的盟友,布希第二任期初始,美國隨即展開拉攏印度的外交工作。

美國國務卿萊斯今年三月十六日訪問印度,會晤印度外長辛赫納瓦(Natwar Singh)後表示,「美印將進入第二階段的戰略夥伴關係」;七月十八日印度總理辛赫瑪默罕(Manmohan Singh)到白宮作客,與布希簽署包含經濟、能源、高科技等五個領域的全球性夥伴關係合作計劃的共同文件,拉攏意味濃厚。

楊志恆認為,從美、印的戰略合作內涵來看,美國的確想與印度建立共同成長的合作關係,特別是經濟方面表明要協助印度的成長以及建立新的國防合作架構,另外提出高科技輸出印度的計劃,同時強調美、印是全球民主的夥伴關係。

台灣陸委會簡報也指出,中國當局對於美、印關係的發展是持警覺態度,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四月十一日訪問印度,在會晤辛赫瑪默罕時也提出強化中、印關係的六點意見,同時推動中、俄、印三邊非正式的外長會晤,並拉攏印度參加中國主導的「上海合作組織」,印度從今年起成為觀察員。

楊志恆分析,中國的戰略目的明確,就是避免印度與美、歐合作,單獨成為一個足以抗衡中國的經濟體,使中國主宰亞洲的戰略落空。

但他也認為,比較美國和中國拉攏印度的戰略,美國的戰略內涵似乎更能吸引印度的重視,尤其是兩國共同強調的民主「自然同盟夥伴」關係,已奠定比印、中走得更遠的戰略合作基礎。

就印度而言,陸委會的研究資料指出,「印度沒有一頭熱地倒向哪一方」,而是更冷靜地思索最符合印度國家利益的戰略合作關係,也深知自己在美中戰略競爭中的舉足輕重地位。到目前為止,印度採取「平衡戰略」,也就是將印度國家發展四項戰略課題,即反恐怖主義活動、經濟發展、國防建設及能源需求,在美、中兩大國間尋求最大效益的合作。

眼見印度崛起,可能在亞太區域舉足輕重的趨勢,身為亞太一員的台灣,除面對中國崛起的威脅,也應正視新一波「印度熱」的震撼,從中找尋合作的契機與利益,並思考在大國戰略角力戰下有利的著力點。這場美中拉攏印度戰略的後續發展,台灣必須關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