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眾院改選 兩大政黨制成為焦點

標籤:

【大紀元9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特稿)日相小泉純一郎在八月八日參院否決郵政改革法案後,解散國會進行眾院總選舉,這項眾院四百八十席的全面改選將於九月十一日投票,日本媒體最新民調不約而同地指出,小泉領導的自民黨占優勢,應可繼續執政,選戰結果對兩大政黨制所造成的影響成為矚目焦點。

本屆眾院改選共有一千一百三十二人報名參選,其中,九百八十九人角逐一人小選區的三百席,競爭率三點三倍。另外,七百七十九名角逐全國十一個比例代表區的一百八十席,由於可重覆報名,因此實際參選人數是一千一百三十二名,其中女性候選人一百四十七名,創新低紀錄。

這次選戰的焦點是自民和公明兩黨執政聯盟能否贏得過半數的兩百四十一席繼續執政,抑或以最大反對黨民主黨為主的在野勢力得到過半數席次而奪取政權。小泉公開表示,兩黨執政聯盟未能贏得過半數兩百四十一席將立刻鞠躬下台,民主黨黨魁岡田克也則揚言全力贏取以該黨為中心的新政權。

自民黨不准在七月眾院院會表決投票反對郵政改革法案的三十七名黨籍造反派議員以黨提名身分參選。結果,三名退出政壇,二十七名以無黨派身分參選,四名共組「國民新黨」,還有三名組成「新黨日本」,但有一名參選比例制,因此,共有三十三人在小選區和自黨提名的候選人一決雌雄,形成分裂選舉的情勢。

自民黨在眾院解散前的勢力是兩百四十九席,但由於三十七名眾議員被逐出黨候選人名單,因此實際席次減至兩百十二席,公明黨則有三十四席,執政聯盟共占兩百四十六席。最大在野黨民主黨有一百七十五席,共產黨九席,社民黨六席。

小泉將這次選舉定位為「郵政選舉」,民主黨則以訴求年金改革為重點,兩黨在兩百八十個小選區直接對決,成為這次選戰兩黨成敗的關鍵性戰場。日本媒體的最新的民調不約而同地顯示,小泉氣勢旺,自民黨有可能單獨奪得眾院過半數的兩百四十一席。

小泉推出的大規模「刺客作戰」是這次大選最具話題性的特色。小泉針對三十三名造反派議員參選的選區推出社會知名人士以黨提名候選人身分進行對抗,有四個選區特別受到矚目。東京十選區的小池百合子對小林興起,岐阜一選區的佐藤緣對野田聖子,富山三選區的萩山教嚴對綿貫民輔以及廣島六選區的堀江貴文對龜井靜香。

小泉在這個選區派出的刺客之中,小池百合子是現任環境大臣,堀江貴文則是年紀只有三十二歲的網路新貴,至於面對自民黨挑戰的則包括前眾院議長綿貫民輔、前郵政大臣野田聖子和前自民黨政調會長龜井靜香。自民黨的分裂選舉有可能使民主黨作享漁翁之利,一般觀察家認為影響有限。

這次選舉的另一特色是,小泉把選戰定位為選民對郵政改革法案贊成或反對的審判,民主黨則鎖定在年金制度,使得包括外交、安保、修憲、財經乃至於十二月期限屆滿後,日本是否繼續派兵伊拉克等重要的問題都在各主要政黨和候選人的論戰中被擱至一旁,成為對選民訴求單純的一項國政選舉。

日本政治學專家之中也有對自民黨選戰表示審慎的看法。執教於日本東海大學的政治學者白鳥令為文指出,自民黨和民主黨在大都市和農村選區各自贏得的支持相差並不大,只要各選區的選票稍微倒向一邊,則對選戰結果就會造成很大的影響,自民黨的優勢未必如一般預料的高。

自民黨成立於一九五五年,今年十一月將屆滿六十周年。這個戰後由自由黨和民主黨合併的保守政黨自一九五五年創黨執政以來,直到一九九三年被細川護熙領導的八國聯軍搶去政權為止,連續單獨執政三十八年。隨後,不到一年,自民黨聯合戰後的最大對手社會黨而奪回政權,以後雖改變合作對象,但在維持聯合政權的情況下執政至今。

日本在戰後長期來一直未出現兩大政黨制,自民黨和社會黨的對立時代只被視是「一又二分之一政黨制」,社會黨和自民黨聯合而分手後,沒落成為無足輕重的小黨,取代而起的是民主黨。該黨在二OO四年參院選舉大幅躍進,在參院以八十四席對自民黨一百十二席,出現邁向兩大政黨制的氣勢,這次眾院選舉是否出現政黨輪替,或是朝確立兩大政權制邁進備受矚目。

最新的民調指出小泉在選戰處於優勢且氣勢上揚,民主黨則相對地陷於硬戰。小泉若如民調所示獲得勝選且戰績不錯,將可加速推動他四年前就任以來的展開的行政結構改革,日本的對外政策基本上也將維持不變。十一日的投票結果將對小泉的改革前景和兩大政黨制的動向造成重大影響。

相關新聞
僑委會表揚東京中華學校資深華文教師
日本票選最讓人想哭的名曲排行榜
《霍元甲》將是李連杰的最後一個武打片
國民黨紀念抗戰勝利  馬英九誓言再次光復台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