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資訊業者指業界亟需國際行銷人才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十四日電 )凱達格蘭學校今天舉行「北台灣高科技產業人才與產學合作」研討會,會中,資訊界代表指出,台灣資訊工程師的水準,世界一流,但工程師並不代表只能撰寫程式,很多領域都需要工程師協助,甚至國際行銷都是工程師需要再多著墨之處。

這項研討會邀請產官界代表,特別針對生技界和資訊界實際遇到的人才問題進行討論。完全由台灣工程師一手規劃、設計出來的 POWER DVD 軟體的訊連科技總經理張華禎表示,台灣的工程師是資訊界最大資源,她從 1988 年回台灣後,發覺產學界鴻溝很大,例如訊連三百餘人研發團隊研發的都是未來三年可上市的技術,但學校則是研發五年後,才可能上市的技術,並非可立即在市場獲利。

她舉例,訊連在四年前就和大學研發視訊 MPEG4規格,如今 MPEG4 技術是市場最主流,事實上,訊連在兩年前便開始和大學共同研發下一代 MPEG7 技術,這是訊連未來的重要發展。

她認為,台灣研發水準很高,他們設計研發的產品已經有幾千萬套賣到全球,這就是台灣的奇蹟,但台灣資訊科技業人才缺口應在於產品的國際行銷。

張華禎說,台灣工程師比歐美大公司的產品經理強。歐美產品經理也許專業只達 70 分到 80 分,但在說明產品時可以說到 120 分;而台灣工程師已經做到 80分到 90 分,卻不好意思說得非常了不起,因此台灣的資訊界需要更會表達和國際行銷的人才。

趨勢科技全球副總經理陳聖雄說,今年四月他和趨勢董事長張明正赴印度觀察當地市場,印度 2005 年有21 萬工程系大學畢業生,其中 11 萬人在資訊服務業工作,有一家大公司隨便招聘就是 1 萬 5 千位工程師,而且只錄取了投送履歷中的 1%,規模已超越許多知名國際大公司。

反觀台灣硬體產業成功,軟體欠缺人才。陳聖雄表示,去年趨勢科技應徵一位大學生,各方條件非常好,但最後他寧可去台積電寫報表,而不要來資訊服務界工作,其中原因可想而知。

此外,學校所教內容和業界實際使用的內容有明顯差別。學校教導寫程式,業界則是要從原始設計到做出成品,寫程式工作只佔六分之一,如何了解顧客要什麼非常重要,但學生卻很難知道;有時測試成品的知識在學校學不到,但這是商業化之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例如微軟測試工程師和開發工程師幾乎是一比一,目前全球只有俄羅斯一所大學才有測試系學生。

他強調,產品完成開發包括很多項目,不僅只有寫程式,還有很多東西要學;例如人和機器的介面,美國在這方面很前衛,顧客甚至不必看說明書都知道如何操作,但台灣還停留在寫程式,人性的部份很少涉及,卻很重要。

台灣欠缺的另一點是協調。他說,美國不少大型資訊公司的研發人員散在各地,但協調做得不錯,反觀台灣僅一個 20 人的研發團隊就不容易做出成果;學校方面,很多學生缺乏工程特質,也就是利用有限資源解決問題,這也是台灣學生要加把勁的地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