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二日全球財經要聞

標籤:

【大紀元9月22日訊】

**面板業今年供過於求嚴重?

根據Isuppli的調查,消費者採購32吋液晶電視的情況不如預期,加上電腦監視器面板庫存攀升,所以預期今年面板供應過剩情況可能將大於預期,對面板價格構成下跌的壓力。根據瞭解,由於高油價、消費者信心低落,以及經濟成長減緩等因素影響,第三季10吋以上面板的供給量將超過需求5%,超過先前預估的3.8%。而下半年LCD銷售也將難以達成之前各廠預估的目標。

**美國作家協會控告Google侵犯著作權

網路業者Google建立線上數位圖書館的計劃,受到阻礙,因為美國作家協會和其他個人作家在紐約地方法院提起訴訟,控告Google嚴重侵犯著作權。根據瞭解,雖然Google和史丹福大學、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牛津大學以及紐約公共圖書館簽下數位化合約,但是Google將文章數位化後在網路上登載並沒有得到原著作者的同意,所以遭到控告。

**颶風來襲墨西哥灣油產縮減逾七成

美國內政部9月21號宣布,由於強烈颶風麗塔來勢洶洶,墨西哥灣57%以上載有工作人員的鑽油平台,和51%的鑽油井架都已經撤離危險區域,所以墨西哥灣的原油產量已經縮減7成以上。瑞塔颶風的行進路線將對美國石油提鍊工業四分之一的產量造成威脅。

**颶風壓境 Alcoa暫閉德州廠

受到麗塔颶風影響,全球最大鋁製品供應商美國鋁業決定暫時關閉位在德州拉華加港的氧化鋁廠房,年產量約當230萬公噸,關廠將使美國鋁業的氧化鋁供應減少16%。

**美籲中國負國際責任 和平解決台海歧見

美國副國務卿左裡克再度呼籲中國和平解決與台灣的歧見,並且和亞洲其他國家合作,以強化區域安全,但是假如中國尋求成為這個地區的主導力量,將會增加外界的憂慮。除此之外,美國和其他國家都希望中國和平崛起,但是沒有國家敢相信,因為中國的軍事缺乏透明度。另外,曾經非常重視中國市場的美國商業界,現在也擔心中國的競爭、市場管制政策、猖獗的仿冒和匯率操控等多項問題而產生疑慮。

**STMicroelectronics擬在新加坡投資5億美元

法國意法半導體執行長表示,公司將計畫在新加坡投資5億美元,占今年全球資本投資約三分之一。根據瞭解,目前公司在新加坡計有4座工廠,占公司總半導體產能31%,總投資金額為32億美元,雇用7千500名員工,占公司在亞太地區員工總人數將近一半。

**德國朋馳將開始裁員

據報德國朋馳汽車計劃採用遇缺不補方式達到裁員目標,因為資方曾經向工會保証,2012年之前不會實施任何強迫裁員行動,同時,也可能實施自願資遣方式減少員工人數,可能影響的人數約有5千人,佔16萬勞工總數的3.1%,目前勞資雙方代表正在進行談判,最早可能在今年開始實施計畫。

**Ford將大增混合動力車產量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董事長比爾‧福特表示,福特計劃大幅增加油電混合動力車的產量,計畫到2010年之前,每年生產25萬輛混合動力車,約為目前年產量的10倍,以因應市場對於省油車的需求,並縮小與日本汽車製造商的差距。不過,福特和日商豐田汽車公司的差距仍大,因為豐田計畫在2010年前賣出一百萬輛混合動力車,而本田汽車公司也已經在美國售出超過10萬輛混合動力車。

**俄羅斯天然氣將出口至中國

俄羅斯天然氣出口總公司,正在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洽談,計劃出資1百億美元,在中國東北和新疆修建天然氣管道,總運量達到6百億立方公尺。預計從2010年開始出口到中國,第一期計劃大約2百到3百億立方公尺,未來幾乎可以壟斷中國市場;而去年中國的天然氣年產量大約408億立方公尺。俄羅斯天然氣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公司,去年的出口額達到270億美元。

**油價創新高 中國農民首當其衝

中國官員表示,國際油價創新高,已經對中國的經濟造成部分負面衝擊。由於中國制定汽油和柴油價格的機制有瑕疵,因此中國的農民將首當其衝,他們必須支付更多的價錢來購買柴油。根據國際能源總署預估,中國的石油需求,在10年內將倍增到每天675萬桶,但是中國的油田無法滿足自身的需求,因此中國各大石油公司紛紛到海外擴張原油來源。

**中國傳統媒體廣告市佔率遽降

根據中國傳媒學院的報告,隨著新興廣告形式的蓬勃發展,中國傳統媒體,包括電視、報紙、廣播、雜誌的廣告比重,曾經達到80%,但是2004年只佔45%,2005年還會持續下降。目前中國的廣告市場,每年有1千2百多億元人民幣的規模,新興媒體則瓜分了大半市場,其中戶外廣告將近130億,互聯網29億,現場廣告數量也逐漸上升。而社區、電梯、短信廣告等新形式的小眾媒體,也受到一些廣告主的青睞。

**IMF調升亞洲經濟成長至7.3%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發布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半年報,將今年不包含日本的亞洲地區經濟成長率預估值,由4月份預估的7%提高為7.3%。其中印度由6.7%調高到7.1%,中國由8.5%調升到9%,香港由4%上修為6.3%。不過台灣由4%調降到3.4%,同時也下修南韓、泰國和馬來西亞的經濟成長預估值。亞洲銀行和IMF都指出,國際油價高漲,依舊是亞洲經濟成長的主要威脅。

**日本8月貿易順差意外縮減80%

日本財務省發布,因為國際原油價格飛漲,推高了進口金額,使得8月份的貿易順差,比去年同月大幅下滑79.7%,成為1千163億日圓,低於分析師預估的3千872億日圓。其中進口金額為5.1兆日圓,成長21.1%,半數增幅來自能源支出;出口則增加了9.1%。專家認為,如果油價高漲拖累美國等國家的經濟成長,將會連帶打擊到日本的出口。

**IDC:今明年亞太區PC市場看漲

今年第二季,由於廠商的低價策略、成熟和開發中國家對個人電腦的認知度提高,因而帶動了筆記型電腦熱銷。科技情報分析機構IDC樂觀預估,今年不包括日本的亞太區PC出貨量,可望提升到4千萬台,年度成長率高達14.8%;而2006年仍可成長12%,出貨量4千490萬台。

**關廠重整 索尼將裁員1萬人

全球第二大消費電子廠商日本索尼表示,將透過裁員、關閉廠房、出脫非核心事業等重整手段,達到恢復收益的目標。索尼計畫在2007年度之前,在全球裁員1萬人,以削減2千億日圓的支出,同時將關閉全球11個廠房、處分1千2百億日圓的不動產、股票和非戰略性資產。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九月八日全球財經要聞
九月九日全球財經要聞
九月十二日全球財經要聞
九月十三日全球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