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方法

不要比較小孩的優劣

當小豪一個半月大的時候,他的母親宜君驚訝發現,兒子居然已經在拍打懸掛於嬰兒床上方的玩具,根據育嬰叢書裡的描述,照理來說小嬰兒應該是在二、三個月大時,才會出現這種拍打玩具的動作,因此宜君興奮的向左鄰右舍宣佈自己兒子的神奇表現。

當小豪四個半月大的時候,他又出現另一項早熟的特徵:他居然已經會坐起來,於是宜君又急忙把這個消息告訴其他的母親。當他一歲的時候,他告訴媽媽:「我長大以後要當消防隊員。」宜君再次驕傲的告訴其他母親:「我的兒子好會講話喔!」

宜君非常喜歡向別人吹噓自己兒子的表現,直到有一天她到朋友家裡作客時,無意間發現一件非常氣餒的事情後,從此才停止這樣的行為。宜君的朋友有個習慣,她喜歡隨手將孩子發育的情況以及值得回味的事情,隨手記在掛在廚房的月曆上,當宜君在朋友家廚房裡喝水時,她順便瞄了月曆幾眼,沒想到無意間發現朋友的兒子早在兩個禮拜以前,就已經告訴母親他長大以後要開飛機,由於朋友的兒子比小豪小四個月,因此宜君稍微推算一下,這等於說朋友孩子的發育要比小豪還快上四個半月,這個情況讓宜君覺得非常沮喪,不過她也從此終於瞭解,為人父母者實在無需因為小孩的一舉一動而自我膨脹。

父母親以自己的孩子為榮,這種現象非常正常,但是有些父母往往喜歡藉著孩子的成就來彰顯自己。當有人對你不斷吹噓自己孩子的成就時,也許會讓你不禁開始懷疑,自己的孩子在發育方面是否出現問題,此時你不妨先仔細想想:首先,你的朋友很可能是在吹牛,完全言過其實,但是對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新手父母來說,自己的心情卻很難不受到影響。其次,你的朋友很可能是藉著不斷的吹噓,來掩飾自己或是孩子的缺點,有些人往往喜歡藉由誇大其詞來說服自己—同時也想藉此說服其他的人—孩子完全沒有問題,我的孩子其實是個天才!所以當你碰見類似上述的情況時,千萬不要因此而生氣,反而應該要同情對方。

此外很不幸的,最後還有第三種情況:這種父母天生就喜歡與人競爭,在他們的觀念裡,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成功的人和失敗的人—這種父母會不計任何代價,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勝利成功,因此當你遇上這種類型的父母時,最好的對策就是敬而遠之。

如果你非常喜歡讓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小孩一較長短,相信遲早總有一天,你會覺悟這種舉動非常無聊,否則等到孩子參加考試的時候,你還是會發現人上有人、天外有天,無論怎麼比永遠都比不完的。在此我就以俊國和明賢的故事為例,他們倆都是五歲,住在同一棟公寓裡,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兩個人同樣通過測試,可以進入專門培育天才兒童的明星學校就讀。打從兩位小朋友還在幼稚園階段時,他們的母親就已經開始激烈競爭到底是誰的孩子比較聰明,長久下來讓俊國和明賢的生活變得愈來愈緊張,終於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兩位小朋友終於再也無法忍受每天戰戰兢兢的日子,他們開始結伴翹課,跑到電動遊樂場鬼混,由於他們一犯再犯,最後終於被學校開除,好在經過這個教訓之後,兩位母親及時醒悟,如今她們不再嚴格要求小孩考試的分數,只希望孩子能夠正常的接受教育。

如果在看完上述的案例後,你仍舊不死心,仍然喜歡誇耀孩子的優點,你不妨再想想看:這種永無止境的比較,小孩有可能永遠常勝不敗嗎?譬如說,你的寶寶九個月時就會走路,但是隔壁鄰居的姪子卻在七個月大就開始走路。你的孩子在四歲時就已經認識幾個簡單的單字,但是總會有人在四歲時就已經可以開始看報紙。你的女兒剛剛考進知名大學法學院,但是鄰居的小孩卻在那所大學主修法律和企管碩士雙學位。

你的小孩這輩子很可能永遠當不了總統、踏不上火星、拿不到奧斯卡獎,但是一定有人可以完成這些成就,所以拜託你幫幫忙,別再繼續比下去啦。

摘自: 新手父母出版《培養高EQ小孩》@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