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見:人口新困境折射中共之機會主義本性

管見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1月21日訊】《瞭望》周刊最近發表對農業專家俞敬忠的訪談,指出中國已面臨新的人口問題,即嚴重的老齡化與下降趨勢,對「有關部門」宣稱中國正面臨「第四次人口增長高峰」而堅持現行計劃生育政策,提出尖銳批評。

人口狀態正在陷入新的困境,中共允許不同聲音這樣地出現,應該說是一個進步,而它的其他的違背、對抗自然、社會規律之舉還很多,不僅它自己不深刻反省,甚至在其控制之下的地盤裏不允許別人批評,就尤其顯得愚蠢、可悲。

人口問題,對老齡化分析較多,對人口下降趨勢,分析不是很多。即使《瞭望》周刊這篇對俞敬忠的訪談,也是對老齡化、性別失衡分析比較清楚,分析人口下降,則以其表現即「勞動力優勢悄然弱化」爲主,對人口下降本身的自然過程則還是講得比較模糊,對於中國很有可能步俄羅斯及日本後塵的危險,似強調不夠。

一個國家要保持人口可持續發展,總和生育率應穩定在2.1的可更替水平,即每個婦女一生平均生育2.1個孩子。世界主要國家中,美國恰在這一水平上,而俄羅斯和日本遠低於這一水平,日本僅爲1.33,面臨人口下降的嚴重局面,正在竭力採取措施改善其人口困境。印度人口增長較快,人口結構較爲年輕,相對于中國,成爲一種優勢。

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國大陸總和生育率僅1.22,近年來連續多次全國人口抽樣調查,總和生育率都在1.3左右,而「有關部門」考慮到超生不報或遲報的因素,認爲普查資料偏低,人爲調高到1.8。即使如此高估,也未達到可更替水平,卻成爲「有關部門」堅持現行政策的依據,還在那裏防範「第四次人口增長高峰」。

中國實行計劃生育之初,口號是「一個不少,兩個正好」,儘管明顯地鼓勵只生一個,但畢竟對生兩個孩子也予以正面肯定,彈性空間較大,若能堅持下來,現在的人口局面不會如此嚴重。

中共取得政權之後,對於人口先是持樂觀態度,相信「人多力量大」,批判了馬寅初的「新人口論」,放縱人口增長。然後,在迅速增長的人口面前又逐漸地慌了手腳,很快就放棄了「兩個正好」而死守「一個不少」。實際上,計劃生育作爲基本國策當然有其必要,但關鍵在於以人民能夠接受的方式推動家庭計劃。正如應當說服、引導農民走合作化之路一樣,說服、引導民衆計劃生育,也同樣是一樁「細活兒」,本應和風細雨,展現推行政策的藝術,因爲即使堅持「只生一個好」,但生育一個以上卻並非「違法」而只是「違反政策」,動輒使用行政權力的手段,只能將計劃生育引向反面。

驚慌失措地放棄「兩個正好」,顯示出中共人口政策的機會主義性質。中共以國家之力壓迫民衆的生育意願及其計劃,以總和生育率遠低於2.1的可更替水平的代價,取得「少生若干億人口」的政績,卻種下人口老齡化、引發人口下降趨勢的禍根,如俞敬忠之分析,含著一系列危險的局面已在日益清晰地展現出來。網上有文章曾尖銳地指出,「人口規模自然萎縮與因爲天災人禍導致的人口減少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它們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自然萎縮時還會伴隨著年齡結構的不斷惡化。如果將來200年沒有大災大難的情況下中國人真的自然減少到3.5億,那麽我們完全可以想象一個2200年時有一半人口年齡大於至少70歲的‘奇妙’社會。」

問題就在於,中華民族面臨的自然萎縮的危險,是依恃國家權力而人爲強迫萎縮,並隨著社會環境變化而逐漸地才出現自然萎縮。在此過程中,中共是一個很不光彩的角色,根本不見什麽「先進性」,相反,它對閹割、扼殺中華民族生存及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中共自胡錦濤執掌大權以來,所謂「新政」究竟如何,尚衆說紛紜,但其華麗包裝則接二連三,什麽「共產黨員先進性」,什麽「以人爲本」,什麽「科學發展觀」,後來又是什麽「和諧社會」,讓人眼花撩亂。專制保守的共產黨,它領導下運行的經濟增長方式,據說要從高資源消耗、高污染轉到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來,其實是一件真正的新聞。該黨本身一向「以權爲本」,以一黨私利對抗全社會,倘若真要與人民與社會和諧,真要「先進」起來,當然誰都不會反對。只是,這些大事情,大的轉變,不是做做姿態就可以搪塞的。

共產黨的「先進性」,應該是能夠「在當前的運動中同時代表著運動的未來」,是作爲「不自覺過程的自覺體現者」,其基本的依據,是真正能夠把握客觀規律,對於自然與社會之發展趨勢有深刻的理解。而中共,則表現不及格──在人口發展變化面前,顯示出其機會主義本性,先樂觀而後悲觀,舉措失當;對待自然環境,竭力顯示其征服的姿態,屢屢對抗自然規律,修建三峽大壩尤爲典型;對社會發展發號施令,以「先進社會制度」束縛生産力,維持其一黨專政。

社會變革,共產黨本來有推動的責任,然而中共對馬克思學說是「半瓶子醋」也不到的水平,本著「人有多大膽就如何如何」的精神,它在缺乏資本主義「母體」培育社會主義「胎兒」的情況下,學著史達林的樣子硬造一個「試管嬰兒」出來,當然非驢非馬,卻還要時不時地「反對資本主義復辟」。其實,只有「無產階級專政」真正合其心意,於是,毛澤東將社會主義社會定義爲存在對抗性矛盾之社會,迫使生産力服從「社會主義」制度之要求,迫使民衆長期在其「專政」狀態下服從其專制,還要在頭腦裏也受其思想控制,連行爲中一般的道德規範,也套上所謂「社會主義」,弄出一套「八榮八恥」,對於長期閹割民族精神的嚴重後果竟然毫無反省之意。

這些事情,分析已經很多。對於三峽,筆者很喜歡王維洛先生的文章。網上有位「左派」總是自詡其「理工科思維」,以筆者看來那不過是吹噓而已,而王維洛的文章則的確顯示出一種很令人信服「理工科思維」的風格,他總是擺事實講道理,資料與事實講出來,道理也就顯示出來。然而,中共在自然規律面前屢屢碰得頭破血流,還是不知悔改。

現在,人口困境正在形成,生育願望低落的趨勢已在顯現,倘若還是任由中共「有關部門」的官僚們在那裏肆意操作,「最危險的時候」就真是不遠了。

轉自《新世紀》(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管見:改革爭議的左中右,改革的表與裏
管見:在「社會主義」的帽子下面
管見:四十年後看「文革精神」
管見:摀住蓋子-- 中共當局不敢紀念文革40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