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林榮三文學獎 文學傳承 展現台灣活力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雖然才第二屆,但是林榮三文學獎因為高額獎金與嚴謹的評選過程,已成為台灣文壇上重要的指標性文學獎。在四千多件作品的激烈競逐當中,第二屆林榮三文學獎昨天宣布得獎者,今年的短篇小說第一名由賴志穎獲得,作品是〈獼猴桃〉,獎金五十萬元;散文組則是由劉梓潔以作品〈父後7日〉獲得首獎,獎金二十萬元;新詩組則由陳思嫻的〈卓瑪嘉因〉獲獎,獎金十五萬元。

頒獎典禮昨天在台北自由時報總社的國際會議廳舉行,典禮設計溫馨,處處充滿巧思,音樂部分由朱宗慶打擊樂團二團擔任演出,緊張時的小鼓聲,增加名次揭曉的懸疑性;頒獎時由馬林巴琴所演奏的莫札特歌劇費加洛婚禮旋律,更添優雅。除此之外,主辦單位為了不要讓第二名尷尬,特別在頒獎時讓全部入圍者都先上台,再宣布名次,也讓第二名享有榮耀。

上屆得主揭曉名單

這次也特別安排由上一屆的首獎得獎人揭曉得獎名單,充滿了文學傳承的意義。其中散文組評審團代表陳芳明還特別在現場向葉老葉石濤致敬,因為有葉石濤的開創,台灣文學才真正開始得以開展,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本屆的林榮三文學獎從初審到決審,共動用五十二位評審,九場會議,為選出最好的作品,甚至有破壞友誼性的爭執,評審團表示,這次的作品素質比上次高出許多,林榮三文學獎的舉辦也的確讓更多人對於書寫有了更多的興趣與熱情。

畫寫面向更加廣泛

去年得獎者作家蔡逸君謙虛地表示,今年作品不少來勢洶洶,都比他去年得獎的作品要好。散文組評審團代表陳芳明則表示,新世代作家寫法基本上先找感覺,「感覺對了,文字就跟著出來。」

新詩類評審團代表李敏勇則強調,現代作家的書寫面向相當廣泛,但是可以進入到最後一關,「才情跟運氣等同重要。」他勉勵得獎者在得獎之後,更要持續創作的路,得獎才有真實的意義。

小說類評審團代表季季則表示,創作充滿誘惑,從現場有這樣多新朋友與老朋友就可以知道,「因為文字,讓大家坐在一起。」季季說,所有的評審都只是發現者,「得獎者都是創作者,發現者永遠要向創作者致敬與賀喜。」

昨天現場有許多文藝界人士到場,包括國家藝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李魁賢、評論作家林文義等近兩百位人士到場,頒獎典禮之後作家們也一起敘舊,場面熱鬧溫馨。

第二屆林榮三文學獎得獎名單

短篇小說組

第一名 賴志穎〈獼猴桃〉

第二名 李儀婷〈躺屍人〉

第三名 甘耀明〈香豬〉

佳作 王世賢(魚夢翔 )〈親不知子〉

佳作 陳潔曜〈我對安逸過敏〉

散文組

第一名 劉梓潔〈父後7日〉

第二名 葉國居〈相片裡的公雞叫聲〉

第三名 張芬齡〈生活儀式〉

佳作 伍軒宏〈殘念筆記〉

佳作 劉淑貞(言叔夏 )〈馬緯度無風帶〉

新詩組

第一名 陳思嫻〈卓瑪嘉因〉

第二名 甘子建(天空魚 )〈玫瑰的名字〉

第三名 張英珉〈阿巴斯還沒醒來〉

佳作 林達陽〈如果降下大雨〉

佳作 陳昱成(若驩 )〈可口樂園〉

小品文組

何美諭〈木味〉

吳億偉〈打鐘卡〉

馬景珊(三馬 )〈三個永遠〉

許俐葳(神小風 )〈美少女戰士的變身〉

劉碧玲〈倚門望只因為下雨了〉

陳栢青〈傀儡戲〉

曾谷涵〈晨跑〉

花柏容(甜甜圈 )〈癢〉

胡志偉 〈讀報〉

張芬齡 〈洗衣〉

第二屆林榮三文學獎決審委員名單

短篇小說組

葉石濤、黃凡、季季、廖炳惠、邱貴芬

散文組及小品文組

陳列、陳芳明、周芬伶、張曼娟、顏崑陽

新詩組

商禽、焦桐、李敏勇、尹玲、鄭愁予

蔡素芬:進入全民寫作年代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本身是知名的小說家,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執行長蔡素芬看著第二屆林榮三文學獎的誕生表示,從收件四千多件的數量及內容看來,台灣已經進入一個全民寫作的年代,用文字為思想發聲,歷經時間的考驗,有些政治人物早已不復記憶,但是文學卻可以亙古永恆。

作品展現寫作熱情

蔡素芬表示,第二屆文學獎的收件數量比去年成長了百分之二十,共有四千四百廿件,是目前各類文學獎中收件最多的。在經歷初審、複審與決審的過程,可以看見全民寫作的風氣儼然形成,或許有些作品技巧性不夠,但是都可以感受到書寫者對於寫作的熱情。

參賽者年齡 從十歲到八十六歲

在這四千多件作品當中,二十歲到三十歲佔了三成,三十歲到四十歲佔了兩成,年紀最大的是八十六歲,最年輕的參賽者是十歲,都出現在新詩組。

蔡素芬表示,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利用有限的孳息作社會服務,董事長林榮三再三叮嚀,基金會的經費來源取之於社會,是社會的一部分,要善加利用,因此基金會在社會服務方面除了育幼院與老人院等定期捐款之外,也辦理地區性中小學清寒學童營養午餐及中小學圖書館的補助。

除此之外,今年也舉辦全國青少年圍棋棋王賽與文學獎,在物質文明的享受之外,人們也需要精神文明的滋養,基金會會繼續在這條道路上大步前進。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