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片《大國崛起》引起廣泛討論

施英

人氣 22
標籤:

【大紀元11月28日訊】自胡錦濤政權提出“和平崛起”的口號後,“大國崛起”的話題一直備受關注,百度一下“大國崛起”,竟有高達一百四十五萬條。正是在這種民族主義高漲的背景下,11月13日至24日,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隆重推出12集大型電視記錄片《大國崛起》,一套共8冊的同名系列叢書也已同步發行。

《大國崛起》是一部以世界大國的強國史為題材並跨國攝製的大型電視系列片,從籌備到製作完成歷時近三年,七個攝製組分赴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九個競相登上世界舞台的世界大國進行實地拍攝和深入採訪,分別詮釋了各大國500年的興起史。對於《大國崛起》的熱烈反響,在網上各大論壇中都可以見到與之有關的討論,有網友留言,“因為我們都想學習借鑒其他大國的經驗和教訓,來思索中國如何作為一個大國應該如何崛起。”

許多評論人士和網友聯想起當年曾引起轟動的電視片《河殤》,覺得《大國崛起》有“蔚藍色文明”的色彩。就我個人感覺,《大國崛起》依然羞羞答答,不敢就本質性的政治制度問題聯繫中國的現狀。但是,不管官方允許播放《大國崛起》的主觀意願如何,但由於電視本身的巨大傳播力,在客觀效果上無疑具有很大的啟蒙作用。因為,在一定程度上,該片還是比較客觀的描述了歐美大國崛起的歷史,對處於中共專制下人權和自由遭到廣泛踐踏,暴力和迫害成為權力者統治手段的中國社會來說,觀眾和讀者一定會有啟迪:中國尋找的不僅僅是經濟和軍事的強國途徑,更重要的是尋求和借鑒歐美大國崛起的政治制度因素。

換言之,中國的崛起決不能再走德、日、蘇的“獨裁崛起”之路,而必須開出英美式“民主崛起”之局。

網友們對《大國崛起》表現出空前的興趣,主要是從政治意義上出發。中國大陸主要門戶論壇“貓眼看人”和“關天茶社”以及新浪、網易等論壇,關於《大國崛起》電視片是議論熱評的主要話題,發帖和跟帖估計有幾十萬。當然我們注意到,網站監控十分嚴厲,許多帖子被版主刪除,中國人民沒有言論自由。儘管如此,網友還是竭力在表達自己的觀點。

以下是各論壇網友和官方專家、學者對《大國崛起》電視片的評論。

● 網友對《大國崛起》的負面評價

▲嘿嘿。我看了昨晚的大國崛起蘇聯帝國篇。嘿嘿。奶奶個熊。講了蘇俄帝國史從十月革命到蘇共完蛋,泛泛而論。蜻蜓點水。不著邊際。對斯魔30年代末的大鎮反居然只字未提。就好像這事根本在地球上不曾存在一般。央視我日你馬的。人再無恥也不能到這地步。

▲還大國崛起,甚麼意思?為甚麼偏起這麼個名字?我到現在沒看到這部電視。但是幾天前偶然中午時間看到此片的一個播出預告.當時,我就有種感覺,對於大國崛起這個名字不以為然。打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子上一聲:“中國人民站起來鳥!”那是俺們就崛起了。後來援助亞非拉的被壓迫人民,勇鬥帝修反,忙個不亦樂乎。再後來跟美國都攀上戰略合作關係了,大有一種跟超級大佬平起平坐之自豪和榮耀(當然不幸幾顆導彈誤炸了大使館,又把戰略合作夥伴的榮耀給炸個稀八蘭)。所以,我對於鳥大國崛起不崛起已毫無興趣。我更關心的社會法制、民主與正義的進步之崛起。

▲這兩天也看了一些,感覺編寫得不乍地。首先名字就讓我疑竇叢生,大國崛起?啥叫大國崛起?是不是軍國主義,稱霸世界啊?看其中內容,果然,強烈暗示的就是這意思。這部電視片的主線並不是說,人家的人民是如何實現了生活富足的、是如何從沒有權利到有權利、是如何實現普選的,不是這些,這部片子的主線是:人家的國家是如何獲得實力的,是如何強國的,強國了所以就在世界上稱霸了。這是好東西嗎?此電視片“向西方學習”的意思固然明顯,但是它主張學的是甚麼呢?是強國,知道不?富民、普選、人權、憲政這些,都是為了強國這一個目的服務的,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只有一個:強國。這正是劉亞洲的觀點嘛。當年日本學西方,搞了明治維新,君主立憲,結果就導致了軍國主義,對外發動侵略戰爭,給全世界造成了巨大災難,包括給日本人自己也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看看現今中國,名為“愛國者”實為民族主義者是如此眾多,盼望國家“崛起”的呼聲是如此之高,中國一旦崛起,會不會重蹈日本軍國主義的覆轍呢?

既使是在民主憲政歷史悠久的歐洲,不是也出了一個德國法西斯嗎!那個西特勒,難道不是德國工人階級的選票把他選上去的嗎?德國工人階級破壞了憲政,支持對外發動戰爭,這到底算甚麼。不要以為少數服從多數就是合格的憲政了,不要以為以全民公投的名義就可以做一切事情。想像一下,中國實現一人一票選舉總統以後,如果出現德國那種情況怎麼辦,工人階級農民階極本來就喜歡武力解決問題,到時候他們極力主張“崛起”,也就是對外用兵,壯我大中華國威,奈何?

所以說,不要隨便為“大國崛起”這部東東叫好,隨便叫好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要冷靜,不要衝動,不要聽風就是雨。要好好總結日本和德國的教訓,既要實現普選,又要避免軍國主義、避免多數人暴政

▲惠邦兄弟,首先為你“不要為”大國崛起“叫好!”叫一聲好。浮塵遮月,天下有幾多人真能明白“這個”現實。所謂的“大國崛起”這樣的一部垃圾片子也值得叫好的話。那C國人確實已經到了非常非常可憐可悲的地步。不是獨立的思考太難,而是有能力,有水準的獨立思考太少!原本沒有跟上中央的步伐看甚麼CC2,也不敢說甚麼話,後有網友發了鏈接在網上全部看過,才敢說話。包括昨晚CC2播那集。

如果這樣水準的片子也值得“看”的話?那對C國人談甚麼“觀賞”和“欣賞”或者談享受影片類似的話題,那簡直就可以說是太奢侈的夢。

悲哀,確實悲哀。 只能說是C國人太好糊弄了,太它馬的好糊弄了。 悲哀!!!!

▲呵呵,剛看了第11集,其它還好,就是又講蘇聯的甚麼風景一邊獨好,聽了覺得噁心!希特勒的納粹搞經濟也曾風景一邊獨好,而且納粹比蘇聯還強些,不但工業發展,人民生活也有大幅提高,而蘇聯只有大炮的提高,人民生活卻很困苦!殃屎是只講經濟,不講政治!而這恰恰是美國和蘇聯及納粹大大不同的地方,那就是美國講的是自由民主中發展經濟,而蘇聯和納粹講的是專制和集權中發展經濟!

▲美國的經濟為甚麼能持續發展?而納粹德國和蘇聯卻曇花一現?這就是美國是在自由民主下發展經濟,而後者在專制集權下發展經濟,在自由民主下的經濟發展是可持續的發展,而在專制集權下的經濟發展是不可持續的。看看,今天的美國還是那麼強大,甚至更加強大了,而納粹德國和蘇聯卻已經灰飛煙滅了,這就是因為他們的宗旨不同的原故,一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講自由民主,比如,羅斯福在為美國經濟加入計劃這一元素時,他同時提出了人類有四項基本自由,在高舉自由民主的大旗下引領美國經濟的發展,並用民主自由的原則來指導美國經濟的發展,美國經濟是在自由民主的旗幟引領下才取得成功的,而我們今天不去研究美國經濟成功背後的自由民主的背景,而只是學習美國的經濟經驗,這和清末失敗的洋務運動“中學為本,西學為用”有甚麼區別? 

▲今天這集(美國下)講到了羅斯福總統提出的免於匱乏的自由。記得羅斯福總統當時講了人類有四項基本自由,央視避諱了其他三項自由。總統的完整表述如下:
  
第一是在全世界任何地方發表言論和表達意見的自由。

第二是在全世界任何地方人人有以自己的方式來崇拜上帝的自由。

第三是不虞匱乏的自由。

第四是免除恐懼的自由。

▲我正在網上看,先看視頻,後看解說詞,與閣下所見略同。對常識的簡單拼湊和裁截,對前蘇聯的無盡吹捧,對傳統的看法,先入為主,均有不為人所接受之處。

說的難聽點,不過是包裝過的黨的喉舌所發出的假聲而已,並沒有甚麼新鮮內容。我看甚至有誤導國人,鼓吹、暗示中華民族復興之嫌。

這正是某些領導人所喜歡的說詞。

聰明如趙化勇,親自擔任製片人,可見這個片子不值得期待。竟然被樓上諸君吹捧甚高,甚至稱為強過《河觴》,我絕不贊同這樣的濫譽。

▲1、關於蘇俄這一集,只講到解體就完了,有關如何解體以及解體後俄羅斯的經濟改革都不講。2、蘇聯時期的衰落僅僅講到計劃經濟和斯大林的個人崇拜,沒有更深入揭露成因,給人慾言又止之感。3、美國這一集,居然又重點提到了知識產權。第二次,三次工業革命浪潮發生在美國,保護知識產權只是其中原因之一。重要是跟美國的科研創新體制,工商業、教育體制等形成有關,這些都不講,而且關於美國建國後,為甚麼會來那麼多移民,也跟美國良好的自由,人權狀況,以及沒有宗教迫害有密切的關係,這些也都不講。
    
總之,這個片子的積極意義在於,它是個掃盲片子。

▲《河殤》是批判,是自我反省,未免撕破了臉皮,捅到了軟肋,貌似苦口良藥,實為李敖柏揚魯迅,不招人待見。我們國人只愛聽好聽的,像舌頭工夫了得的楊諾貝爾,把國人舔的渾身酥酥的,於是,《河殤》進了冷宮,楊則被小女子攙扶著上了貴賓席。

《大國崛起》是眼饞,是羨慕,是垂涎三尺,它的出籠,是歷史逼迫,不得已而為之,眼看著世界都在走德賽先生引領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富裕大道上,我們嘴上可能不服,身手也許委屈,心裏小九九精打細算的還不好意思。為甚麼會如此尷尬?是因為在《河殤》之後,原本還有一部《五四》結果被人流了。《河殤》不復出,前提不存在,再加上沒有《五四》的推理中項,《大國崛起》空乏其身價,這一推理過程還可能有必然結論嗎?
  
偉大領袖毛XX說對赫魯曉夫的共產主義說過: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無須放屁!說明革命的目的不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那是甚麼呢?而過上好日子是人民的根本要求和利益所在嗎?

《河殤》告訴我們,民窮國才強,老百姓老實地呆在黃土地上,皇帝才能睡上安穩覺,碗裡有肉了還不罵娘嗎?

〈五四〉告訴我們,離開德賽先生民愚國弱,即使封建的再完善,你能不挨打受氣?

〈大國崛起〉告訴我們,有了得賽先生民富國更強,你能不趾高氣揚?

▲看吧,還是歐美國家自由民主好!中國為甚麼發展不起來就是TMD老毛搞的那套表面為人民服務,實際上愚弄百姓的所謂民主!

▲有點搞不懂老胡的招數啊。一會是收緊言論,抓捕異見知識份子.還強調向朝鮮學習,在黨內搞清洗。一會是自己拍出來這麼個好東東。難不成這是黨內反胡力量的反撲,先造聲勢力,然後準備依靠民眾與胡鬥爭?還是老胡先擒後縱,從前所做一切只為打破黨內利益鬥爭所形成的閉路循環,之後再開啟民主之路以造福民眾?又或者老胡在下一盤很大很大很大很大的棋?

▲看看西歐資本主義發展,荷蘭、葡萄牙的重商主義、英國的憲政運動、 法國的啟蒙運動,一切之政治、經濟、文化、思想萌芽要素都在晚明得到闡發。讀讀《西洋世界軍事史》更感到明代軍隊戰術特徵,與當時歐美如此相似。這一切都證明明末的中國離近代化是多麼接近。

《大國崛起》最令人詬病的,還是回到了《河殤》的老路,把中國不能發展的原因沒有歸結到滿清。滿清部族政權是阻礙中國發展的最重要原因。

▲剛剛播放了俄羅斯的上集,突然明白了央視的真正用心:武力擴張式不行的,資本主義也是不通的,蘇聯的簡單社會主義肯定也是要失敗的,剩下的只有“中國特色的和諧社會主義的和平崛起”了。

▲《大國的崛起》是不著邊際的爛片,首先,從文體上,依舊是上世紀80年代的《河殤》樣式,宏大到不著邊際的地步,要用那麼少量的文字來概括一個國家至少上百年的歷史,其空疏可知;其次,依舊是《河殤》之病,知識陳舊到不學無術的水平。比如前幾集論述葡萄牙西班牙荷蘭之興起,歸因之簡單,視野之狹窄,結論之粗陋,完全沒有吸取一點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知識積累;在其眼中,既看不到整個歐洲商業發展的沿革,更看不到商業中心變遷的軌跡;最後,則是其見解之粗鄙。綜觀12集,撥開所謂重商、法制、貿易、開放之類包裝,其核心觀點不外一個,那就是明智的統治促使國家的崛起,可是,卻從來無從道及,明智的統治何以可能?以致於只能“稱天才”,希望天生聖人,則萬古不再如長夜。”

他還說:“探討作為權力載體的資產階級如何崛起,而非探討權力如何明智才是大國如何崛起的關鍵。更為重要的是,中國目前的政治制度尚處於現代之前,我們既沒有人民的選票,也沒有資本的權力,而有著不受制約的權力,也由此,中國當代的所有問題乃在於政治代理制度的確立,而不是張揚統治的明智,這需要憲政,也需要民主,從這一點來說,《大國的崛起》實在是一部相當不著邊際的片子,如果不是說反動的話.”

● 網友對《大國崛起》的正面評價

▲央視力作《大國崛起》帶給我們不僅是深深的震撼,更是關乎國家發展深層次的思考。有人說,或許這是中央給出的一個信號,通過央視這樣的權威媒體,為國人沉寂了十多年的思想禁地來一個重新啟蒙的運動。我們這一代人,自八十年代末,就開始遠離政治,選擇了或者埋頭賺錢,或者迷惘自棄的生活方式,國家與我何干,國家與大眾何干。也許,這竟是失卻理想,失卻激情的根源?

看拿破侖、看俾斯麥、看大久保利通,或許一國的強盛,需要英雄的振臂一呼,萬眾跟隨,但具體而微到我們每個國民,每個小我,我們該做些甚麼?

▲一部能說些甚麼的片子出來了,本身有它的進步性,但不可把太多的期待加到它身上,否則我們不會看到它了。大家要注意,這是經濟頻道的片子,以講經濟為主是自然而然的事。而以經濟為主線考察歷史,輔以必要的文化、制度、社會等等的探討,無疑也是一種相當有效的視角和方法論。事實上,我們聽到了很多從來在央視不可能聽到的字眼和觀點,有助於人們視野的開拓和進一步去探究思考問題。比如畫面只表現出來羅斯福“不虞匱乏的自由”的碑文,樓上的合宜先生把另外三條貼了出來,而啟蒙的意義也在於此,這是些相輔相成的原則。
  
尤其是今天的美國進步運動一段,令人感慨。美國高速增長中產生的兩級分化、壟斷、礦難、民工一樣的工人、底層人民的窮困。。。如果不看畫面,如果描述這些情況的不是美國的學者,簡直像是中國人在說今天的自己。美國如何擺脫困境的,對於深處同樣困境的當今中國無疑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借鑒價值。我個人認為,在這個意義上,比空談民主自由要有價值。

▲中國要崛起,必須有從上到下的勇氣,敢於直面它國的好和不好,也要敢於直面自身的好與不好。別人的好,並不因為不說它就不存在,我們的不足,也不因為不說而不存在,關鍵要勇敢地面對這些不足進而去解決問題。借鑒別人,只是為了看到教訓而警醒,看到長處而學習。我們無須過度地評價這部片子的意義,也無須對此片做出過度解讀,它不能也不該承載那麼多的東西。但這部片子表現出的某種開明,片子能夠播出所表現出的某種開明,是值得肯定的。

▲原來說的“掠奪”、“血腥的原始積累”等也非陳詞濫調呀,確實原始資本積累是血腥的,現在在我們自己的國家也在上演。有人現在創造出來一個詞叫“反向洗腦”,就是凡是中共說的話都是錯的,嘿嘿。 
    
不過,介紹的態度有所端正,已經是了不起的進步。
    
我也發現今天晚上的最後說到日本,說其成為“帝國列強”的唯一的亞洲國家,“帝國”這裡好像沒有用成貶義詞,很罕見。

▲非常好的片子,真不能相信是央市的作品。太震撼了,只希望不要被禁。因為我覺得其中的內容與中國現在的體制格格不入,他強調了公平,人權,民主,法律,市場經濟….

看了一集”激情歲月(法國)”,讓人很有感慨.自由平等人權,這些以前很少在中央媒體上出現的詞語,在片子裡反覆出現,聯想到和諧社會的概念,也許我們國家離真正的民主法制公平正義不遠了,從思想文化觀念上實現自由平等,進而在制度上體現,也許GCD也能建立起一套成熟的政治制度吧,期待胡總。

▲在現在中國,能出現這樣的記錄片真是奇蹟呀!

這決不是部普通的記錄片,有人說這“都是大家都知道的那點東西,不像有些人說的有啟蒙作用”那麼你可以問問你周圍的人,知道麼?知道麼?知道麼?知道麼?知道麼?知道個屁!長期的愚民教育幾乎毀滅了本民族的所有的智慧,民眾的思想是荒蕪的,朦昧的。這部片子也許本身沒甚麼價值,思想內涵還很蒼白,但我把這部偉大的片子看做中國走向文明的曙光!因為這部片子的意義在中國非常重大,重大到超出片子本身蘊涵的知識量和學術價值的無數倍!!!也許歷史就是在如此不經意間書寫的。

▲我看未必。這片子還是很有想法的,最致命的是過於偏重經濟、策略而少言政治制度。但仔細體味起來,主創人員還是別有深意的,很多地方雖一言帶過但稍有常識的人還是會引起思考的。如果你連這個都感覺不到,那只能說明你太遲鈍了。莫非要大喊自由民主主權在民才過癮?

▲本來堅決不看央視的,聽網友推薦,昨天去看了看,剛打開電視機,就聽裡面的解說詞裡有“自由、平等”這個兩個詞,不由得大吃一驚,難得啊難得,在央視的片子裡出現這兩個詞。

▲不管播出此片的動機是甚麼,但至少片子裡宣揚了“法在王上”,“賦稅出於國會”,徵稅須得議會代表同意,“重商主義”,人民有權將暴君送上斷頭台等理念。

▲今天才得出時間看,法國的一集
  主講民權
  當真嚇了一大跳
  就是新華社內參也很少這麼寬的尺度
  很多理念可以說是高層應該害怕的
  竟然能播出來
  相當不容易啊

▲非常好的片子,真不能相信是央市的作品。太震撼了,只希望不要被禁,因為我覺得其中的內容與中國現在的體制格格不入,他強調了公平,人權,民主,法律,市場經濟….
  
我已經關注到這部大片,莫非有上級的旨意?可比當年的河殤啊!另外注意到溫總在全國文代會上的講話,鼓勵作家追求真理,這可是江核心時期所沒有的!看來國家民族有了點曙光!
  
▲偶然闖入第二集,以為是央視從國外買的。沒想到策劃撰稿從頭到腳都是國貨,真的是“震撼”,不知身在哪國,有點暈。此片高屋建瓴,脈路清晰,簡明扼要,活潑生動。絕佳啟蒙教材。樓主推薦得好。

▲(據央視官方網站)2003年11月,中共高層進行了第九次集體學習,引起廣泛關注。學習的內容是世界上9個主要國家自15世紀以來的興衰史。此後,關於這段歷史的學習在其他各級黨政部門多次進行。基於這樣的社會背景,央視推出了12集電視系列片《大國崛起》來解讀15世紀以來世界性大國崛起的歷史,探究其興盛背後的原因。

黑暗中的瞎子:確實值得一看。從歐洲列強的崛起,到我國列朝列代的興衰,告知人們:沒有制度的保證,沒有民權,所謂盛世要麼是癡人說夢,要麼就是檀花一現。甚麼思想主義理論代表榮辱通通的與浩蕩皇恩一般,對國家富強,人民的安康郫益不大,頂多延緩改朝換代的腥風血雨的到來。但該來的終究要來。我們苦難深重的人們,為何總要在淚水中看城頭變幻大王旗

▲經不住網友的蠱惑,很少看電視的我看了一集央視2套每晚9點半播出的專題片《大國崛起》,非常驚訝:這是央視製作的節目嗎?!令人想起央視多年前播出的呼喚“蔚藍色的文明”而引起巨大爭議的《河殤》。
  
要找這個片子的弱點太容易了,比如對西方列強與科學文明想匹配的政治文明(2者互為依托、缺1不可)沒有充分展開。但是,這是中共首次拋棄“掠奪”、“血腥的原始積累”等陳詞濫調,第一次較為系統地從學習、欣賞的角度,正面介紹世界強國的崛起之路,了不起!有意借鑒全人類的文明結晶走和平發展的道路,讓歷史點亮未來:還在意淫靠孔老2去整合世界文明的一些同胞確實該清醒一下了。看看幾百年前“他們”在做甚麼,再看看今日國民素質之低下,一目瞭然,落後不是兩三天了,在全球化的今天,是該迎頭趕上的時候了。
  
有網友認為不必太過激動,想想《河殤》的下場吧。但《大國之路》確為新啟蒙運動一個良好的開端,願所有有空的網友都能看看這個片子。覺得不過癮,或租或買1套回家看也是值得的。印象中,沒有比這個更適合教育下1代的世界近現代史的影片了。

● 體制內學者、專家對《大國崛起》的評論

▲王緝思(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

談到該片時,他特別指出了對美國崛起的一種誤導:“1894年的時候美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強國,在工業強國立國的過程中間基本上是一個和平的歷史,尤其是在內戰結束,…… 30年間飛速的發展,為美國強大奠定了基礎,而不是說美國是通過打仗來發財的,這個東西應該是一個常識。但是因為我們認識上某些缺陷,總是覺得美國是靠打仗變成強國,如果是打仗,早期打仗,在擴張上擊敗了西班牙人,也滅絕了很多印第安人,奴隸黑人,有很多暴力,也有戰爭,這個立國過程我們不可否認。但是說它打仗是靠打仗強大起來,這是一個錯誤的理解。如果我們這麼看,就好像中國要強大或者是哪個國家強大,必須經過一場慘烈的戰爭,不是這麼回事。”

▲錢乘旦(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政治局集體學習“15世紀以來世界主要國家發展”主講教授之一):

我們大家都有這樣的一個期望,就是希望通過這個片子能夠讓我們的社會大眾,第一首先是瞭解歷史,但是這又不僅僅是一個現代世界的近現代史,它是從一個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過去幾百年當中的某一個方面,而這個方面對於我們當今的中國來說,又是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就是我們中國,中國人,中華民族正在重新地振興自己,那麼正在重新地走上國際的舞台,正在開始發揮一個重要國家的作用,因此,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如何能夠從別人經歷過的那些個風風雨雨當中能夠體會到一些個歷史的啟示,歷史的這種訓誡,也就是用更加通俗的話來說,從歷史中來汲取經驗和教訓,別人是做出過哪些成功的事情,而又犯過哪些錯誤,這些對於我們今天的中國來說是非常非常必要的,是我們現實的一種需要。

▲湯重南(日本史學會會長、中國中日關係史學會副會長、社科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教授):

從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到今天我們的改革開放,對內改革,對外開放,開放就是要睜開眼睛看世界,就是要關注世界,那麼這個片子就提醒了我們國人,應該看到世界的發展,看到9個大國是怎麼樣走出來強國之路的。這個片子非常有生命力。我覺得就是以前對歷史的宣傳不夠,應該更好的加大宣傳力度,中國的歷史,總結經驗就是,最大的原因就是長期以來閉關鎖國,脫離了世界的的發展,使我們落後的,那麼我們今天應該讓全民都有這樣一個素質的提高,關心歷史,吸取所有國家的經驗和教訓,使我們今天能夠走上和平發展這樣一個強國之路。

作為一個歷史學家,特別是我是主要搞世界歷史,更專業主要是搞日本的歷史,看到我們中國邊上的一個鄰國,它是怎麼發展起來的,也有非常多的經驗教訓的吸取,它的一些經驗,這個內容要講的太多了,要想在一個電視片裡把所有的歷史過程都講完,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這部片子是用非常清晰的一個線條來描述,可以說好多是有畫龍點睛之筆,同時又有非常深入的一些思考,這是非常難得的。

▲於沛(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所長、中國史學會副會長):

因為,我們從總體上看,中國人對於世界歷史知識的學習、接受和瞭解,應該說是非常貧乏的,和我們這個國家現在在世界歷史進程中所起的作用,和今後未來它發展的這樣一個進程,應該說是不適應的。很多人,包括受過高等教育,或者是受過碩士、甚至博士、博士後教育這些高級人才,他們僅僅是在初中的這個階段學習了非常粗糙的、非常概括的世界史,然後一生就再也沒有機會接觸世界史了。實際上,我想對於任何一個專業的專家來說,這都是一種缺乏,因為不瞭解世界的昨天,就很難能夠真正清醒地、非常準確地認識今天世界的現實和世界的未來。所以我想,對於世界歷史的這個學習,應該是一個一生都不斷的學習,因為世界歷史它也是處在一個深刻的變化裡面。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我覺得這個片子,對於世界史,中國世界史學科的發展,對於中國世界史學科的建設也做了一個非常有益的嚐試。

▲牛大勇(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主任):

從歷史中我們可以借鑒的是:第一,任何大國的崛起,它本身要具備一定的實力,一個是綜合的國力,再一個就是要有一批勇於承擔歷史責任的重要人物去開拓。然後呢,可以帶動一個國家,推動一個國家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第二,要有機遇,這個機遇就是說,正好這個國家的發展,與世界發展的潮流相吻合了,而且在這個潮流中能夠扮演一個領先的角色,機遇抓住和抓不住很重要,要善於捕捉;然後,在興起當中,你還要有一種很好的心理準備,這是第三點,整個國家整個民族都要有這種心理的準備,才能夠成為真正領導時代潮流、或者是屹立在世界發展潮頭的這樣一個大國,但是也要清醒的認識,這個世界上沒有甚麼千年帝國,萬年帝國,這個不存在。

為甚麼我們要講大國興衰,就是說大國有興起,也會有衰落。我們的國民也要有相應的心理準備。首先要意識到,自己是中國的國民,同時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我們也是世界的公民。所以對世界的事物要有充分的瞭解,對歷史要有一個清醒的認知,對世界的歷史要有一個清醒的認知,不然的話,可能、甚至會使你失去一些延續自己優勢的機會。

▲錢穎一(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我覺得這部片子是有深度有廣度,大視角,大手筆,這樣的一個講歷史的片子,同時它又非常有現實意義,對於我們思考下一步國家的這個發展,經濟的發展都是有意義的。……我看完這一部記錄片之後我的一個非常深刻的感覺就是,這部片子非常介紹了九個國家,他們不同的歷史環境,以及不同時期的崛起,但是有貫穿於這九個國家中經濟崛起過程中的主線和共同點,那就是說,市場經濟開放的經濟對一個國家的崛起,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這一點上,我覺得這部片子是非常的,定位是非常的準確,傳達的信息我覺得也是現在絕大多數經濟學家比較認可的這樣的一些事實。

▲張維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

如果我們看一下就是過去這300多年各國的重大變化,第一點你要開放,一個國家如果你不開放的話,你很難發展,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訓,我們過去 20多年的歷史,也實踐證明了這個結論。第二點,你必須堅持一個好的市場經濟體制。比如我們在談到英國它為甚麼能夠工業革命取得成果,它實際上不是一個技術問題,它實際是一個有憲制的政府然後給了民族更多的自由,使人們可以通過市場來去交換,這樣才使得英國成為一個世界上強大的國家。就是亞達斯密講的,看不見的手,非常重要。第三點,我們可以看到,每個家你必須要有不斷的創新,而且這個創新的主體,它一定是在企業,如果這個國家有好的制度,那麼企業有積極創新,那麼這個國家會在國際上會有地位,而要創新的話,法律制度就變得重要,……這對它後來能夠成為世界的一個霸主,所謂日不落帝國,那麼多年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海外媒體的評論

▲《明報》歐陽五文章《“大國崛起”不再“慾說還羞”》

內地百姓近日正追捧一部在中央電視台熱播,探討葡萄牙、西班牙、荷、英、法、德、日、俄羅斯及美國等九國在不同時期崛起歷程的12集大型電視記錄片《大國崛起》。儘管片中“崛起”的是別國,但還是令人產生不少聯想。

中國這個大國的崛起是不爭的事實,世界也是以這樣的眼光來看待中國發展的現狀,並不是中國自己說與不說“崛起”的字眼能夠迴避的,關鍵在於中國對“大國”的定位,以及如何“崛起”。

至於這種崛起能否良性成長,對於中國而言是實實在在的考驗:如何與大國進行利益調整,如何讓昔日友邦不存芥蒂,如何整合政治和經濟資源,如何樹立威信發揮國際影響力,使中國的騰挪跟上世界舞步。

能夠高調探討“大國崛起”,不再慾說還“羞”,折射出中國領導人經過3年時間,對“和平崛起”更加自信的心理變化。……不再“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中國式崛起將堅定自主信心,加強國家凝聚力,並將更為注重挖掘自身的創造力。

▲BBC記者蒙克:中國播映《大國崛起》的背後

今天(11月24日)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了12集大型電視記錄片《大國崛起》的最後一集,讓全國人民回顧了一遍大國國際關係史。據電視台稱播出《大國崛起》旨在以史為鑒,要中國“更自信和從容地立足於世界去探索自己的強國之路”。

“一切真正的歷史都是當代史”是意大利哲學家克羅齊(Benedetto Croce)一句被引用頻繁的名言。引用者的用意經常是強調歷史的本質不在於所謂的歷史的客觀性,而在於現代人從現代環境出發對過去的主觀解釋。

過去中國共產主義史學按照馬克思學說,把中國歷史按照生產關係分階段就體現了類似的歷史理解。過去批判林彪的一個罪名就是說林副主席喜歡研究奪權和政變的歷史,林彪式的“歷史為現實服務”成了他被毀滅原因的一部份。

據稱電視劇出台的背景是,中國領導人一再強調說,中國的發展要吸收和借鑒全人類的文明成果。200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曾經第九次集體學習了世界上9個主要國家自15世紀以來的興衰史。據說在其後中國其他各級黨政部門也多次進行了類似的國際關係史學習。

據說這部歷史記錄片希望展示曾經在近現代歷史上獨領風騷國家的經驗和教訓,為中國的發展和現代化提供經驗和教訓,其實還可以說,電視片是在造勢,為中國崛起在國民中作心理準備。《大國崛起》介紹了歐洲“發現”美洲以後,歐洲國家開始重商主義,和資本主義貿易以後九個發揮過重要歷史作用的強國: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以揭示不同強國的經歷,“時代特徵和民族個性,同時也探討了某些相通的規律”。

“體制內”崛起?

如果以“歷史都是現代史”的眼光看,無疑是中國向市場經濟過渡的經濟改革開始30年來,經濟力量增長提升了國家的自信,開始現實探討中國崛起之路。中國一改過去“三個世界”的國際觀,不再自視為世界革命的中心,不再謀求領導世界革命推翻現有的世界政治和經濟秩序,而是積極謀求融入現有的經濟秩序,並且爭取在體制內發揮更大的作用。

實際上中國政府官員在國際場合早就開始“變調”,不再一味強調中國是“發展中國家”,而說中國“具有雙重身份,既是發展中國家,也是發達國家”。

《大國崛起》的執行總編導,中國著名的戰略學者王緝思最近在倫敦經濟學院講話談到了“和平崛起”的話題,他說為了避免引起國際間不必要的猜忌,中國領導層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大張旗鼓地使用“崛起”這個提法,而更多的使用“和平發展”的口號。

不提“崛起”並不妨礙中國去借鑒“大國崛起”的歷史,既體現了鄧小平說過的“韜光養晦”、“不出頭”精神,也體現了江澤民“悶聲發大財”的智慧。似乎“不爭論”,“摸石頭過河”這種重視實踐,輕視理論的精神現在並不妨礙中國的精英、智囊去探索中國崛起可以借鑒的歷史規律。

歷史=謊言?

克羅齊的歷史哲學並不看重所謂的“客觀歷史”,也反對歷史發展背後有宏大計劃和有規律可循的看法。他更贊同把歷史看作“一系列謊言,人們只不過從中找出最接近真理的謊言而已”。

就像暴發戶大亨們總結自己如何成功,如何挖到“第一桶金”的時候,都會淡化或隱去不利於自己勤勞致富,智勇雙全形象的東西,會有選擇地、甚至添油加醋地放大有利於增加自己高大形象的部份,大概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這些國家對自己歷史也會有取有捨,做“合理化”解釋。

電視片《大國崛起》是否找到了大國崛起歷史規律,是否在眾多歷史謊言中能夠去偽存真,找到謊言比較少的版本呢?大國崛起的歷史也是國際力量消長的歷史,往往不是雙贏的歷史,中國如何面對大國崛起歷史當中不光彩的一段,如何能避免走殖民主義和強權主義的覆轍呢?

▲《蘋果日報》發表張華的文章:《大國崛起》為政改作輿論準備?

中央電視台第二台的記錄片《大國崛起》講述十五世紀以來,九個大國的崛起經過及其影響,一改中共對這些大國的偏見,顛覆中共的歷史觀,為這些國家的崛起,說了很多好話,播映以來,口碑不錯。但《大國崛起》的“客觀”背後,隱藏吁很多政治目的,為中國同樣的崛起方式辯護。

央視製作的《大國崛起》,探討九大國崛起的背景、原因、經過,及衰敗的原因和過程等,立場頗客觀公正,不再像以往那樣批評這些“邪惡帝國主義國家”,而是肯定社會制度、文化傳統等在其崛起中的作用。中央電視台是中共喉舌,《大國崛起》應代表中共當局的立場。

將扭曲的史實撥正

中共中央政治局於○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的集體學習班,分別以“十五世紀以來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歷史考察”為題,邀請學者授課,說明當時中共最高層已認識到,中國的崛起已是不可逆轉的事實。學習班正是中央電視台製作《大國崛起》的遠因。過去,中共為了政治目的,不斷扭曲史實,抹黑、詆譭這些國家,指他們藉吁對非洲、亞洲等國的殖民統治,進行經濟掠奪,搶走他國資源;相反,對這些國家的資本主義制度、完善的良性社會結構、尊重法治的傳統、個人權利凌駕政府的文化等,卻只字不提。

為新殖民主義消毒

中國崛起的方式,跟這些大國驚人地相似:以全球貿易積聚財富、不惜代價去發展經濟的重商主義、不斷增強軍事力量去保護貿易路線等。更甚者,近年中國人大舉進軍非洲,……跟當年的大國殖民之路,在經濟掠奪、操控當地政治經濟的做法,本質上並無分別,因而被西方傳媒及非洲左翼人士批評,這是“新殖民主義”。於是,北京一方面設法澄清“新殖民主義”乃無稽之談,強調中非之間是平等、互利的關係,中國的崛起也絕不會威脅其他國家的安全及破壞國際社會的秩序。另方面,北京也開始重新檢視自己的世界觀、歷史觀,至少要對這些大國的崛起,進行徹底平反,否則很容易被人“以子之矛、攻子之 盾”:今日中國踏吁那些大國的腳印茁壯成長,其興盛之日,就是“帝國主義國家”復辟之時!

減輕國際社會猜忌

如何保持和平、有利的國際環境,讓中國儘快躋身大國、強國之列,及減輕國際社會對中國崛起的猜忌,……歷史告訴我們,一個獨裁大國,對世界各國將構成嚴重威脅。……八十年代,中央電視台製作了記錄片《河殤》,力讚西方國家的藍色文明、海洋文化,是其興盛的根本,並間接否定中共既有的歷史觀,令民間支持政改的力量大增;可惜,“64”鎮壓令政治改革研究束之高閣。今日,《大國崛起》同樣肯定西方政治制度的優勢,是否預示吁,中共正在為下一輪政治和社會改革,作輿論準備呢?

▲《南方都市報》27日長平專欄《“大國崛起”的命題太勢利》(作者系《南都週刊》副主編)

聽說中央電視台記錄片《大國崛起》引起熱烈反響,我去看了一小部份,並通過網絡瞭解了相關資料。這部記錄片共12集,講述世界歷史上9個大國的興盛過程和原因。總體上說,這是一部正常的片子,能夠相對誠實地面對歷史,創作上也下了工夫,但談不上有甚麼特別突出的地方。這樣一部片子反響熱烈,是因為這個電視台其他節目大多平庸,更是因為人們對它進行了背景解讀。

志存高遠當然值得讚賞,但是從人文態度上說,這個題目有很大的問題,透出非常強烈的勢利心態,很有些“政治不正確”。雖然世界歷史多由大國主導,但是一部號稱站在人類文明史高度的記錄片,居然拋棄中小國家,還是有些匪夷所思的。這倒是讓人聯想到現實中富人肆無忌憚、弱者無人理睬的情形。

(轉自《民主中國 作者:施英)(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來自中共軍中的投稿:民倫宣言
【網海拾貝】台灣踏入黃金歲月,中共跌進垃圾時間
【網海拾貝】幫中共崛起是美國最大戰略失敗
千百度:老軍頭會在三中全會上對中共黨魁逼宮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