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官員不慣新聞自由 奧運採訪存隱患

【大紀元11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銘坤/北京特稿)清晨六點半,天還不是很亮,交通車就把採訪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迎接非洲元首儀式的記者送去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安全檢查,然後就待在定點等一、兩個小時,只為了在九時九分,看著胡錦濤站在紅地毯中央,迎候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非洲國家元首。

花這麼長的時間採訪一則新聞,看起來很慘,其實這名得以入場的記者還是幸運兒。台灣、香港、澳門的眾多媒體,在中非論壇的主要領導人接見活動,能分到的入場證件數量少之又少,不是三張,就是四張,大部份的台灣媒體記者根本不得其門而入。

一名台灣記者慶幸說道,「還好台灣五個非洲邦交國都沒來,這個新聞要不要都無所謂。」

這次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十足把它當成是二零零八年北京奧運的預演。不過,多次參與「兩會」等重大活動的一名人士說,政府現在還是很有權力,活動行程安排要怎樣就怎樣,根本是可以做到按秒計算,不太需要什麼演練。

北京一名官員透露,北京確實還在摸索如何面對採訪奧運湧入的三萬多名記者,這部分在當時申請奧運時已經向世界承諾,保證「採訪自由」,但是北京過去完全沒有這種經驗,怎麼做實在「心裡沒底」。

中國今年在全球新聞自由排名倒數第六。對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對網路的管制都加強,記者被毆打、記者坐牢,維權異議人士屢遭逮捕,禁止與記者接觸,網路採實名管理,著名搜尋引擎Google幾乎沒辦法動彈,一點到新聞資料,網頁立即無法顯示。

一名駐北京的外國記者說,「奧運會使北京更自由?我看恰好相反,管制更多了。」

在中國大陸記者要主動訪問部會首長非常困難,只有被動等上級領導交代才有可能,即使是司處長級的官員也是難以訪問,官員沒有接受記者訪問的習慣。

這形成一種怪現象,很多外國記者只好什麼問題都拿去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農業、經濟、醫藥衛生,甚至台灣總統夫人吳淑珍被起訴的事情,各種問題都有人問,反正不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不知道還能問誰。

北京本地的記者比外國記者的處境更差,寫個稿子都得經過領導層層審批,負面的新聞採訪,人還沒有到,消息就早已傳到地方官員耳裡。「又是安排飯店,又請吃大餐,最後塞了錢請記者回去」。就算是記者採訪成功,寫出的負面報導,領導也總是按下不表,怕禍延己身。

聽到中國企圖藉中非論壇演練如何接待大批外國記者,一名外國記者說,「奧運有奧運的規定,中國的想法太簡單了,奧運的記者數量比中非論壇多太多了,西方記者到處跑,不會聽他的,到時候衝突、矛盾一定會非常多。」

為了辦好北京奧運,中國想要練習如何面對新聞記者,例如舉辦例行記者會的中央政府部會,就增加了教育部等,而且,儘管遭到外界質疑,中國草擬的突發事件應對法有關新聞發布的規定,目的之一在使政府統一、及時、準確發佈突發事件信息,增加透明度。

但是中國官員不甚了解,需要面對的不是新聞記者,真正需要面對的關鍵是「新聞自由」。

中國官員長期不習慣新聞開放,面對奧運的透明開放的高標準,心裡沒什麼底,至今也沒有什麼變化,一直過著和記者隔絕的例行生活。這種矛盾,變成是目前觀察北京奧運走向的一個有趣面向,一場奧運是否會真的讓中國走出象牙塔,或是中國將使新聞自由在奧運顯得黯淡?

身在北京的記者,毋寧是比較悲觀的。

相關新聞
肝者 將軍之官 謀慮出焉
《百姓》雜誌網站第四次被關
廈門出爐新規定 是否台灣水果一眼能辨認
金豬年 中國出現「催乳師」新職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