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油價格大幅漲價

標籤: ,

【大紀元12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童川綜合報導 /進入12月份以來, 中國市場上的糧、油價格普遍上漲, 其漲速之快,漲幅之高,漲勢之猛,已創歷史新高。目前,全國大中城市麵粉漲幅超過10%, 食用油的漲幅更超過20%。推動這一輪菜籃子價格上漲的原因有著很強的國際背景,同時也暴露出中國糧食市場的不成熟。

*國際小麥價格應對麵粉影響有限
  
從2004年以來, 中國自產小麥實現了連續3年豐收, 庫存的增加使得中國對進口小麥依賴有了大幅度下降。2005年中國進口小麥293.4萬噸, 只佔國內總需求的3.3%。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美國是主要的小麥出口國,由於澳大利亞今年旱情嚴重,預計小麥將減產61%,這造成了小麥的國際價格上漲。
  
中國進口的主要是優質小麥,用於製作麵包、麵條和意大利通心粉等,農業專家認為小麥的國際價格上漲只應對這部分製成品價格造成上漲壓力。
  
此番國內麵粉價格上揚主要是由於國內小麥出庫速度遲緩, 造成麵粉加工企業的原料供應緊張所致,另外鐵路運力的限制也造成了小麥調撥的困難。

*對乙醇的需求推高玉米價格
  
中國人對玉米的直接食用量只佔玉米總產量的5%,然而2006年預計用於飼用的玉米量將達9650萬噸,占總產量的68%。這一數據與美國的飼用玉米比例很接近。
  
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美國作為玉米最大的生產和消費國,每年產出玉米2.5億噸左右,占世界產量的40%。除5000萬噸出口外,其餘2億噸用於本國消費,這其中的70%作為牲畜的飼料,12%為人食用,13%用於生產乙醇(俗稱酒精),餘下的5%作為生產澱粉的原料。
  
近年由於石油價格的飆漲,用乙醇作為替代燃料成為一種趨勢。美國的許多州頒布了法律要求汽油中添加乙醇要達到10%,今後還要達到20%。
  
在美國,酒精玉米的消費近年來每年都保持在6%的增長幅度。據華爾街日報報導, 由於需求強勁, 今年自9月中旬以來玉米價格已經上漲了55%。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報價系統顯示,12月現貨價超過了350美分/1蒲式耳(注 :大約 40蒲式耳重1噸),明年3月份期貨價在360到370美分之間。
  
美國農業部預測,今年美國乙醇工業將要消耗掉21.5億蒲式耳的玉米,這相當於今年玉米收成的20%。
  
數據顯示,中國作為世界第二的玉米生產和消費大國,2006年產量為1.4億噸,除供應內需外,還有少量出口(300萬噸)。這次國內玉米漲價的主要原因是受美國玉米行情大漲的影響,從而也帶動了禽蛋類價格的上漲。

*中國擬大規模啟動乙醇替代燃料工業
  
中國能源的消耗已經排名世界第二位,也同樣受到了高油價的困擾。有跡象表明,中國將大規模啟動乙醇替代燃料工業。
  
據上海證券報消息,中國發改委正計畫《生物燃料乙醇及車用乙醇汽油「十一五」發展專項規劃》上報至國務院。該規劃明確了一個目標: 2010年中國乙醇汽油將占汽油消費量的七成,即年產520萬噸,將是2005年生產能力102萬噸的5倍。
  
就在中國政府即將在全國對燃料乙醇進行第二輪大規模推廣之際,亞洲最大的酒精企業山東九九集團的重組在擱置兩年後重新啟動。山東九九集團產能為50萬噸,是亞洲最大的工業酒精生產企業。

*國際大豆行情推漲國內食用油價格
  
近期中國食用油大幅漲價,主要是受到國際大豆價格上漲的影響。由於飲食結構的變化和窄油工業的發展,中國已從九十年代中期大豆自給自足發展到目前60%以上的需求依賴於進口。據中國糧油信息中心的消息,2006年中國自產大豆1550萬噸,進口3100萬噸,進口占67%,主要來自於美國、巴西和阿根廷。
  
由於大豆與玉米的種植期只差2到3個星期,預計美國明年將有大批大豆耕地轉種玉米,因此大豆的種植面積將減少,推動了國際大豆價格走高,近而推動了中國窄油工業的成本。
  
中國的糧食流通還不能說是市場經濟。此次中國消費者的菜籃子漲價與其說是與國際市場接軌,不如說是與國際價格接軌。漲價只是反映了國際糧食的供求關係,並沒有反映出中國國內糧食的供求關係。
  
中國鄭州糧食批發市場是中國最早的也是最大的糧油期貨、現貨交易所,該所的簡介中有一句話「成立16年來,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累計成交各種現貨糧油4283萬噸,成交金額597億元,位居全國糧食批發市場首位。」而中國一年的小麥產量是9000萬噸,玉米是1.4億噸。可以看出真正參與市場流通的糧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因此無法產生合理的市場指導價格,但是使用國際糧價又無法反映出國內的供求情況。例如今年中國國內玉米產量充足,並無大規模進口,但是玉米價格卻跟隨國際價格的走向。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北歐民眾聲援1600萬人退出中共
成都恐慌小孩集體上街遊行 18農民被抓
台北市都審會有條件通過中時回饋案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研討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