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心靈農場 荒蕪到豐收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錦義/竹縣報導〕一個協會,3名工作人員,負債百萬元,在新竹縣新埔鎮的山上借了一塊農地,這一切都是為了打破社會上對精神障礙者的刻板印象。他們與10名病友一同在這裡農耕,讓他們在農作過程中獲得就業的尊嚴。

「他們在這裡不是病患,是我的家人、我的伙伴」,理事長劉小許不願意以工作人員自居,她說,所有在農場的人,都是這片土地的一份子,要負責農作、煮菜、行政等事務,她不是管理者,「在這裡沒有上對下的管理者,只有伙伴」。

秘書長王芯婷說,社會上,一旦罹患精神病,就注定被關入「醫療機構」這個框架裡,病友如果不是住在醫院,就是在往返的醫院途中,協會希望打破這個框架,讓社會一同看見,「他們也有自主與自尊的生活模式需求」,農場就是他們找到自我的工作場域。

劉小許、王芯婷與一群伙伴們,從93年向銀行貸款100多萬元在新埔開闢農田,94年底正式成立「風信子精神障礙協會」,宗旨就是維護精神障礙者的基本人權,推動他們重回社區生活,但這2年來,錢已在會務、農場與倒閉的麵包店方案中耗盡。

為了推動這個理想,兩名30多歲的女子,年紀輕輕就背負著龐大債務,是什麼原因讓她們持續下去?

王芯婷舉例說,今年的過年,伙伴「昌哥」拿著農場的工作薪資,包了一個紅包給家人,他的家人對於患病30多年來,認不出家人的昌哥,有如此的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