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福特大事紀

人氣 47
標籤:

【大紀元12月27日報導】(中央社洛杉磯二十六日法新電)美國前總統福特今天晚間去世,享年九十三歲。以下是關於福特政治生涯的大事紀。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日

福特當選密西根州大急流城的聯邦眾議員,自此連續擔任十三任眾議員。

●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甘迺迪總統遭到暗殺一週後,他的繼任者詹森總統指派福特參與七人華倫委員會,調查甘迺迪遇刺案。一九六四年九月二十七日,該委員會公布調查報告,做出結論指刺客乃單獨行動。

●一九六五年一月四日

福特當選眾院反對黨共和黨領袖。

●一九七二年十一月七日

福特十三度當選眾議員,也是最後一任。

●一九七三年十月十二日

福特獲得尼克森總統提名出任副總統,取代因涉及賄賂與逃漏稅醜聞遭到調查而辭職的副總統安格紐。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六日

眾議院同意福特出任副總統的任命案,他在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上宣誓就職。

●一九七四年八月八日

尼克森發表電視演說,宣布因水門案辭去總統職務。

●一九七四年八月九日

福特宣誓就任美國第三十八任總統,並在就職時宣布:「我們這個國家長期以來面臨的夢魘結束了。」

他是美國首位非經民選為總統或副總統而登上總統大位者。

●一九七四年八月十二日

福特在國會兩院聯席會議上發表演說,宣布他身為美國最高行政首長的主要目標,即在於抑制失控的通貨膨脹,並宣稱通膨乃「頭號公敵」。

●一九七四年九月八日

福特給予尼克森全面特赦。

●一九七四年十一月十七日

福特啟程前往日本,展開美國總統歷來首次訪日之旅。

●一九七五年四月十二日

福特下令撤離美國駐柬埔寨代表處,因為共黨赤棉游擊隊朝首都金邊逼進。一九七五年四月十七日,赤棉接掌柬埔寨。

●一九七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福特發表演說,稱越戰「就美國人而言已經結束」。

●一九七五年九月五日

佛羅梅在加州沙加緬度企圖暗殺福特未遂。

●一九七五年九月二十二日

與左派激進組織有關係的穆爾在加州舊金山企圖暗殺福特未遂。

●一九七五年十月二日至三日

福特接待來訪的日皇裕仁與皇后良子,這也是日本天皇與皇后首度訪問美國。

●一九七六年六月二十日

福特下令撤離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因為使館官員於六月十六日遭到暗殺。

●一九七六年七月七日

美國慶祝建國兩百週年,全國舉行各項慶祝活動,福特總統伉儷在白宮設晚宴款待來訪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一九七六年八月十九日

福特在共和黨全國大會上擊敗前加州州長雷根,獲得黨提名角逐總統大選。福特選擇堪薩斯州的參議員杜爾搭檔參選。

●一九七六年十一月三日

福特在總統大選中獲四成八的選票,敗給喬治亞州的民主黨挑戰者卡特,後者獲五成一選票。

●一九七九年六月六日

福特的回憶錄「療傷時刻」出版。

●二零零零年八月二日

福特在共和黨全國大會期間輕微中風。二零零三年五月他在熾熱的加州沙漠中打高爾夫球時昏厥,再度住進醫院。

●二零零六年

福特於一月、八月與十月均因病住院。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福特去世,享年九十三歲。他是美國史上最長壽的卸任總統。

焦點人物:美國前總統福特

美國前總統福特在國家面臨危難的時候挺身接任總統職務,他並推動治療國家因水門案醜聞而受到的創傷,卻因為特赦因這起醜聞黯然下臺的前總統尼克森,而激怒許多美國人。

福特於十二月二十六日晚去世,享壽九十三歲;他原是共和黨中的無名小卒,後來一路爬升取代了身陷醜聞的副總統,甚至在一九七四年尼克森因涉及民主黨華府總部水門大廈遭侵入案件而辭職下臺時,接替總統職務完成剩餘兩年任期。

福特出身密西根州共和黨眾議員,為人親切而受人敬重的,且具有極端忠誠的特質,前總統尼克森因此在一九七三年選擇他來接替安格紐出任副總統。安格紐是因為面臨共謀勒索與賄賂等指控而辭去職務。

當時,情勢已經明朗,尼克森本人也可能因為對水門案有所隱瞞,而會被迫下台。

尼克森於一九七四年八月九日下臺,成為美國史上唯一一位辭職的總統,福特隨後宣誓就職,成為美國第三十八任總統,當時他說,他面臨治療「水門案所造成國內創傷」的重責大任。

當時福特說:「我們國家長久以來的夢魘結束了。我們的憲法發揮了作用。我們偉大的合眾國是一個法治的政府,而非人治。」

福特度過九十大壽前曾說:「我希望從現在起五十年,歷史學家會說,福特總統在一個非常艱困的時期接掌政府,當時我們面臨水門醜聞、越戰與經濟問題,而在那樣一個民眾普遍非常不信任白宮的時期,他恢復了民眾的信任。」

但是,福特在一九七四年九月八日針對身陷醜聞而黯然下臺的尼克森,發布「一份全面、毫無保留且絕對的特赦令」,因而激怒了許多美國人。

這項特赦決定,多年來也引發爭論。

福特在位期間削減政府開支以對抗通膨、經濟衰退以及油價高漲造成的失業問題,但在一九七六年的總統大選,卻敗給民主黨的卡特。

一九七五年,福特兩度逃過暗殺。他前往佛州時,一秘密教派領袖曼森的女信徒佛羅梅,手持一把裝填子彈的手槍指向福特而遭到逮捕。佛羅梅的的手槍裡有四發子彈,但並未上膛,美國特勤局的探員一把抓住了她。

十七天後,一名自稱革命人士的女子穆爾在加州企圖射殺福特。穆爾曾是聯邦調查局線民,當時福特經過舊金山一間飯店,正準備走向在一旁等待他的車隊時,穆爾開了一槍,隨後遭繳械。

這兩名攻擊者目前仍在服無期徒刑。

福特一九四八年首度當選眾議員,展開其政治生涯。他在國會中努力奮鬥,在國內事務屬溫和派,在外交政策上是個國際主義者,但是他也有保守的投票紀錄。福特經常反對贊助國內計劃,卻投票支持經費與計劃以協助美國的友邦。

福特曾獲選為眾院少數黨領袖,並且參與專職調查甘迺迪遇刺身亡案件的華倫委員會,該委員會發現,此案由歐斯華一人犯下,但這項結論至今仍頗具爭議。

雖然各界推崇福特是一位用功的議員,不過他的動作笨拙,說話語法又屢見錯誤,成為外界嘲諷的對象。

其中又以總統詹森的嘲諷最著名,多年來也讓福特臉上無光;詹森說,福特「不戴頭盔玩美式足球太久了」。

相關新聞
前美國總統福特肺炎住院治療後已無大礙
家人又遭挾持 哈里遜福特防火牆裡逞英雄
福伯再做動作英雄 自覺像空軍一號加追殺令
前美國總統福特出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