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吉美博物館推福爾摩沙系列介紹台灣

標籤: ,

【大紀元2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羅苑韶巴黎一日專電)巴黎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音樂廳自二月起,推出福爾摩沙系列影片,放映二十餘部紀錄片和劇情片,分別以人類學紀錄片和當代電影創作,呈現現代台灣社會面貌。

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在博物館展覽之外,音樂廳同時規劃認識亞洲文化的活動,二月至六月系列節目定名為「福爾摩沙島」,節目介紹手冊開宗明義指出:「台灣在八千年前就有居民人跡,隨著時間演進,不同的移民潮和戰亂紛爭相互交錯,使得今日台灣有著豐沛和多樣的文化,藝術創作充滿活力,並且向世界開放」。

吉美博物館音樂廳福爾摩沙系列以電影劇情片為主幹。吉美博物館指出,台灣自一九八二年起,由幾名年輕導演帶動電影新浪潮,不以敘事情節拍電影,他們的作品關注台灣社會變遷。當中如侯孝賢和楊德昌如今都成國際知名導演。本系列也希望推介其他台灣導演,以及台灣的故宮博物院、台灣人民、地理和音樂、原住民祭典等等。

福爾摩沙系列自二月八日起播放蔡明亮、侯孝賢、楊德昌、王童等人電影作品。其中一九八0年代影片佔半數,如侯孝賢的風櫃來的人、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戀戀風塵;楊德昌的青梅竹馬、恐怖份子;王童的香蕉天堂、張毅的我這樣過了一生、萬仁的油麻菜籽。放映片單中製作年份最早的影片是陳耀祈的源。

選片也呈現台灣當代社會面貌,一九九0年份電影包括蔡明亮「愛情萬歲」和「河流」、陳玉勳「熱帶魚」、侯孝賢「再見南方再見」和「好男好女」。二000年及以後的作品,則囊括楊德昌「一一」、蔡明亮「你那邊幾點」和「洞」和鄭文堂「經過」。動畫片「魔法阿媽」也將進入吉美博物館,多元呈現台灣當前創作形式。

紀錄片部分有國人製作的「無米樂」、「極端寶島」、「石頭夢」和「愛戀排灣笛」,都是在國內得獎及在電影院做商業放映極為成功的紀錄片。另有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資助製作、以台灣為主題的人類學紀錄片,包括「道教裡的韓信」、「卑南族祭典Pualasakan」、「卑南族喚靈的女人」等。

總計二十多部劇情片和紀錄片將陸續在二月至六月間,在吉美博物館音樂廳放映。

吉美博物館二月十七日並邀請來自台灣的「美麗的島三重奏」舉行一場音樂會。由林錦蘋、繆儀琳和徐英慈組成的美女三重奏,將以中國樂器演奏表現多樣的音樂,亦將演奏台灣民謠。

相關新聞
自學有成的台灣畫家  — 葉春新 (二)
台灣傳統技藝 受刑人監所傳承
餘屋賣壓恐出籠 北台灣估漲少跌多
根留台灣  台灣中部光學群聚效應明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