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樓定性反恐屬“持久戰”:背後大有文章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2月10日訊】 (亞洲時報, Ehsan Ahrari 撰文) “持久戰”是五角大樓對打“反恐戰”的最新定義。就像“冷戰”這個詞一樣,“持久戰”將被寫入將來所有的正式軍事文件中,這反過來突顯了這一概念的重要性。預計它最後將代替“反恐戰”一詞。“反恐戰”一說曾逐漸被另一個詞―“反極端主義戰爭”所替代。不過,後一個短語讀起來不容易上口,預計美國軍方最終將使用 “持久戰”的說法。

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Donald Rumsfeld)2001年時就曾使用“持久戰”一詞,不過當時幾乎沒有國防戰略家會想到它最終會成為打擊全球恐怖主義的普遍模式。2001年在國會作證期間,拉姆斯菲爾德說阿富汗戰爭將是一場“持久而艱巨的”戰爭。到了2004年,現任美國中央司令部(US Central Command)司令約翰•阿比紮依德將軍(General John Abizaid)頻繁使用“持久戰”一詞來強調阿爾蓋達(al-Qaeda)對美國構成的長期威脅。

到了2005年初,布什政府顯然越來越不喜歡使用“全球反恐戰”一詞,因為伊斯蘭主義者指責說它實際上是美國反伊斯蘭戰爭的一種變相說法。去年9月,時任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理查•邁爾斯(Richard Myers)將軍在他的告別演說中使用了“持久戰”一詞。

“持久戰”讀起來很容易上口,聽起來很軍事化,而且是個不錯的宣傳工具。五角大樓的“勇士們”(並非貶義詞)也將能在他們的日常簡報會上使用它。因此,甚至在 2005年《四年防務評估報告》(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公佈之前,五角大樓就發起了推廣這種概念的宣傳運動。

“持久戰”是一個複雜的概念。千萬不要以為它只是五角大樓隨意杜撰的又一個沒有多大意義的短語。五角大樓官員在決定強調它的重要性之前似乎花了很多心思。五角大樓與新近成立的國家情報局局長(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DNI)辦公室之間似乎也精心配合。內格羅蓬特(John Negroponte)以國家情報局局長身份首次出席參議院情報委員會(Senate Intelligence Committee)的聽證會時,把恐怖主義視為美國在國內外面臨的“首要威脅”,並把技術全球化看作是導致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的一個原因。(伊朗與美國在核問題正在發生的衝突的重要性當然不會為人們所忽視。)

在強調“持久戰”時,美國正在依照創造“冷戰”這個複雜概念的模式發展自己的戰略思想。推動“持久戰”這種概念形成的一股強大推動力是:既然之前的戰略已經幫助美國贏得了“冷戰”,那麼類似精心制定的一項持久戰略(也包括採取政治-軍事行動和戰術)將有助於美國取得另一場勝利。

鑒於美軍是一個計劃導向的世界,資源在連續幾年內就得分配好。就因為這個,美軍必須找到一個軍事行動的物件以作為未來採取軍事行動的理由。冷戰期間,有蘇聯(Soviet Union)這只“巨獸”。然而,在1991年蘇聯解體(這很大程度上是激烈的內部矛盾以及過度的軍事開支造成的)後,還沒有出現其他同樣強大的敵人。(中國現在正被華盛頓視為具備那種能力的敵人。然而,實事求是地講,這個正在崛起的大國無論是在常規武器還是在核武器方面都跟美國不在一個檔次。)

接著在2001年9月11日美國遭到恐怖襲擊。這是阿爾蓋達幹的,不過該組織的軍事和殺戮能力完全不能與前蘇聯的相比。從理論上講,美國能在幾天之內就將阿爾蓋達的行動基地剷除乾淨。但這樣做將導致巨大的人員傷亡(用五角大樓的軍事術語來說是“附帶傷害”),而且得不償失。與此同時,由於美國入侵伊拉克,阿爾蓋達作為一個恐怖組織的威脅性降低。但作為一種運動,它在短期內似乎很難被打敗。美國很快意識到它真正面臨的是一場持久戰,這場戰爭可能持續很多年,甚至在阿爾蓋達被徹底剷除之後仍將繼續。

美國把共產主義看作一種運動的想法(導致美軍積極為冷戰做準備)與當前有關持久戰的想法之間竟離奇地相似。共產主義曾被視為一種全球陰謀。起初,美國戰略思想家認為共產主義運動是鐵板一塊。然而,當中蘇意識形態衝突演變成70年代初的邊境戰爭時,他們馬上拋棄了“鐵板一塊”的看法。持久戰的理論基礎是打敗全球聖戰。全球聖戰現在沒有被看作是鐵板一塊。不過,華盛頓日益意識到從伊拉克、阿富汗到印尼,從吉爾吉斯到摩洛哥的叛亂活動之間有非常密切的聯繫,因此美國需要像對待冷戰那樣制定一項長期戰略來擊敗全球聖戰。

中情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國防情報局(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國家安全機構(National Security Agency )、國家勘測辦公室(National Reconnaissance Office)以及聯邦調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等美國各情報機構努力協調行動,並準備瞭解全球聖戰的複雜性。它們強調指出,全球聖戰對美國構成的長期威脅任何時候都有可能發生,因此它們正在與國防部和國土安全部以及美國盟友的安全機構協調行動和共用情報。

未來幾年持久戰的行動和戰術特徵是什麼樣的呢?美軍同時也不會忽略未來的“常規”敵人。它不僅會繼續保持自己同時應付兩場重要戰爭的能力,而且還會集中精力對付“非常規”威脅。

就軍事準備而言,特種部隊的發展將受到高度重視。事實上,現在比過去更需要利用小規模快速反應部隊(完全配備各種高科技武器)摧毀或抓獲“高價值”目標。而重點是動搖恐怖分子的思想和意志。

軍事準備的兩個重要行動和戰術特徵是進行反叛亂軍事行動和穩定行動。美軍對這方面的強調等於默認它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打擊叛亂活動的失敗。另外,華盛頓沒有採取穩定行動(幫助這些國家重建的另一種委婉說法)被普遍視為導致伊拉克自2003年4月薩達姆政權倒臺之後出現混亂局面的原因之一。而伊拉克的混亂局面反過來又是該國叛亂組織在遜尼派中間享有很高聲望的原因之一。

因此,持久戰的一個重要特徵是要進行長期的戰後穩定行動。當然,這也可以被理解為布什政府也許正打算在未來幾個月進一步採取政權更替行動(目標是伊朗或敘利亞)。

有人也許認為持久戰並不是什麼全新的概念。這一概念的批評者質疑將拉登與希特勒、史達林、毛澤東或列寧相提並論的正確性和合理性。毫無疑問,拉登沒有上述獨裁者手中操控的那種強大的軍事力量。

然而,他用一種思想(發動全球聖戰)作為武器。即使他的這種思想不像試圖征服全世界的共產主義理論那麼有威力,但確實顯示出了朝那個方向發展的不祥徵兆,至少美國當前的文職和軍事領導層有這種想法。如果結果證明他們的想法是錯誤的,與持久戰有關的軍事準備也不會損害美國的戰略利益。然而,如果他們的想法是正確的,那麼它將是切實可行的軍事準備藍圖。

注:本文作者Ehsan Ahrari是總部設在亞歷山德里亞的國防諮詢機構—Strategic Paradigms的執行總裁,並長期在《亞洲時報在線》上發表專欄文章。(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家同:承認吧!他們是「不存在」的「小人物」
組圖:葛萊美獎女星華服風采
布什:國際合作贏得反恐戰爭
威蒂:冬奧會開幕式美國隊主旗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