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與回教移民間的危機

人氣 11
標籤:

【大紀元2月10日訊】丹麥《日德蘭郵報》(Jyllands-Posten)在去年9月刊登了12幅卡通漫畫,其中一幅為回教鼻祖穆罕默德戴著類似定時炸彈的頭巾,揮舞著刀劍,看起來有如恐怖分子。當時挪威一家報紙也曾轉載。回教世界認為此舉對穆罕默德大不敬,回教世界的憤怒不斷高漲,越演越烈。

出版卡通的《日德蘭郵報》文化編輯弗藍明‧羅斯(Flemming Rose)在二月初接受採訪中堅持,他出版這卡通僅在表達言論自由權應高於宗教禁忌。 這個卡通導致了回教徒和歐洲基督徒關於言論自由和雙重標準的深度辯論。

以暴力抗議有關穆罕默德的卡通並以武力攻擊丹麥大使館的行動在中東、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一些其他國家展開。一位在伊斯坦布爾的德國新聞記者克林斯曼(Jürgen Gottschlich)寫道:“這已不再僅僅是歧視回教移民的問題了。正像在丹麥有捍衛言論自由的英雄們,回教也有- 從阿拉伯半島到北非到印尼的英雄們準備好衝破任何障礙來捍衛他們教主的尊嚴。”

這樣的針鋒相對將雙方推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更深度的誤會和懷疑。一位牛津大學的歐洲歷史教授提摩西‧賈頓艾許(Timothy Garton Ash)說:“我覺得這好像是一個下定義的時刻,是一個歐洲人和回教徒的關鍵時刻。這是一個可以使雙方互信直線下滑的極端危險的時刻,這危險的關係不僅僅存在於雙方極端分子之間,它存在於所有的歐洲人和回教徒徒之間。”

目前在歐洲有一千五百萬回教徒,佔歐洲總人口的百分之三。他們大部份在1960與1970年間代來到歐洲。回教徒在歐洲的人口仍然在快速的成長中--在奧地利、義大利、西班牙、瑞典與丹麥的成長率每年超過7%--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US 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預測,歐洲的回教徒人口將在2025年成為現在的兩倍。

一些歐洲人逐漸意識到了一個現象,在歐洲的少數回教民族 – 百分之三的英國人口、百分之四的丹麥人口、和約百分之五的歐共體人口 – 事實上掌握了至今還未覺察的橫跨整個伊斯蘭教世界的大權。一個39歲在羅馬經營花業的埃及科普特(Coptic)的基督徒伊柏拉喜米‧馬格地(Ibrahim Magdy)說:“現在的問題是,如果你要對他們說什麼或做什麼,你不是對埃及人、或敘利亞人、或沙烏地人說話,而是對整個回教世界說話。”

數十年來,歐洲國家一直在為回教移民的湧入困擾著。這些移民因經濟和政治原因從回教為主要信仰的地區移民到歐洲。許多回教移民覺得他們從沒受到歐洲國家的充分地歡迎。

但回教的恐怖事件層出不窮 – 從2001年911的美國攻擊到2004年3月在馬德里的轟炸和2005 年7月的倫敦攻擊 – 這成為政府和社會如何區別回教溫和派和激進份子的一大挑戰。

造成其他52人的死亡的倫敦的運輸系統的攻擊是由英國出生的回教激進份子犧牲自己的生命所為。 美法的安全分析家指出,歐洲自身已經變成回教恐怖主義的溫床。在英國與荷蘭發生的事件,已經證明了這不只是外國極端份子來到歐洲的問題,也是土生土長激進派的問題。

在2000 年,在荷蘭和比利時認為一個關於穆罕默德最年輕的妻子艾沙(Aisha)的歌劇的演出是受到了回教的壓力才取消的。在2005年,一個摩洛哥/荷蘭的畫家李察‧本・阿里(Rachid Ben Ali),在一展覽會中因陳列出名為“恨伊瑪目”(伊瑪目是伊斯蘭教宗教領袖或學者的尊稱)的畫來唾棄恐怖轟炸而受到了死亡的威脅,因而躲了起來。在2004年,影劇製片家希歐‧梵谷(Theo van Gogh)被謀殺,兇手坦承殺人,聲稱梵谷在回教婦女遭受暴力的影片“歸順”中犯了兇手所謂的褻瀆罪。一位倫敦的星期泰晤士報(Sunday Times)專欄作家傑斯柏爾‧傑拉爾德(Jasper Gerard)說:“回教受到一種無形的褻瀆法的保護,可以把它叫做恐懼。”

牛津大學的賈頓艾許(Garton Ash)說,在表面上這衝突使 – 言論自由和多元文化 – 二種價值互相抗衡。

回教徒在60年代多半是臨時勞工。雖然現在已成為永久性的人口,而且在不斷的增加,仍然難以取得社會地位。因此回教徒們對二等的公民和否定他們信仰的待遇有沸騰的怨氣。一個22歲的建築工人墨罕莫德‧艾爾斯加喜爾(Muhammad Elzjahim)說:“如果你有黑髮就很難找到工作。” 艾爾斯加喜爾是巴勒斯坦後裔,在二歲時隨父母來到丹麥,他曾學習牙科工程學三年半,卻發現“這學習是無謂的,因為我不能找到這方面的專業工作。”

有些歐洲人對回教移民也有很多不滿,因為在他們有豐裕福利的國家中,容納了這些不受歡迎的少數民族,而這些少數民族不但不分享歐洲人的價值,還可能代表叛亂者的第五縱隊。一位44歲柏林保險經紀雷納‧米翁(Rainer Mion)說:“激進分子們不要協商、不要圓桌會議。他們要的是傳播他們伊斯蘭教的信仰給全世界。” 而這些少數民族卻認為自己是恐懼回教症的受害者,也是在居住、工作和社會地位各方面都受到歧視的人們。

這就成為辯論的核心:哪些規則適用於哪些人民?

荷蘭鹿特丹商務日報(NRC Handelsblad)的一個社論對這憂慮迴響說:“在美國,很少人會有這困擾,而歐洲人們則必須擔心有一天他們會要依照回教準則而生活。”週日泰晤士報2005年7月17日的一篇報導中提到,在歐洲國家中與日劇增的回教少數,使人們有一個實質上的恐懼,那是在回教徒們在要求尊敬的背後掩藏了另一議題:就是要使歐洲的人們要以回教規則來調適他們的生活的威脅。”一般的反應是;這是對歐洲價值和自由的直接威脅。

荷蘭的16百萬人口中有一百萬回教徒,有些荷蘭人懷疑回教徒的世俗價值是否可以保證社會和平。荷蘭鹿特丹商務日報(NRC Handelsblad)說:“在歐洲歷史的早期,宗教間的小爭執可以導致或大或小的戰爭。現在回教的移民已將歐洲帶回到過去的宗教衝突中。”國際關係法教授和前挪威外交部副部長珍妮‧哈蘭德–馬特拉瑞(Janne Haaland-Matlary)說:“回教的基本教義和歐洲的右翼派都享有一個實質上可以用來一再點火的本質。”

一個轉信回教的穆斯林中央委員會主委阿布‧阿克塞爾‧柯勒(Ayyub Axel Koehler)說:“我們必須使這情況降溫。”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扁:伊斯蘭教崇尚和平 台灣最需要精神
美國教師中東大學散發穆罕默德漫畫被革職
大馬報章轉載漫畫遭停刊
阿富汗遜尼派和什葉派衝突 4死94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