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尖端科學失去世界優勢嗎﹖

標籤:

【大紀元2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趙安妮編譯) 五十年前﹐美國是尖端科學的代名詞﹐有大量的資源﹐擁有學術自由﹐有質疑為什麼的傳統﹐又有一個追求完美的歷史﹐因此能夠吸引來自世界各地﹐自天文學家到動物學家的專業人才。但是近年來,美國政府研究基金大幅刪減,工業界也只注重短期能獲利的開發研究,對基礎科學研究不再大量撥款,是否美國科學正在失去優勢﹖

時代雜誌封面日期13日報導,祖籍香港的艾迪生劉[Edison Liu], 在美國完成學業以後﹐逐步爬升成為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臨床科學處處長。但是在2001年﹐新加坡政府以極優厚的條件﹐聘請他為其新成立的基因研究所( Genome Institute )的所長﹐這個研究所﹐一開始就有兩千五百萬美元的經費﹐是新加坡政府投資兩億八千八百八十八萬美元﹐所建立的生物科技研究計劃的一部份。

像劉這樣的事件﹐非常普遍﹐令人憂心。經過大半個世紀﹐美國在科學、科技的領域﹐由最基本的科學研究到產品的開發,在無人能與其相比美的情況之下﹐如今已開始失去優勢了。雖然目前美國仍然處在尖端﹐他的經濟發展、商業與政府的效率仍然領先世界。2001 年的數字說﹐美國只有世界上6%的人口卻培養了世界41%的博士 。

但是﹐從各方面來看—–學術上的獎牌、美公司所獲得的專利、高科技產品的負債—-美國正失去其優勢﹐而中國﹐南韓和印度正快速迎頭趕上。

過去三十年來﹐聯邦政府在負債的困擾之下﹐不斷的減縮其科技研究和發展上的經費。一些公司又在股東急功好利的壓力之下﹐也和政府作同樣的事﹐專注於眼前的生產利益。同時小學和中學對數學及科學的教學質量也降低了﹐因此大學和研究所裡讀科技的美國學生就比以往少了許多。

布什總統過去幾個月受了參議院的壓力﹐在不久前的國情諮文說﹐將要開始一個所謂的‘創建有競爭力的美國計劃’(American Competitiveness Initiative)。他的計劃是﹕加倍基礎科學如奈米技術、高速電腦和發展其他能源的研究經費﹐要減免研究發展經費的稅率。還要訓練七萬名高中的數學和科學教師。

總而言之﹐雖然積體電路、網站、電燈泡是美國人發明﹐但是全世界的人都在用﹐掌上音樂蘋果iPod 也是這樣。當然 我們也可隨意用別人的發明﹐如神奇黏[Velco], 和原子筆。

這就是說﹐美國人不僅僅在發明東西方面要比其它的國家強﹐在據有此發明創造能力之前所需要的基礎科學研究訓練也要比別人好。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年代美國的發明家如艾迪生、摩斯(Morse)和發明飛機的萊特兄弟也能證明美國人能發明相當有用的科技﹐但是他們能有這些發明都是因為他們有好的基礎科學訓練﹐這些訓練都發生在英國、德國和法國。

假如不是因為希特勒的侵略野心﹐促使許多科學家離開了歐洲。英、美兩國為了要打敗他﹐大量的投資其國防研究經費﹐製造了強大的科技如–雷達和原子彈的發明。美國的領袖們知道﹐基礎科學的研究﹐如對原子、電磁物理學的研究﹐加上政府大量的投入資金可以導致國防軍事科技的大突破。

二戰後,蘇俄幾乎在一夜之間又取代了德國﹐成為一大威脅。美國國會在1950年成立了國家科學基金學會(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主要是對大學裡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的研究提供資金。1958年針對蘇俄太空船斯普尼克(Sputnik)的發射又成立了美國太空總署。1957年﹐為了同樣理由﹐國防部成立了高深科技研究計劃總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 在新墨西哥州、加州、伊利諾州、華聖頓州和紐約州都建立了國家實驗室。

所有以上的實驗室除了注重應用科學外也投資基礎科學的研究。私人公司如AT&T、IBM、全錄(或譯思樂,XEROX)也是這樣作﹐他們除了聘請工程師還聘請數學家、物理學家、生物學家和天文學家﹐並給他們自由空間去作研究。舉例來說﹐宇宙大爆炸(Big Bang)的理論就是在AT&T的實驗室第一次得到實驗證明的。

這種政策的結果下﹐發明了電腦晶片、光纖維電纜、雷射和基因重組技術﹐不僅僅是在科技上令人驚異﹐同時也獲得經濟效益。這種驚人的記錄使科學家和工程師都成了英雄。

幾乎半世紀以來﹐這種政策保證能使美國是科技界的領袖。那麼什麼使他改變了政策了呢﹖美國的商業﹐因為同業競爭和股票市場的壓力使得許多公司放棄了科研而著重於短期的生產開發。許多公司的研究實驗室因為沒有利潤因而重組了﹐這些實驗室包括–AT&T的貝爾實驗室、全錄的加州PALO ALTO實驗室和IBM的華生研究中心 (Thomas J. Watson Research Center)。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軍事研究實驗室上。如高級國防研究計劃總署(Defense Advanced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是ARPA是其前身)。他們2001年到2004年的經費被裁去了一半。過去十一年來﹐非軍事研究的資金很貧乏﹐唯一的例外是國家健康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他們的研究資金自1998年到了2003年增加了一倍。

因為研究資金少了﹐大學裡作研究的人就得花許多的時間在找錢。當學生看見教授花那麼多的時間在和官僚週轉時﹐學生說﹐我不願作這個。

其他的國家見到美國過去的成功﹐如今開始作同樣的事了。芬蘭自1970年就著重於電子學和許多其他高科技的研究﹐如今他們作科研的專家平均起來佔世界第一﹐南韓著重於再生科技(reproductive technology)的研究﹐雖然出了醜聞﹐但是他們還有許多世界級的在“科隆”和幹細胞“方面的專家。

此時﹐新加坡的生物科技研究計劃﹐不只是攏絡了如艾迪生劉這樣世界一流的生物醫學家,同時還吸引了遺傳學家細尼布朗諾[Sydney Brenner].和夫妻檔的癌症專家科布南(Neal Copeland)和健今思 (Nancy Jenkins]),他們也離開了他們工作了二十年的國家癌症研究所。

勞倫斯伯克萊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y National Laboratory)及1997年諾貝爾獎物理學得主朱棣文說這些國家不僅僅出錢﹐同時還學習了那之所以使美國人成功的“追根究底”的精神。

然而如今有希望使這現象改變﹐ 布什總統的“創建有競爭力的美國”計劃大致會被國會通過。雖然經費不易得﹐但是那些支配經費的人都懷著滿腔熱誠。

1997年諾貝爾獎物理學得主朱棣文 (AFP/Getty Images 1997-10-15)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科學家稱:在小島生活的物種會比在大陸的體型大
李家同:重視基礎科學,也做無目的的學問
科學團體抨擊美國嚴苛簽證政策
營養均衡和健康的科學突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