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運動的新戰線新戰役

標籤:

【大紀元3月5日訊】(爭鳴月刊記者報導)自○三年「七‧一」大遊行,一直至去年十二月,曾蔭權提出的「政改方案」被否決,這兩年多,是香港民主運動波瀾洶湧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目標,是爭取○七、○八年的雙普選;其次是「倒董」。第二個目標成功了;第一個目標雖然沒有達到,但否決了圈套的「政改方案」,也是一個不小的勝利。繼續爭取普選的方向不會改變,但運動有起有伏,現在高潮已過,必須開闊新戰線新戰役,再積聚群眾力量,去迎接新的高潮。爭取普選是始終都要堅持的最重要的方向,但在當前可暫且放下,把力量轉移到新戰線新戰役上去。是哪些新戰線和新戰役呢?

財政預算案辯論與銷售稅首先是《財政預算案》的辯論。執筆時還未公佈,財政司唐英年只作了零星的透露;本期出版時,便已可知道其詳細具體內容。

政府的財政收支,將會有盈餘二百億左右,提前了三年消滅赤字。回歸以來,由於經濟衰退,財赤巨大,稅率都提高了,尤其是中產者的負擔加重。因此,要求降低薪俸稅率,減輕中產者負擔,呼聲極為響亮,而且是各政黨的共識,問題只在小減還是大減。泛民主派一定要站在各政黨之前,據理力爭,發出最響亮的聲音。

銷售稅已聞樓梯聲多時,在這次的《財政預算案》中,人影終於看見了。雖然說諮詢期有三年而不是立即實施,但這是一個影響極為廣泛的新稅項目,必然會引起各階層各方面的巨大回響。泛民主派首先要考慮的是,是否應該徵收銷售稅?在政府財赤已消滅的時候,徵收這新稅會否影響整個經濟發展?除此之外,政府是否還有增加收入的其他途徑?即使只是諮詢,泛民主派也要有鮮明的立場,先聲奪人,領導輿論。

文化藝術區與秘密監控條例《財政預算案》經過辯論而通過後,其他的一些社會事項便會冒升,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這又是另一些戰線和戰役。

西九龍文化藝術區的建設計劃,雖然是一個老問題,但政府一直未作讓步而修改。不久前,立法會的專題研究委員會,各政黨取得一致的共識,反對政府原來的計劃,只由幾個大財團獨攬發展,把文化藝術區的建設變為房地產謀取利益的項目。過去,發出反對聲音的,主要是文化藝術界人士;現在,立法會委員會的一致共識,使反對聲音更為壯大。在這方面,也可以看到地產大財團與中小財團的矛盾,這條戰線的團結面是不小的。

秘密監控條例的制訂,將會是更為矚目的社會事項。本來在回歸前,立法局已通過較為合理的條例,但卻被擱置實施。不久前,曾蔭權頒佈行政指令以取代法例,被高等法院經司法覆核,認為這行政指令是違反《基本法》的,只能暫行六個月,六個月後便無效而要由立法會去制訂法例。這是一條關乎私隱、自由、人權的法例,十分具政治性,觸動很多人的神經。這是一場大仗,泛民主派必須全力以赴。

行政長官與選舉委員會的選舉明年七月前將會改選行政長官,在此之前,產生行政長官的選舉委員會也要改選。○七年十一月舉行區議會選舉,○八年九月舉行立法會選舉。在《基本法》的框框之內,這種種的選舉方法,仍有修訂的空間,怎樣去修訂又將是一場一場的鬥爭。泛民主派根據民主的原則,在普選之外的這種種選舉方法上,要爭取點滴的進步。

選舉委員會的選舉,主要是爭取工商、金融界擴大選民基礎,而不再是由少數特定選民壟斷、控制了委員會的成員。行政長官的選舉方法,要爭取修訂的有下列幾項:一、一百名提名人的數目下調,以便有多一些人可獲提名而參選。二、候選人的提名人數設有上限,不得超過某一數字,以避免某候選人囊括了選舉委員會成員,使其他候選人無法取得足夠的提名人參選,以致只有一個候選人而自動當選。三、如只有一名候選人,是否須投信任票,信任票過半數以上才算當選。四、候選人是否須向市民發表政綱,接受市民與傳媒的質詢。

區議會和立法會的選舉 ○七年十一月區議會的選舉,是○八年九月立法會選舉的前哨戰。區議會選舉方法的修訂,也是立法會選舉方法修訂的前奏。

關於擴大區議會職權已透露了風聲,但只是分擔管理一些文娛設施,基本上對地方行政無實質的權力,這樣是否能吸引優秀人才參選?是否能產生培養政治人才的作用?這個爭論,在討論修訂選舉方法之前,便會展開。

最激烈的爭論,將會是取消委任制。委任區議員已曾取消,回歸後才恢復。在去年討論「政改方案」時,這已經是一個焦點。曾蔭權只答應分期取消,直至二○一六年才考慮是否全部取消,這是導致「政改方案」被否決的一個因素。這個爭論,又將會再起。泛民主派的要求未必能夠達到,但在辯論的過程中,可以提高市民的政治覺悟,認識現存制度的不合理。

區議會的選區是否重劃,區議員總數是增還是減,這都是會對選舉結果有影響的。各個政黨都會根據對本身選舉的利害,去提出修訂方案。

立法會選舉方法的修訂空間,卻是很有限的,主要是爭取某些功能組別選民基礎的擴大。目前只有教育、醫療、社會福利、衛生服務、法律、會計、資訊科技、建築工程等,以個人作為選民單位,其他工商、金融等很多個界別,限於團體、機構、公司才有投票權,出現了壟斷。在回歸前,港督彭定康曾作過修訂,那是民主得多的。民主運動側翼的戰線戰役

今年一月,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曾發動遊行,提出減輕教師工作壓力和罷免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的訴求,有一萬名教師參與。與此同時,立法會又通過了有關教育改革的改善建議,要求減輕教師工作壓力。這場抗爭將會持續發展下去,雖然不是民主運動的組成部份,但也必然會成為一個呼應的側翼。

公屋減租、扶貧、最低工資、工時限制等等民生問題,也將會像上述的教師問題一樣,成為民主運動的側翼,間接有助民主運動的發展,也可以視為新戰線新戰役。要在各新戰線新戰役中發展和積累更大的公民力量,去迎接爭取普選的民主運動新高潮。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黃傑龍批「走塑」搞到前線
港《中暑指引》修訂 與天文台酷熱天氣提示掛勾
港最低工資|傳引「可加不減」方程式 今次料加至41.8元
在英港人研討會 黎智英律師批港政治犯激增70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