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人龍:教育經費能否專款專用

王人龍

標籤:

【大紀元3月9日訊】到底什麼是義務教育?隨著兩會的深入進行,義務教育正成為不少參加兩會代表委員討論的重點。2001年,全國義務教育人口的覆蓋率為90.8%,到了2005年,這個數字上升為95%。隨著全國義務教育人口覆蓋率的逐年遞增,另外一個突出的事實則呈現出來,即義務教育的經費能否保障人民群眾有充分享受到義務教育所帶來的權利。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兩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免除學雜費的義務教育。而實行免除學雜費的義務的前提是,政府必須在教育經費上加大投入,以確保能夠有效的開展義務教育工作。一個不可忽略的事實是,直到2005年,我國在義務教育方面的投入還沒有達到4%。從1991年至今,中國經濟平均增長9.7%左右,但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只有2.6%。

教育經費的不足,會導致很多事情的發生,其中影響最壞的就是教育亂收費現象。現在老百姓擔心的並不是學費的高與低,而是懼怕教育部門的亂收費行為。教育亂收費,直接影響到老百姓的生活質量。而教育的高收費,更是容易造成家庭的沉重負擔。有一組資料可以說明具體問題:2004年,我國城鎮居民的純收入為9422元、農村純收入2936元,供養一個普通大學生一年至少需要8000元(5000元學費,每月300元生活費以10個月計算),四年將近4萬元,這需要一個城鎮居民4年多的純收入,需要農民14年的純收入。從上面的資料可以看出,解決教育問題迫在眉睫,公眾對教育反應強烈也在情理之中。

要想普及義務教育和實行免費的義務教育制度,加大和加強對義務教育資金的投入勢在必行。目前最大問題是,假若政府加強了對教育資金的投入,那麼這筆教育資金是否能真正地做到專款專用。前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國家對於用於貧困地區的教育捐款,包括希望工程所獲取的捐贈收入,在某些地方沒有進行專款專用,反倒是被某些人揣進了自己的腰包。張保慶說的肯定是個別現象,而一旦全國即使有哪怕是幾個省份都是如此行事的話,那麼這將是極為可怕的。千里潰堤始於蟻穴。教育事業本應是公益事業,是民族工程,任何的瑕疵都可能把教育事業放到火山口上。如今教育問題成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就說明教育已經成為了頭等大事,是公眾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一旦教育出現腐敗,那麼整個國家都要跟著受到影響。

義務教育想要發展下去,國家財政必須加大資金投入的力度。財政部長金人慶在預算報告中透露,2006年中央財政預計新增投入月約102億元,地方財政新增投入約38億元。這筆教育經費如何保障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將是最為關鍵的。筆者認為,首先應建立可靠的管理經費投入機制,保證教育經費專款專用;另一方面,有必要成立監管部門,來監督和管理教育資金的經費流向。只有實施可行的教育方針,義務教育才不會成為空談,教育經費才能真正地用在刀刃上。

2006-03-09(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王人龍: 由找工作難想到的
王人龍:那230萬人還會成為祖國棟樑嗎
王人龍:還有多少人要賣身救母
王人龍:反腐敗也要從娃娃抓起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