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訪美前 美專家論議題和戰略

標籤:

【大紀元4月1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陳蘇2006年4月13日華盛頓報導) 美國智囊機構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所就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即將訪美舉行研討會。美國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們從各個方面探討了美中關係,雙方的戰略與兩國領導人可能談及的議題。

*中國重象徵 美國重實際*

美國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米德偉 (DEREK MITCHELL) 在星期三舉行的研討會上分析了胡錦濤訪美的意義。他認為,這是一次象徵意義與實際意義相較量的訪問:

他說:“對中國方面來說,要緊的是象徵意義,所以將其稱為是國事訪問。但布什政府並不這麼想。他們要做的只是讓胡錦濤得到跟前中國領導人訪美時所受到的同等待遇。但是美國在乎的並不是放多少響的禮炮,而是能夠取得甚麼結果。”

*議題的輕重緩急*

美國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所東北亞事務專家季北慈 (BATES GILL) 說,中國是美國在未來五到十年裡不得不與之打交道的共產黨國家。他在分析兩國領導人可能討論的主要問題時說:

“在美中兩國政府即將舉行的高峰會議上,經濟問題是頭號議題;跟國際安全有關的包括伊朗和北韓等問題,將佔第二位;有關中國國內政治轉型的問題,如需要給予人民更多的自由與民主,我認為,這不會是他們討論的重點,儘管布什總統極為關心中國變成一個更加開放的社會。他希望中國明白,中國發展成為一個公民社會,允許更多的宗教自由等符合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

*中國專注於社會問題*

米德偉認為,中國目前的主要關注點是國內事務,喊得最響的口號就是不惜一切保持穩定,與此同時,中國的國際政策也是為經濟發展睦鄰關係,保持和平環境,要與美國這個主要市場和投資來源國儘量保持良好關係。季北慈說,中國領導人為保持穩定,發展經濟,不得不集中精力於形形色色的社會問題,這是符合美國利益的好事。他認為,這樣中國就不大可能有興趣在國際間冒險行事,同時為美國提供了更多在中國的政治與經濟機會。

*美國兩大戰略並用*

美國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所的國際安全部主任坎貝爾 ( KURT CAMPBELL) 說,從歷史的角度看,恐怕包括美國在內,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那樣以如此之快的速度上升到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位置上。坎貝爾說,美國不得不需要更多地關注中國:

他說:“會談的雙方更應當是平等的國家,而不是美國教導中國,幫助中國打開眼界的關係。”

坎貝爾在談到美國對華戰略時說,美國存在的大問題是有兩個對華戰略,一是讓中國參與的戰略。他贊成政治上讓中國參與,歡迎中國在國際事務上發揮更大作用,並打開美國市場准許中國進入。他認為這些是美國使中國成為一個和平穩定國家所做出的重要貢獻。

另一方面,他認為,美國的另外一個對華戰略也同樣重要,那就是在亞太地區維持美國的盟國關係,保持美國的軍事存在。坎貝爾說,美國政府應當把兩個各自運轉良好,但卻互不聯繫的對華戰略很好地統一起來運用。

坎貝爾認為,中國領導人一方面希望胡錦濤的訪問受到美方的重視,另外一方面,又不希望中國引起美國過份的關注。他說,他的中國朋友直言不諱地告訴他,美國把注意力集中在伊拉克、伊朗等國,從而讓中國有機會在亞洲地區發揮更大的角色和影響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任離官員 籲強化台灣戰略地位
南韓學者:駐韓美軍部署台灣海峽可能性渺小
羅福全:台灣民主和平  符合美日同盟戰略
美正視俄羅斯給薩達姆情報之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