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簡: 美國影響弱化,誰將歡欣鼓舞?

太史簡

標籤:

【大紀元4月15日訊】3月15日,聯合國多數會員國投票通過了建立人權理事會的決議,但聯合國的主要創始國美國卻表示反對。而美國的反對自有其理由:遵循地區提名的方式無法阻止人權記錄不佳的國家進入人權理事會,從而使聯合國人權改革流於形式。

儘管聯合國大會主席埃利亞森對人權理事會的成立顯得躊躇滿志,但筆者卻沒法對這個人權理事會表示樂觀,因為無數事實證明:缺少美國參與的國際組織,其效率將大打折扣,甚至淪為徒有其表的空殼。

國際社會對美國承擔的世界角色歷來有兩種極為對立的評價,褒之者譽為「世界民主的燈塔」;貶之者斥之為「霸權主義」、「世界警察」。中國更是將美國稱之為當代世界可惡的「新羅馬帝國」。此情此境之下,有人夢想建立一種新的世界秩序,以取代由美國充當「世界警察」的現存世界格局。

政治學者詹姆斯‧羅希肖曾樂觀地預測,21世紀的全球管治模式將由4類有組織力量共同主宰,分別是次國家(如城市)、國家、沒有國家背景的跨國組織(如跨國企業或非政府組織)和國家共同支持的價值(如民主)。城市聯盟、聯合國、信用評級和選舉觀察員4類控制機構,則分別負責監督上述管治。他還聲稱,由於國際價值被宣傳為「高於」其它三大力量,選舉觀察員已成為全球管治的法官。

與其說這位政治學者的樂觀推測預示著地球世界的未來,還不如說它更像天國圖像。現實證明,聯合國軟弱無能,嚐試統一歐洲的歐盟目前陷入困局。俄羅斯等實行了形式民主的國家,選舉觀察員固然可以到現場觀察,而中國這種連形式民主都吝於賜給子民的極權國家,除了聯合國機構與信用評級組織之外,另外兩類控制機構無法進入中國。比如中國政府現在腐敗透頂,但就是拒絕國際透明組織進入中國觀察。筆者前些年到該組織訪問,該組織問及的主要問題就是:「怎樣才能讓中國政府接受我們?」

而美國影響力弱化的地方,中國政府等暴政國家就乘虛而入。剛剛舉行過「葬禮」的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就是一例,由於中國的操縱,這個人權組織墮落為暴政者俱樂部,讓聯合國為之深深蒙羞,不得不讓它「安樂死」。
無論喜歡與否,一個缺少了美國這個「世界警察」的世界,其情形只會比現在更糟糕。如果將「二戰」前淪為笑柄的國際聯盟與「二戰」後建立的聯合國做一比較,其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國際聯盟中缺少美國這個當時最強大國家的有效參與及發揮領導作用。而聯合國則包括了當時以及現今世界上力量最強的國家在內,因而有可能對國際事務給予有效的指導與干預。即使在「冷戰」期間,除了局部地區時常發生戰爭與衝突,全世界大部份地區均處於相對穩定的和平狀態。這完全是因為美蘇共同承擔了「國際憲兵」的任務。

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唯一的「世界警察」,並為這一使命付出昂貴的代價。不妨設想,如果在「冷戰」結束後,美國立即從全世界撤退,躲回自己的安樂窩優遊度日,恢復孤立主義政策,對於國際社會的問題,像大多數國家一樣除口頭施惠之外不採取任何實際行動,今天的世界會是怎樣?遭受種族滅絕的波黑穆斯林只能繼續含冤忍辱,利比里亞的食人軍閥也許此時正在品嚐新鮮的童子血,薩達姆在繼續屠殺遜尼派反對者、庫爾德人與什葉派穆斯林。

而按照中國政府的邏輯,國際社會對此不應加以干涉,因為這些問題屬於一個國家的內政。至於科威特人,此時必定在四處哀告求助,而國際社會也必然始終如一、慷慨大方地給予「道義支持」,予以強烈譴責,卻沒有出錢出兵的實際行動。事實是:歐洲一些「精明」且以人權為立國原則的國家,如法德兩國,經常用右手在譴責暴政者的聲明上簽字,卻用左手取出錢箱中的鈔票去購買薩達姆從科威特油田中搶來的石油。

至於沒有美國保護的台灣,其前景幾乎不用多想,很可能是不戰而降。而可憐的中國民眾,無論怎樣受政府欺壓凌辱,國際社會必然會異口同聲地讚美中國民主正在進步。因為害怕中國政府的強烈抗議,沒有一個國家會再收留來自中國的政治流亡人士。聯合國的命運也可以預見:失去了美國支持的聯合國,其權威性將逐漸下降,直至淪落到國際聯盟那樣的可悲境地。

基於上述種種,對沒有美國參與其中併發揮領導作用的人權理事會,現在對之歡呼還未免為時過早。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人民戰爭外交秀」能軟化中美貿易爭端?
太史簡:最歧視海外華人的究竟是誰?
太史簡:中國千萬不要學金正日
太史簡:中共對美外交緣何前倨而後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