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倘攻伊朗 威脅中印俄能源安全

標籤: ,

【大紀元4月16日訊】(亞洲時報 Pepe Escobar撰文)
「所有方案,包括軍事打擊,都已擺上檯面。」——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近日說。

「我宣佈伊朗不久將加入核子國家俱樂部。」——伊朗總統內賈德(Mahmud Ahmadinejad)4月11日宣佈首次成功提煉濃縮鈾,標誌該國核技術邁出關鍵一步。

五角大樓開始頻頻使用「長期戰爭」(long war),來形容反恐戰爭的長期性。副總統切尼更認為,這場戰爭將延續幾十年;這不禁讓人想起了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在《1984》所描述的東西方」長期爭戰」。

連日來,美英多份媒體爆料稱美國正加緊制定軍事打擊伊朗的計畫。4月10日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表演講時,布什曾稱,有關美國可能對伊朗動武的報道是「毫無根據的猜測」;不料,伊朗總統內賈德翌日宣佈首次成功提煉濃縮鈾,令伊朗核危機再次升級。隨後,伊朗總統發表全國電視講話,敦促西方停止向德黑蘭施壓,並重申伊朗發展核技術僅出於和平目的。

伊朗現在擁有大約100噸可用來提煉濃縮鈾的六氟化鈾氣體。聯合國安理會日前曾要求伊朗在今年4月28日前停止一切濃縮鈾活動,但遭到後者嚴辭拒絕。

五角大樓認為,對伊朗實行核打擊乃反恐戰爭(主要目標就是清除穆斯林中的極端分子)的關鍵一步。歐盟內部雖在如何解決伊朗核危機問題上出現分歧,但它認為核打擊不可行;相反,它認為應繼續與德黑蘭談判,和平解決這場衝突。

與法英兩國相比,與伊朗有密切貿易關係的德國和意大利更積極主張和談。但由於歐盟缺乏統一的對伊朗政策,一些歐洲國家既對聯合國制裁有保留,又反對美國的軍事打擊。

有美國媒體將內賈德比作希特勒。實際上,伊朗的政權真正操縱在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手裏。內賈德只不過是個負責國內事務的總統。內賈德積極捍衛核研究專案的立場,都是遵從哈梅內伊的指示。同時,幾乎所有的伊朗百姓認為,發展核能關乎國家尊嚴與榮譽。

伊朗學生民調機構(Iranian Students Polling Agency)1月的民意調查顯示,85.4%伊朗人支持繼續發展核項目,80%認為國家需要核能,另有70%認為西方在談判中的要求不合邏輯。

在1979年伊斯蘭革命中,宗教領袖霍梅尼接手了伊朗政權。80年代他曾宣佈,製造、擁有和使用核武,都有違真主的旨意。

但現在對伊朗政府來講,發展核項目是其徹底脫離西方殖民主義影響的有力象徵(20世紀上半葉,英國人牢牢控制了伊朗的石油產業,巧取豪奪大量財富);這一觀點,得到了伊朗各階層的贊同。德黑蘭力爭成為不結盟運動的急先鋒,主張和平發展核項目是每個國家的權利。伊朗同樣主張在西亞建立無核區(nuclear- free zone),但有著超過200枚核彈頭的世界第六核武大國以色列顯然是實現這個目標的最大障礙。

不過這是後話了。其實真正的問題在於,即便將來駐伊拉克美軍逐漸減少,美國仍可通過在該地區為數眾多的基地,鞏固對伊拉克乃至波斯灣地區的影響力。對美國而言,為防止伊朗獲得核武及策反近年獲華府扶持的伊拉克什葉派(如今已在政壇扮演重要角色),保持美國在伊拉克的駐軍和軍事基地非常必要。從這點來講,內賈德是個需要嚴加監控的「希特勒」。

同時,美國大力支持伊朗的反政府組織,希望能顛覆伊朗政府,然而,德黑蘭認為,這種努力如同癡人說夢。從官員到普通百姓,伊朗人對美國支持以色列吞噬巴勒斯坦土地非常不滿,儘管美國認為這是其」反恐戰」的一部分。美國國防部今年2月公佈的《四年防務評估報告》稱,將做好與恐怖和極端主義進行長期鬥爭的準備;在伊朗,這被解讀為向伊斯蘭宣戰的信號。

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美國有多種選擇。在認為美國可能會發動閃電攻勢的同時,伊朗方面不相信美國能借助一場街頭革命便能輕易推翻德黑蘭政權。一切活動都在德黑蘭的掌握當中;即便遭到外來入侵,全體伊朗人都會堅定不移地支援政府。伊朗不會攻擊以色列,生怕招致後者的核報復;但德黑蘭認為,華盛頓有可能會對它進行核打擊。

雖然德黑蘭一再強調其核專案的和平用途,並保障遵守核不擴散,伊朗核問題仍被提交至聯合國安理會討論。在交給歐盟的建議書中,伊朗曾建議同德、法、英三國就鈾濃縮的談判再進行兩年;屆時若仍未能取得進展,伊朗才恢復鈾濃縮活動。然而,伊朗官員抱怨歐盟沒有仔細考慮該建議書。

安理會可能會對伊朗實施貿易制裁(但不包括食物、石油和天然氣),至少是形式上的。3月17日在德黑蘭召開的能源大會上,伊朗強調它在亞洲能源安全圈(包括中國、俄羅斯和印度)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為避開西方(特別是美國)對能源的控制、發展本國的工業,這些國家都非常依賴來自伊朗的能源供應。由此,很多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對伊朗開戰,無異於對亞洲宣戰。

當初美國向伊拉克宣戰的理由是薩達姆政權對世界和平構成嚴重威脅,如今又老調重彈。布什政府說希望(至少口頭上如此表述)通過外交手段解決伊朗核危機,也許暗地裏已做好攻打伊朗的準備,就像對伊拉克那樣(雖然美國2003年3 月才發動伊拉克戰爭,但推翻薩達姆的計畫早已制定完成)。

伊拉克加入了《核不擴散條約》,但被指擁有大殺傷力武器。伊拉克戰爭爆發前夕,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遭到驅逐。伊朗也是《核不擴散條約》的簽約國,同樣被指發展核武。雖然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還在其境內繼續工作,但誰也不知他們還能呆多久。

1995 年8月,薩達姆女婿卡默爾(Hussein Kamel)攜妻叛逃約旦後,向外界聲稱伊拉克有生化武器發展計畫。隨後,有關嫌疑設備被聯合國核查人員拆毀,但這並未阻止美國03年以」擁有大殺傷力武器」為由入侵伊拉克。2002年,伊朗承認正在進行民用核項目;如今,伊朗又被歐洲三國稱為「隱瞞其核專案的發展情況」。

2002 年11月,美國威脅伊拉克要積極配合聯合國的武器核查工作,否則將對其發動軍事行動。但在沒有聯合國授權下,美國依然發動了伊拉克戰爭。今年1月,歐洲三國提議將伊朗問題提交安理會解決;目前,伊朗將面臨聯合國的經濟制裁。如果不能從外交途徑解決伊朗問題,美國很可能會繼續以其」全球反恐戰爭」作為藉口,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

但想嚇唬伊朗,並不容易。面對石油禁運的威脅,德黑蘭嗤之以鼻。即便美國人決定轟炸伊朗的核設施,他們也不得不考慮再三,因為這些都是俄羅斯專家在負責維護,搞不好無異於向俄羅斯宣戰。去年12月,伊朗與俄羅斯簽署了購買29套價值超過7億美元的Tor M-1型地對空導彈的合約,以加強其防空能力,因為這種武器可有效對付犯境戰機、巡航導彈和聰明炸彈等。它將被部署在由俄羅斯援建的伊斯法罕(Isfahan)和布希爾(Bushehr)核反應爐的周邊地區。

再者,伊朗人不用擔心面臨孤軍奮戰的局面,對駐伊美軍恨之入骨的伊拉克什葉派不會袖手旁觀。在訪問伊朗時,伊拉克什葉派反美武裝領袖薩德爾(Muqtada al-Sadr)表示:「任何伊斯蘭國家(特別是伊朗)遭到攻擊,我的救世軍都將不遺餘力地在伊拉克內外展開還擊。」

此外,與中國的密切關係,還將幫助伊朗繞過任何的貿易制裁。伊朗國家安全和對外政策委員會副主席Mohammed-Nabi Rudaki曾威脅說,「若歐洲做出不明智的決定,將伊朗問題提交安理會,並使伊朗遭受經濟等各方面的封鎖,我們將有能力控制霍爾木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阻止波斯灣向外運出一滴石油」。

全球30%的原油供應需通過霍爾木茲海峽。一旦伊朗作出封鎖,阿聯酋和科威特的石油出口將陷於癱瘓。那時候,華盛頓所將面臨的,不再是長期的反恐戰爭,而是生存戰,因為美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進口國。(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伊朗不棄核 美評估各種對付選項
伊朗稱將擊敗美攻伊朗的軍事行動
貴金屬續漲  黃金基金今年以來報酬率佳
美考慮制裁伊朗 但無意禁伊石油天然氣出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