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郵:如何平安度過「赤色風暴」

標籤: ,

【大紀元4月20日訊】中國領導人胡錦濤本周訪美一事讓一些國會議員抱怨中國賣出太多的東西到世界各地。CNN主播道布斯(Lou Dobbs)稱此為「赤色風暴」。但更大的憂慮是25年後,崛起的中國將消耗過多的世界資源。假使經濟成長模型不變,將會演變成在石油與稀少性商品上爭奪的長期戰爭。

地球政策研究所(Earth Policy Institute)所長裡斯特.布朗(Lester Brown)於新版的「Plan B 2.0」一書上提出了一些關於未來中國在消費上驚人的估計值。他藉由假設中國累計量已取代現行美國成為世界上基礎商品,如穀類、肉、煤和鋼鐵等的領導消費者中開始推論。而美國只有在石油消費上仍維持領先地位(2004年美國的消費量是中國的3倍)。

現行在所有中國經濟的成長中,以平均每人的消費水準來看,仍落後美國一大段。美國所消耗的資源遠遠超過其在世界資源分配上所佔的比率。但隨著中國經濟的突飛猛進,無可避免的的生活標準也會跟著提升至接近美國的水準。這就是布朗的估計值讓人如此驚訝之處。

我們從關於所得和人口的消費量來看,布朗認為假如中國經濟以每年8%的速度繼續成長的話,到了2031年14億5千萬人口的每人所得額將會趕上2004年美國的水準。假若消費趨勢與今日美國人的水準近似的話,這意味著甚麼呢?

布朗檢查了基本商品清單;首先是穀類:若中國穀類每人消費量與現行美國每年的比率相同的話,到了2031年,中國將會消耗掉大約2/3的世界總糧食收成;假如中國使用紙張量到達美國現行水準的話,2031年的消費量將會接近現行全球產量(1億6千1百萬噸)的2倍;假如中國達到現行美國每4個人就有3輛車的比例時,他們將有11億台車輛,比現在全球的車輛將近多了40%。假使中國石油每人消費量與美國平的話,2031年,它每日的石油使用量將是9千9百萬桶,超過現行全球石油產量。換句話說,假若中國的消費水平就是現行美國水準的話,世界的資源將會被用到不剩。

但中國在這些資源上將不會與美國的每人消費比率相一致。這就是布朗的真正觀點:中國勢不可檔的商品需求將會打破現行經濟成長模式。商品價格將迅速攀升,以致於世界被導引上不同的成長趨勢:在既定的產出中,需要更少的能源投入。新的科技和食物來源將會改變供給-需求剪刀圖。若不是這樣的話,全球將面臨資源爭奪戰。有些人可能會質疑伊拉克戰爭以及謠傳的伊朗戰爭是暗示著即將到來的資源控制戰爭,但我對此持懷疑態度。我希望伊拉克戰爭只是單存的石油戰爭罷了!

布朗可怕的預測也受到許多批評。因為他們是以經濟學家假設「在其它條件不變下」理想的情況下為前提的靜態、直線型推測。但是,當然,其它條件不會總是相同的。全球經濟變量無時無刻都響應價格的訊號在改變其供給和需求。但那就是布朗的寓意:只要他將這些變量放入,「西方經濟模型—以石化燃料為基礎、汽車中心的、一次性解決經濟將無法在2031年的中國14億人口中發揮作用」。

商品市場已經對全球經濟受中國崛起影響發出了信號。油價於本周也碰觸到了每桶70美元的歷史新高價位。反應投資者對通膨與不穩定性焦慮的金價在過去4年來也上漲超過2倍。銀價從2002年起躍升了3倍。根據經濟學家偉裡格(Philip K. Verleger Jr.),當投資者看到商品基本的供給-需求遭到擠壓並推斷出這些原料比起股票或債券更加安全與有利可圖時,他們就變成了新的投資標的。

胡錦濤到美訪問期間,應將我們的焦點放在未來25年的中心策略議題上:如何引導新興繁榮的中國進入全球經濟體系內。現行的經濟結構是否合適還是會崩解。

(大紀元感謝華盛頓郵報授權翻譯此文。原文標題為「How to Weather The ‘Red Storm’」。作者:David Ignatius 發表日期:2006年4月19日)(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陳水扁籲教宗  關切中國人權與宗教自由
【熱點互動】胡訪美!歡迎?抗議?(一)
時事經緯 第21集 橫河:胡錦濤訪美 人權牌和經濟牌
4月20日新唐人歐美財經消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