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爭奪戰加劇 日本面對挑戰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4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特稿)原是石油輸出國的中國由於經濟快速發展,石油需求量大增,一九九三年開始變成石油純進口國,它的胃口更是驚人的擴大,二OO二年取代日本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加上,印度等快速成長國家也大幅增加進口,石油爭奪戰的加劇,也是進口石油大國之一的日本面對挑戰。

日本資源能源廳指出,二OOO年度,石油占日本能源的五成,百分之百依賴進口,以來自中東的約八成七占最大宗。日本的石油政策是確保安定而有效率的供給來源,基於經濟性和方便性的觀點,石油在二十一世紀仍將是日本主要的能源,確保安定的供給是石油政策的重要課題。

日本國內幾乎完全沒有可供能源使用的資源,百分之九十九點七依賴進口。由於歷經一九七O年代兩次石油危機的教訓,日本在減少對石油的依賴,確保多元化能源的供給來源不遺餘力,並獲得相當的成果。

過去三十年來,由於推動節省能源、引進替代石油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石油在能源中的比例由一九七三年度的百分之七十七點四降至二OOO年的百分之五十,減少高達兩成七,相對地,核子能源由百分之一增至百分之十三,天然瓦斯則由百分之二增至百分之十三。

日本目前在新瀉縣和秋田縣的日本海沿岸以及北海道等地可開採到石油,但是,年產量只有約二十五萬千升。根據二OOO年度的統計,日本進口兩億五千四百六十萬千升,占國內總消費量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七,五大對日出口國依次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卡達和科威特。

日本為降低國際情勢對進口石油所造成的影響,鼓勵商社前往海外經由贏取權益而從事開發「獨立開發油田」,由這種油田生產而進口日本的「獨立開發石油」在二OOO年度占日本石油總進口量的百分之十三。

亞洲國家由於經濟成長,此一地區的石油需求量大幅增加,而石油蘊臟量最多的是中東地區,占全世界的約三分之二,中東是日本最大的石油進口來源,加強和中東產油國的關係以確保長期安定的石油供給成為日本極為重要的課題。

中國由於快速的經濟發展,石油的需求量大增,二OO二年取代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統計指出,一九九五年至二OO四年的十年間,全世界的石油需求量只成長百分之十八,但是,中國的石油需求成長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一,成為國際油價飆漲的要因之一。

中國目前自中東進口的石油只占進口總量的大約一半,其餘主要來自印尼和西非國家。但是,由於需求量急速增加,今後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度大增是大勢所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二十二日訪問沙烏地阿拉伯,咸信主要任務是穩固石油來源,升高亞洲國家對中東石油的爭奪戰動向,對日本形成壓力。

日本近九成的石油進口自遙遠的中東,確保較接近國土的石油來源是日本長年來的願望,俄羅斯的西伯利亞石油成為日本極力爭取的對象,而引發了日中爭奪戰,結果是較有利於中國。

根據原來的油管建築構想,總長約四千四百公里的「大平洋路線」是由東西伯利亞油田經由貝加爾湖北方往東到日本海沿岸的納霍德卡,「中國路線」則由貝加爾湖南方往東到中國的大慶。

俄羅斯政府去年下半正式決定採用「太平洋路線」,但蒲亭總統去年十一月訪日時表明採兩階段建造方式,在「太平洋路線」中途先建造南下通往大慶的支線,然後再建造通往日本海沿岸的一段,結果是實際上對中國優先考量,

東海油氣田開發的爭議更凸顯日中兩國的能源資源爭奪戰。兩國對專屬經濟海域境界線主張的對立使得問題難望解決,加上中國開採爭議海域油氣田的行動如火如荼,更升高了兩國的緊張關係。東海油田將只是兩國資源爭奪戰的序曲,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理事長內藤正久呼籲日本有必要建構新能源綜合政策作為國家戰略。

相關新聞
李家同:一定要重視機械和化工產業
福斯Golf FSI 1.6省油創金氏世界紀錄
油價暴漲全民喊苦 石油公司成公敵
擴及反恐 日美擬重修安保協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