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主教艱難抗爭半個世紀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5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馮靜綜合編譯) 近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天主教教會在中共的管制下艱難的生存和抗爭, 教徒們付出甚至生命的代價以保持與羅馬教皇和世界教會的聯絡。

梵蒂岡的中國問題

北京和梵蒂岡之間上周爆發新衝突,北京違背教皇本篤十六世的意願,擅自為自己選擇的二位主教舉行就職儀式。羅馬教皇憤怒的聲稱,這二個中國主教將被逐出教會。

這個新衝突毀壞了雙方最近改善的關係。在過去的一年間, 雙方互動和對話,希望建立外交關係。但北京擅自任命主教是對教皇的掌摑。儘管北京在周一作出和解姿態,任命第三位梵蒂岡已經批准的主教,但本篤教皇的中國夢似乎成為更遙遠的夢想。

在正常情況下,主教由教皇任命,負責管理主教教區裡一些有記錄的教士、修女和受洗的教徒,並每年向梵蒂岡報告。但在中國50年來教會的運作一直不正常。有些主教被教皇批准,而有些由北京政府批准,雖然多數近年來逐步得到雙方的認可。

目前在北京批准的天主教教會裡估計有400萬成員,在地下教會或許還有800到1000萬教徒,總計趨向1600萬。

1949年: 教皇代表的抗爭

當毛澤東和他的共產黨政權在1949年掌控中國大陸, 教庭駐華公使黎培理(Antonio Riberi)從南京辦公室向全國各地的5,500位傳教士傳發一則消息。他命令傳教士們忠於職守繼續工作, 即使面對迫害。

雖然黎培理主教是天主教教會在中國大陸國民黨統治時期的外交使節,但他拒絕從南京撤退。他也抵制認可中共作為一個合法政府。他極力反對共產黨接管中國的天主教徒,反對由北京掌控的宗教組織。儘管面對強權是很難成功的, 黎培理仍持續抗爭。

當時,大多數天主教傳教士被迫離開, 數百人遭受監禁和毆打。黎培理 1951 年被驅逐出境。

梵蒂岡支持國民黨領導蔣介石,他是一個基督徒,隨後逃到臺灣。像當時美國一樣,梵蒂岡無法接受共產黨在中國掌權, 因此當它真正發生時,羅馬極力否認,並堅持臺灣代表中國的真正政府。

50-70年代: 北京嚴控天主教的活動

正如黎培理所擔心的那樣,毛為了管理和監控所有天主教的活動,設定一個組織稱為中國愛國天主教協會——一個由中國共產黨控制的宗教組織,並且命令教士與羅馬斷絕關係。

1957年中國天主教愛國協會在中共政府下成立,當局要求教會保證遵循國家政策,斷絕與”外國干涉”的教會的關係,特別與梵蒂岡的聯繫。而且愛國協會的成員選舉自己的主教,必須得到中共的認同。之後,一些繼續遵守信念的教士和教徒遭到當局的拘捕和監禁,而接受愛國協會任命的主教則被梵蒂岡逐出教會。

到60年代,毛發起的狂熱左派運動取締了所有的宗教崇拜,並強加以共產主義的教義, 拜他自己為神和他的語錄作為福音書。大多數天主教教堂被摧毀,少數被簡單的改成學校或倉庫。

梵蒂岡向中國的天主教徒表示敬意,他們付出幾乎生命的代價以保持和教皇及世界教會聯繫。

80年代: 地下教會出現,北京任命的主教尋求教皇承認

在毛1976 年死亡後,北京新領導允許恢復宗教,但加以嚴格的限制。教堂在當局的警戒下重新開放。中國天主教徒到教會禮拜必需通過愛國協會的批准。

但許多天主教徒不願遵循當局的規定,從80年代起開始組成地下教會,他們在私人家庭或秘密教堂聚會,使用小心收藏的老傳教士教會的舊禱告書和讚美詩集。雖然有時被警察發現和破壞,但他們的人數仍然迅速增加。

韓德力神父(Rev. Jeroom Heyndrickx)說,直到80年代中期,梵蒂岡唯一認可合法的是那些由中國地下天主教教會的主教秘密選擇和任命的主教。

韓德力也說,北京1957年第一次違法自己任命主教,即漢口主教董光清(Bernardine Dong Guangqing),他在1984年尋求教皇保羅二世的承認並被接受。幾年來許多由愛國協會選擇的主教隨後仿效他的做法。

近年來北京和梵蒂岡的關係

去年著名的反共產主義的教皇保羅二世的死亡似乎使雙方關係的改變成為可能。在北京和羅馬之間的官方對話產生了一個非正式的協議,即教皇本篤批准的主教,北京才可授予聖職。北京和梵蒂岡希望在2008年之前建立正式外交關係。

韓德力神父說,中共政府在過去的五年一直採取一種方式,愛國協會為主教辦公室選擇候選人, 然後在他們被任命之前,向梵蒂岡報告以求獲得批准。

然而,北京為什麼上周翻臉不遵從協議仍是一個秘密,只有共產黨核心人員才知道,一個黑匣子決策。目前,北京和羅馬返回到原來的相互不信任狀態。

資料來源: 洛杉磯時報, 天主教新聞通訊社(Catholic News Service)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與中交往 梵蒂岡堅持教會合一與宗教自由
中共籲勿干涉內政 中梵進一步交惡
裴軍民今任遼寧瀋陽助理主教
中國愛國教會:日後主教任命未必知會梵蒂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