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還是在家?美國女性難做選擇

標籤:

【大紀元5月2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比爾茲利2006年5月29日華盛頓報導)1960和1970年代美國的平權運動為美國婦女獲得職業機會打開了一片新天地。但是近年來女性就業出現逆轉的趨勢,因為越來越多的職業女性希望有時間在家和孩子在一起。她們希望半天工作,或者乾脆完全辭職。

美國的一份人口調查報告顯示,在2000年,有嬰兒的婦女中有55%的人在外從事全職工作,比1998年下降了四個百分點。

跟以前相比,目前婦女可以有多種選擇,這是否會造成了新的矛盾呢?萊斯麗.摩根.斯坦納最近撰寫了一本新書,題目是《媽咪的戰爭:在家以及職業媽媽面對的選擇,她們的生活和家庭》。這本書分析了職業婦女和全職母親的煩惱。

在辦公室和家庭之間奔波穿梭

作為一位有兼職工作的母親,斯坦納明白在家和辦公室之間變戲法似地來回穿梭是一種甚麼感覺。她在哈佛大學和沃頓商學院接受高等教育,是華盛頓郵報的一名經理,同時也是三個小孩的母親。她說,在辦公室和家庭之間奔波穿梭的自己之所以要撰寫這本書是因為她對擁有工作和留守持家這兩個母親群體有一些沒有找到答案的問題。

斯坦納說:“對於那些不上班,在家照顧家人,卻敢於覺得自己幸福的媽媽們,不論她們是真的幸福還是言不由衷,我真的感到很好奇。我甚至承認對她們有些嫉妒。同時,我也對那些一心撲在工作上、沒有給自己留出足夠時間和孩子們在一起的上班族媽媽們感到迷惑不解。因此我希望把真正理解為母之道的專家、也就是許多媽媽的故事收錄在一本書裡。我收到很多媽媽的來信,她們在信中講述了自己每天生活的酸甜苦辣,不論在工作和照顧孩子方面怎樣分配時間,她們都在設法把工作和照顧孩子儘可能好地結合起來。”

媽咪內心的爭戰

《媽咪的戰爭》一書收錄了一些媽媽和祖母寫的26篇隨筆。儘管絕大多數的供稿者都有條件選擇不上班,在家照顧孩子。但是斯坦納認為,她們同樣在與困擾著絕大多數美國母親的內心矛盾進行鬥爭,即“媽咪內心的爭戰”

斯坦納說:“這場爭戰就是我所認為的每個母親的頭腦當中都會產生的自我對話:自己是不是一個好媽媽,自己是不是應當做得更多、更好、更快,為自己的孩子以及自己的工作付出更多。因為我們所居住的這個國家,衡量一個人的成功和成就有許許多多的因素,即使你不需要工作,但是仍然會感到巨大的工作壓力。一些媽媽覺得,放棄工作簡直就像割掉了自己的胳膊,還有些媽媽感覺離開她們的孩子,就像切掉了自己的腿。這是非常個人化的選擇。”

不過,斯坦納在書中對另外一種“媽咪的戰爭”也進行了研究,這就是職業婦女的矛盾。她回憶了自己身穿職業服裝到她孩子學校時所感受到別的母親帶給她的不愉快經歷。她說:“當那些不上班的媽媽們取笑我穿連褲襪的時候,或者對我說:『我不知道你怎麼能夠又工作又帶孩子』的時候,我覺得受到傷害。她們不是故意的,但是我卻有被冒犯的感覺,因為我自己感到非常緊張不安。”

兩種選擇各有利弊

在家照顧孩子的女性則抱怨說,人們會因為她們沒有工作而認為她們枯燥無味或者與社會脫節。克利福德說,像她這樣沒有工作全職照料孩子而又心滿意足的母親在全美有關兒童保育的辯論中沒有得到充份的代表。她說:“我覺得,有這樣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認為做傳統女性一定是乏味的。甚至連那些在家帶孩子的媽媽們也經常這樣認為,覺得自己要麼變得真的很蠢,要麼和別人沒甚麼可說的。我覺得,一旦你開始和她們交談,她們當中有很多人就會覺得,親身參與人類發展過程很有趣味。”

克利福德以前做過雜誌撰稿人和編輯。她說,當自己經過多年不育症的困擾第一次懷上孩子的時候,她從來沒有想到要放棄工作。但是她很快又接連生了兩個孩子,卻找不到令她自己滿意的保姆。這時候她決定留在家裏照看孩子。有一陣子,她覺得在外工作的母親實在該受指責批評,但是她現在認為,這兩類母親當中都有好有壞。

不過克利福德說,她自己還是喜歡呆在家裏帶孩子:“如果你花時間在工作上,你就沒有辦法像在家的母親那樣親近自己的孩子。你還可以享受充足的時間帶來的奢侈,和孩子們一起經歷體驗很多東西。你不會總是急匆匆地送孩子出門。你可以總是和孩子共享快樂時光。”

莫尼卡.巴克利.普賴斯在她的兒子威爾斯出生後也曾計劃重返電視製作的工作。但是當她離開兒子的時候,兒子總是陷入與母親分離所帶來的可怕焦慮之中,後來被診斷患有自閉症。為了讓兒子威爾斯得到他所需要的幫助,她決定留在家裏,奉獻自己。她說:“我意識到兒子有些不對勁兒,我覺得我別無選擇。我開始到處打聽研究,我要爭取得到幫助,不想錯過任何機會。為孩子付出要比我在職業上所做的任何事情都要感覺好得多。”

記者問她辭去工作後沒有後悔過。普賴斯說:“我的兒子現在8歲了。由於我的兒子和我所共同經歷的一切以及我親眼目睹他的成長過程,跟我過去工作的時候相比,我已經是一個不同的人了。”

居家主婦可以和孩子共享快樂時光(Getty Images)

居家母親通常是積極義工

《媽咪的戰爭》一書還收錄了一些對自己的選擇感到滿意的職業女性的文章。但是,書中的很多母親都講述了兩種選擇的利弊,比如居家的母親自尊不夠,而上班的母親時間不夠。斯坦納表示,如果兩類母親之間更多地相互支持,她們的困擾和矛盾就會少一些。

斯坦納說:“在家帶孩子的媽媽通常是非常積極的義工,尤其是在自己孩子就讀的學校裡。我覺得,上班工作的媽媽們應該對她們的奉獻感激不盡。同時我認為,在家照顧孩子的母親也應當對職業婦女錶示感謝。正因為她們的奮鬥和成就,職業領域才能夠對各種年齡和各種經濟條件的女性保持更加認同和友善的態度。母親的義務和角色應當把我們帶到一起,而不是把我們彼此分開。”

《媽咪的戰爭》一書的作者斯坦納表示,為撰寫這本書收集隨筆文章影響了她作為一名母親所需要做出的選擇。她仍然工作,但是比以前要做得少。聽到這麼多照顧家庭的女性所表露的心聲讓她相信領悟到一點,那就是她希望有更多的自由自在的時間跟孩子一起度過。

相關新聞
李家同:兩岸競爭,別輸了國際觀和創意
李家同:一定要重視機械和化工產業
李家同:兇殺案是大環境必然的結果
李家同:為何美國一再發生校園槍殺事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