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大同思想與共產主義是兩回事

中正

人氣 563

【大紀元6月18日訊】有些人覺的「共產主義」理論與中國傳統文化裡的「大同思想」很類似,中共確實也在利用這一點為自己宣傳,以此證明「共產主義」理論符合社會發展規律,有歷史淵源,從而掩蓋其是外來勢力的真相。

中國文化認為理想的社會狀態是「大同」。「大同」一語出自《禮記》,「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這是從大同到小康的演變,大同的重點是道,小康的重點是禮。道隱了就顯現出來禮。現在人們熟悉的「小康」的概念,實際上就是中共從《禮記》中盜竊過來的,其目的是為「公有制」抹粉。

共產主義理論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要經歷公有制-私有制-公有制的過程。從公有制到私有制,從大同到小康,看起來這兩種說法有了相似性。但實際上,大同思想與共產主義風馬牛不相及,根本是兩回事。

什麼是公,什麼是私?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在共產主義理論卻找不到合理解釋。中共的「黨文化」是把二者割裂開來看的,如「斗私批修」、「狠鬥私字一閃念」、「大公無私」,從這些口號中不難看出,中共是把二者截然對立的。其實這並不符合常識,因為社會是由人組成的,沒有了人,社會還存在嗎?所以公是由私組成的。反過來講,人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那麼公又組成了私。所以公與私相輔相成。但是馬克思別出心裁的提出一種理論,說私有制不好,所以要實行共產主義,所有生產資料收歸公有。可是去哪找這個公?人看見的只是單個人,看不見整體上,這個「人民」是什麼樣。所以公有就變成了國有,黨代表所有。從這一點來看,「江三代表」確實是共產主義理論的精髓。

實際上,私有財產是自由的基礎,「公有化」的背後掩蓋的是對所有人自由的剝奪。在共產主義試驗過程中,就出現這麼一種奇怪的現象:今天打倒地主、明天打倒農民;今天打倒資本家,明天打倒工人,分批進行,沒有能倖免的。號稱是公有,實際上是誰都沒有。在剝奪私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不是公,而是一部龐大的國家機器,一個極端的權力。社會上任何利益群體都可以用「公有」的名義幹掉,而且冠冕堂皇。除了獨裁者本人(大權不旁落的情況下),任何人都沒有安全保障。「群體滅絕」等等極端行為都可以從這個理論中找到根據。因為共產主義是理想的、是科學的、是大公的,所以幹什麼都可以。

馬克思主義是唯物哲學,認為社會的發展是由物質力量決定的,階級鬥爭推動社會進步。而《禮記》所說的道則不能用物質來解釋,中國文化的精神也與西方文化有所不同。這裡不深入探討道的涵義,僅從實現理想社會的方法來比較一下「大同」與「共產主義」。

《大學》中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要治國、平天下,必須修身、齊家,要「修身、齊家」,必須「正心誠意」等等,這和現在人們熟悉的「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搶班奪權」截然不同。看似平常,但往往很多重大問題都是一念之差,所以正心是有必要強調的。這種思想是教人從自身做起,從基點、基礎做起,做到什麼程度因人而異,也有依據可衡量。而在馬克思主義中,要實現共產主義,就要依靠共產黨。但實踐證明,共產黨是最自私的、最殘暴的,他害人無數,保證不了公眾的利益。「共產主義」是公,「共產黨」是私。這個私怎麼實現那個公?共產主義和共產黨之間,其目的和手段背道而馳,南轅北轍。不運動還可,一運動就錯,所以其宗旨、目標、黨紀等等也要不斷修改,毫無信用,無「禮」可言。這也是它的本質決定的,因為共產主義在邏輯上就是個悖論。在書齋裡玩思想遊戲還可以,一旦用於社會實踐,必然是災難。

那麼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共產主義」著眼點是「物」,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大同的的著眼點是「心」,由精神層面的變化帶動物質變化,正心、誠意、修身,而後治國、平天下。「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二者誰對誰錯?《禮記》描述了「大道既隱」後的社會現象。馬克思則列舉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罪惡,「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並由此推斷,人類社會的負面現象是「私有制」造成的,以此搶佔道義的制高點,為「共產主義」蒙上一層理想和公義的面紗。實際上,私有並不是罪,因為個體總是要存在的,人人都是個體,這是不能消滅的。造成罪惡的也不是私有,而是私心。這二者的區別就在於心、物。人對物質的追求是無止境的,一個貪官貪到錢花不了,他還是想貪。這已經不是唯物論能解釋的現象了。在這個問題上,共產主義意識形態抹殺二者區別,玩詭辯,提出種種極端主張,混淆視聽,志在騙人,惟恐天下不亂。這顯然是錯誤的。但在我們這個時代,追求物質已成風尚,理論、思想、個人行為等等,已經很難不落其窠臼了。

──原載《清心》(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全嘉義縣市最年輕的里長
人生觀調查 中國大學生重現實
王子亦:回應《如何解體中共》 呼籲創建光明中國論壇
2006年科學季 以多樣性台灣為主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