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發展太陽光電 台經部提矽材自主供應五大策略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淑芳台北二十日電)國際油價狂飆,太陽光電產業備受期待。經濟部今天邀集國內產官學界研商太陽光電發展策略,提出引進傳統或改良式西門子製程技術等五大策略,力求提升多晶矽材料自主供應率,希望讓太陽光電成為台灣第三個兆元產業。

經濟部長黃營杉今天邀集國內產官學界專家,召開太陽光電發展策略座談會議,出席的業界代表包括茂迪總經理張咀亮、綠能科技總經理林和龍、旺能光電總經理袁明來、新日光能源總經理洪傳獻、冠宇宙董事長田進富、太陽光電產業聯誼會執行秘書陳榮顯等人。

根據經濟部統計,台灣太陽光電產業近三年產值成長快速,由2003年的新台幣12億元,成長到2004年33.5億元,2005年倍增為70億元,預估今年可達100億元以上。

不過,與德國、日本、美國相較,台灣的太陽光電業仍處於萌芽階段,而且是以太陽電池與模組為主,上游的矽晶圓材料98%仰賴進口,缺料問題一直是產業發展的重要限制。國內廠商也持續投資,去年投資金額約為15億元,今年投資金額估計約為14.5億元;廠商估計太陽電池產能今年底可達355MWp(百萬瓦),矽材料若供應無慮,2008年可擴增至745MWp。

黃營杉表示,台灣有充足日照,又有半導體科技基礎,具備發展太陽光電產業的優勢,若能以太陽能分擔尖峰用電備載容量,就可以大幅減低發電成本,太陽光電產業更有機會成為第三個兆元產業,經濟部非常重視這項產業,也會全力協助業界發展。

為協助業者解決多晶矽材料生產問題,能源局今天提出五大發展策略,分別是引進傳統西門子製程技術、引進改良式西門子製程技術(流體化床技術)、引進俄羅斯科學院技術、引進德國退休人員團隊技術,以及自主研發火法冶金純化技術;目標是3年內量產,2010年之前在國內生產,供應國內約100MWp產能需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