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志願者向人們展現德國式友好

【大紀元6月22日訊】世界各重大運動會、體育賽事都有一支龐大的志願者群體。在本屆世界盃足球賽,東道主德國的志願者們向來自世界各地所有客人展現德國式友好。在球場內、看台上、新聞中心,球迷盛會,甚至火車站、飛機場等到處活躍著身穿淡藍色T恤的志願者身影,他們為前來世界盃的所有客人提供各種各樣的幫助。
  
據東方體育日報報道, 精通兩門外語、曾供職於路透社、已退休兩三年的「前記者」沃爾夫•施奈德,這次世界盃比賽也來擔當志願者工作。他說:「德國以前給外國人留下的印象很差。理由是對外國人不夠友好、太傲慢,這就是我想當一名志願者的初衷。我想用實際行動來證明,德國人是很友好的。」

他表示,像他這個年紀的志願者大多數都抱有這樣的想法。德國世界盃的口號「全世界來做客」,體現東道主國組委會的初衷。本屆世界盃的球迷的熱情比以往都要高,德國人的好客自然功不可沒。

據沃爾夫介紹,大多數志願者都是年輕人,他們中的很多人加入志願者,是希望能借此機會來鍛煉自己。「很多是大學生,他們希望能親身體會一下世界盃的組織工作,學習一下如何成功組織這麼大型的活動,這對他們以後走上社會有著很大的幫助。」

以普通德國民眾的角度來看世界盃,沃爾夫說:「完美,尤其是民眾的支持。除了對世界盃本身之外,德國民眾對自己國家隊的支持簡直是不可思議。」

沃爾夫說,以往德國民眾對國家隊的態度比較消極,「但這次完全不一樣。」從貝肯鮑爾、德國足協主席弗費爾特到德國民眾對國家隊的支持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他認為,是否奪冠又有什麼關係?國家隊已經贏得民心。

世界盃開賽前,阿迪達斯公司公關部長也說:「我們賣掉了這麼多的足球和球衣,這與2002年世界盃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作為贊助商,我們已經贏得了世界盃,那麼世界盃冠軍隊穿的究竟是阿迪達斯的球衣還是耐克的球衣,又有什麼關係呢?」

不管德國隊能否贏得世界盃,在沃爾夫看來,2006年和1954年都有著非常大的相似。

「那時候我們國家跌入了谷底,剛剛輸掉世界大戰,國家一切都毀了,但1954年創造的『伯爾尼奇跡』讓德國人可以大聲宣告:我們又回來了。現在德國的經濟也一路下滑到了一個可怕的地步,失業人數有450萬,但聽聽現在德國民眾的聲音吧。可以說,是足球讓我們重新獲得了凝聚力,我們現在也可以說,我們又 回來了。」
  
不久前一個經濟學家所寫的研究報告,稱世界盃給德國帶來的收入只有9億歐元,這與德國人對世界盃給德國經濟帶來促進的期望值相差甚遠。

對此沃爾夫卻認為:「從表面的數據上看是這樣的,但為了世界盃,我們重新修建了12座體育場,這帶來了多少的就業機會,而且這本身又創造了很高的GDP,僅奧林匹克體育場的修建就耗資5億歐元。」

在沃爾夫看來,德國出現了積極向上的聲音,這比賺了多少錢更重要。「是足球、是世界盃讓民眾重新認識到國家的價值。1954年的世界盃沒在德國舉行,但給德國帶來的價值又該如何估量呢?」

國家不去計較世界盃帶來多少收入,他們看重的是世界盃給德國帶來的希望。志願者也不去計較有沒有報酬以及能不能看到比賽,因為他們看重的同樣是這一希望,他們希望能親歷這份可遇不可求的希望。這才是廣大志願者加入的初衷。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家同:如何填志願?
李家同:大考分發,志願高低應取消
2006世界盃小組賽第二輪回顧
防電腦中毒 謹防點選世足賽球星照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