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凱輪F1車隊加拿大大獎賽前瞻

標籤:

【大紀元6月22日訊】邁凱輪F1車隊抵達蒙特利爾,將參加本週末北美連賽兩場比賽的第一場-2006年的加拿大大獎賽,印第安納波利斯的比賽將在一周後就舉行。加拿大站的比賽標誌著2006一級方程式世界錦標賽的中點。

自從1967年初次舉辦加拿大大獎賽以來,這站比賽已在三條賽道舉行過。最早在多倫多的莫斯波特公園賽道,然後兩次在蒙特朗布朗賽道舉行,後來在1978年,比賽地點轉移到永久的賽址-如今的蒙特利爾賽道。

1982年賽道更名為吉爾斯.維倫紐夫,來紀念這名法裔加拿大車手,這條賽道在聖母院周圍。這座人造小島位於聖勞倫斯海上航道。

邁凱輪F1車隊近年來在加拿大取得的成功,包括1999年哈基寧以及去年雷克南奪冠。1999年的勝利在F1運動史上可謂獨特,因為哈基寧跟在梅賽德斯-奔馳安全車後面衝過了終點線,冠軍跟在安全車後面結束比賽,在F1歷史中尚屬第一次。

英國大獎賽後,車隊先在法國南部的保羅裡卡賽道測試,然後前往加拿大,雷克南、德拉羅薩和帕菲特總共完成了2622公里對空氣動力、設定和制動方面的測試工作。

雷克南 (KIMI RAIKKONEN)

「加拿大大獎賽是由進入慢速彎道的長而高速的直道組成。因此也許比其他賽道更甚,車手需要優良的彎道平衡,才能在出彎時立即加速。否則車手會在直道上失去大量時間。因為吉爾斯.維倫紐夫賽道是這樣的快車道,我們將用到非常低的下壓力設定。賽道的抓地力也很低,對我們的米其林輪胎損傷不大,我們通常使用較軟的化合物,通過它來獲得抓地力。由於沒有高速彎,輪胎就不承受高的側面載荷期。儘管速度快,車手必須在彎道精確操作,因為它是公路賽道,防護板離賽道的邊緣很近。週末開始的時候路面佈滿塵埃,但輪胎橡膠的摩擦會逐漸清潔比賽線路。去年在這一站奪冠真棒,我們上一站在銀石的表現不錯,希望我們這個週末又能獲得好成績。」

蒙托亞 (JUAN PABLO MONTOYA)

「雖然銀石和吉爾斯.維倫紐夫都是高速賽道,兩者卻大不相同。在銀石,車手不需要像在這裡大量地制動,但在加拿大,制動是關鍵,這方面在全年的要求最多。因此,我們要提高制動裝置的冷卻功能,你將看到車身上更大的開孔。另外,制動穩定性的設定是重點。有多個方面可以調節以提有多個方面可以調節以提高制動性能,如重量的分佈,空氣動力及機械的平衡。在蒙特利爾與制動同樣至關重要的,還有直線速度,這是因為所有長直道的緣故,特別是當努力超車之際。這裡有超車機會,如進入髮夾彎之時。加拿大大獎賽是很棒的一站比賽,它離蒙特利爾市區很近,氣氛猶如嘉年華。我很喜歡這站比賽,但願今年我在此地能相安無事!」

邁凱輪F1車隊一級方程式首席執行官馬丁.惠特馬什 (MARTIN WHITMARSH)

「上周我們在保羅裡卡和雷克南、德拉羅薩及帕菲特一道完成了頗富成效的三天測試,他們共跑了2600多公里。此次測試是我們緊鑼密鼓的測試和發展計劃的一個焦點,因為我們仍需提升MP4-21的性能,車隊內部下了很大決心讓它在賽道上發威。在銀石取得前排發車位和領獎台成績,說明我們前進的方向正確,但還需要完成更多的工作,來趕上我們主要的對手。加拿大大獎賽具有高磨損度,制動裝置的製冷極為重要。該賽道地處海域,因此賽車首尾的風向會戲劇性地影響賽車的設定,這給工程師和車手帶來一個大挑戰。」

梅塞德斯-奔馳汽車運動公司副董事長羅伯特.豪格 (NORBERT HAUG)

「聖母院島上的這條賽道不是永久賽道,它正如圍場背後令人印象深刻的划船水灣,1976年在蒙特利爾主辦奧林匹克運動會時初次使用。這條賽道只舉辦過幾次比賽,所以它的抓地力不強。它是對制動裝置和其製冷要求最高的賽道,油載越重更是如此。一圈的2/3要用全速去跑,比前面的銀石稍少一點兒。我們都必須努力工作,以期達到去年那樣的競爭力;八場比賽中的五次領獎成績並沒反映出這個車隊的能力和我們先前的計劃。這些改進不可能是一日的功夫,不過我們會在短期內實現它們。」

有用的數據

(邁凱輪媒體室提供)

吉爾斯.維倫紐夫賽道示意圖

(邁凱輪媒體室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邁凱輪F1車隊澳大利亞大獎賽報導
邁凱輪F1車隊聖馬力諾大獎賽前瞻
邁凱輪F1車隊聖馬力諾大獎賽報導
邁凱輪F1車隊歐洲大獎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