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反美成為「東方北約」的粘合劑

人氣 1

【大紀元6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田清綜合編譯報道)被媒體稱為「東方北約」的上海合作組織(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年度會議上星期在上海召開。六個成員國包括中國,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四個國家: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和蒙古也以觀察員身份列席。阿富汗也有意加入,和上海合作組織保持著聯繫。

極具爭議性的伊朗總統內賈德以觀察員身份拜會了上海高峰會,並且表達伊朗希望加入的意願。他的出現引發上海合作組織可能提供伊朗外交生命線,並且妨礙各方說服伊朗放棄核武計畫的努力。

金融時報:反美激勵「東方北約」

上海合作組織是中國在中亞執行公開反美政策的重要多邊工具,這在美國官員之間已是既定的事實。

上海合作組織發源於1996年成立的上海五強(Shanghai Five)。在2001年演變為上海合作組織。一般認為,它產生的目的是為了抗衡美國在這個地區的影響力。這也是為什麼這個組織經常被認為是「反西方」,「反 北約」和「反美」的。

這個組織明顯突出了中國在中亞日漸擴張的影響力,並且對美國採取更對抗的態度。美國保守派的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俄羅斯與歐亞專家科罕(Ariel Cohen)表示:「上海合作組織成為與美國競爭的全球強權關注的焦點。」

類似這樣的評論出現在西方媒體上還有更主要的原因,就是上海合作組織領袖們毫不掩飾的講話,比如烏茲別克斯坦總統卡裡莫夫(Islam Karimov)在到達上海時說:「近年來發生的事件已經說明誰是該地區的真朋友,誰是假朋友。我們決心反制強加西方民主和民權觀點給我們國家的所有企圖。」

中共進軍國際事務的跳板

上海合作組織也成為中共進軍國際事務的跳板。該組織嚴格執行不干涉其他國家政事,不比較人權情況的政策。高峰會的最後聲明包括了中國化用語,例如強調不只要打擊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也要打擊分裂主義──北京使用這個詞意指在台灣傾向獨立的政治人物,不過也意指中國西部回教少數民族的成員。

雖然國際上對這個組織的興趣激增,但是部分分析家認為上海合作組織的影響力被嚴重高估。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的中亞專家諾詹諾夫(Kirill Nourzhanov)認為,這個組織到目前為止只不過比高層領導人在一起照照相稍微好一點。它只有一個很小的秘書處而沒有實質功能的主體。

不過上海合作組織對北京來說卻是重要的。它是第一個總部設在中國的國際組織,也是北京第一次加入集體安全計劃的會員,所以北京不會允許它失敗。因此,第五屆高峰會不只是自我慶祝與反美主義的機會,也是重新評估北京中亞政策的機會。

准軍事聯盟?

儘管北京與俄羅斯都表示,上海合作組織不是軍事聯盟,也不等同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不過到目前為止的證據顯示,從2001年起上海合作組織正在往相反方向發展。北京和俄羅斯在上海合作組織的主辦之下,不論是與中亞國家或其他國家已經進行了更多的軍事演習。

詹姆斯敦基金會:中南海在中亞的政策矛盾

這次高峰會也透露了該組織引人關注的動態與中南海在中亞的政策矛盾。

一方面北京在中亞與美國對立的幕後原因之一是策略性考量:擔心被策略性包圍。美國在該區的軍事基地成為華盛頓可能進行策略包圍的來源。不用懷疑,上海合作組織是提供北京與中亞展開全面關係的平台,也是驅逐美國在該區存在的機制。

但是,另一方面中南海的考量又時時受到中俄競爭的牽制。北京和俄羅斯在中亞是能源對手,俄羅斯努力壟斷中亞的出口,這限制了北京與這些國家的雙邊往來的能力。北京也在這些國家投入了很多的鐵路和公路運輸的基礎建設計畫,這使北京成為俄羅斯的貿易對手。

因此,莫斯科與北京雙雙利用上海合作組織做表面功夫,不過背後互相競爭與會員國的雙邊貿易。

引起美國嚴重關注

德國每日鏡報(Der Tagesspiegel)說,美國已越來意識到上海合作組織對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北約的潛在危險。

華爾街日報則認為,上海合作組織正在傳播集權的根子,具有「潛在危險」。 西方自由國家應該開始注意哪些它們曾忽視的地區。

美國將不會高興看到一個強大的地區性組織的存在。美國可能會設法加劇中俄的競爭,然後從中獲利。

只要美國政府認為上海合作組織具有潛在的危險,人們可以假定這個地區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資料來源:金融時報;詹姆斯敦基金會;俄國《真理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上合峰會普京同中國伊朗領導會晤
上海召開國際會議  上訪民眾遭拘押軟禁
美國指上海合作組織目標和工作矛盾
美稱不認同上海合作組織某些作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