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復活 有助台灣經濟

標籤:

【大紀元6月2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專題報導

從2002年起至今,日本經濟已經邁入第52個月持續成長,若再維持6個月的復甦,將創下第二次大戰之後持續復甦最久的紀錄;對此,台灣財經智庫指出,由於台灣與日本經貿互動密切,若日本經濟持續擴張,將有助於台灣貿易出口與經濟成長率之表現。

在歷經10餘年的經濟低迷後,日本經濟正逐漸穩健復甦當中,展望今年,包括: Global Insight(環球透視機構 )、IMF(國際貨幣基金 )、World Bank(世界銀行 )等國際機構均認為,日本經濟可望延續2005年之復甦態勢,並且在2006年繼續溫和擴張,預估經濟成長率為2.8至3.2%之間。

台日貿易達604億美元

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2005年日本是台灣的第四大出口國以及第一大進口國,若以台日兩國貿易總金額(出口加進口 )來看,達604.21億美元,位居我國第二大貿易夥伴(第一大貿易夥伴為中國 ),顯示日本對台灣經濟發展的密切度,因此,日本經濟發展趨勢,對我國經濟景氣具有關鍵性之影響。

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指出,從經濟持續成長、物價不再下跌、銀行體系放款增加、勞動市場持續改善這四個面向來分析,日本景氣的確持續復甦當中。

內需帶動日本經濟

首先,就經濟成長面向來看,寶華研究院表示,日本此波經濟復甦型態是由「內需」所帶動,由於,「外需」成長一直是拉動日本經濟成長的重要力量,過去日本經濟成長率與出口成長率,幾乎亦步亦趨;但近年來,「內需」擴張對經濟成長的貢獻日益重要,從2003年開始,「內需」更已經成為日本經濟成長的主要來源。

尤其,自2006年4月起,包括日圓在內的亞洲貨幣對美元升值,不利出口,而「內需」擴張對日本經濟成長貢獻提高,將可緩解日圓升值對日本經濟成長的不利影響,也有助日本經濟持續成長。

在物價方面,物價持續上漲通常是各國政府擔心的經濟現象,但政府擔心通貨緊縮尤勝於通貨膨脹,過去10年的日本深陷通貨緊縮泥淖,近來情勢有改善跡象。

例如︰今年3月份「日本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已連續6個月上漲,「核心消費者物價上漲率」更達1998年3月以來新高,顯示日本已逐漸擺脫通貨緊縮困境。

此外,在銀行體系方面,1990年代初泡沫經濟後,多數日本銀行壞帳劇增,放款意願逐漸低落,進而影響已轉弱的經濟。但根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日本經濟逐漸顯露復甦曙光,全體銀行(非營利之「信用金庫」除外 )放款年增率於2006年2月轉為+0.2%,於3月持續增加0.2%,4月份更進一步增加1.2%,為近10餘年來所僅見。

寶華研究院認為,隨著日本經濟持續復甦及銀行心態改變,放款可望持續增加,企業也得以用低利率獲得所需資金,對投資及經濟成長將有所助益。

在勞動市場方面,寶華研究院指出,2006年4月,日本就業人數連續11個月增加,失業率4.1%,為1998年7月以來新低,求才求職比率則持續提高,顯示日本的勞動市場改善。

日本擴張有利台灣出口

寶華研究院院長梁國源強調,由於美國、日本、中國是台灣經貿關係最主要的國家,若日本經濟持續擴張成長,對於台灣今年貿易出口成長表現,將會有高度正面貢獻。

不過,另一家智庫台灣經濟研究院則提醒,儘管日本經濟已擺脫過去的低迷不振,但由於油價與日圓匯率仍處於相對高檔,加上通貨緊縮陰影揮之不去以及領先指標下滑,可能對日本經濟造成某種影響,因此,日本經濟是否能自此步上擴張的坦途,仍待進一步觀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家同:凍結大學人事,凍結競爭力?
李家同:經濟起飛——我們值得引以為傲的事
書評書話:《有心機 不使壞》導讀 一場適者生存的競爭
IMF上修預測 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成長5%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