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衛:從五四運動到九評退黨大潮(七)

李大衛

人氣 25
標籤:

【大紀元6月3日訊】

五四運動的歷史功過

五四運動的目標,主要是破除迷信、建立科學;破除文言,建立白話;破除禮教,建立自由;破除專制,建立民主。五四運動一方面曾把中西文化的交流,推到一個新的階段;另一方面卻也因加深了對中國文化本身的誤解,而使中西文化的融合錯亂了步驟。

歷史學家余英時先生在〈五四文化精神的反省與檢討〉一文中說:「五四運動的錯誤主要不在反傳統這一方面。五四的錯誤在那裡?簡單地說,是在於它未建立起接受西方文化的正確態度,未能瞭解文化的再造不在形式而在精神,不在軀殼而在生命;並且它所提出的『全盤西化』的偏激口號,也因過於損傷民族自尊心而無法為一般人所接受。五四運動為什麼有這樣的錯誤呢?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太忽略了對自己的了解。」

五四運動與文藝復興

許多人喜歡將五四運動比喻成中國的文藝復興,但發生在西方14-16世紀的文藝復興(Renaissance),雖然與五四都同樣是文化運動,但在根本精神上則有很大的不同。文藝復興是一個人文主義的運動,上承古希臘時代的文學與術的自由活精神而來,是在西方文化發展的內在要求上所產生的運動。

五四運動則不然,它不是在人文主義精神的支配下展開的,而是一種極端個人主義的運動,更是一種澈底反傳統文化運動。最重要的是,它並非出中國文化自身發展的迫切需要,而是對於近代西方文化的衝擊的強烈回應。

這兩大運動由於客觀環境與主觀願望上的巨大差異,因而產生了完全不同的結果:文藝復興成就了近四五百年來輝煌的西方近代文明;而從客觀結果看,除了白話文承傳下來之外,五四的理想的確都幻滅了。「五四」的後續發展,最後又使得中國人民陷入共產極權主義的統治之中,澈底違背了五四的目標、理想與精神。

五四為早熟的文化運動─先天不足、後天失調

《九評共產黨》指出,五四運動就是當時中國人在面對西潮衝擊下一種絕望的表現:有人主張無政府主義,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有人主張引進洋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持否定態度,反對中庸之道,急於走捷徑,主張砸爛一切。他們中的激進分子,一方面報國無門,一方面對自己的理想和意志深信不疑,認為現實世界無可救藥,只有自己找到了歷史發展機關,對革命和暴力報以巨大熱情。

至於五四運動的不足與缺陷在於:五四已摸索到中國問題的文化根源,表現了中國人對民族文化的覺醒,可是它對文化問題本身的認識卻並不深切,而且其中還夾雜著一片強烈的怨恨之情,阻礙了人們的正確視線。原因是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便一直處在「外有強敵、內有國賊」的交迫之下。

文化運動需要「長時期客觀條件的培養」與「冷靜的理智指導」,而這兩點竟都是五四運動所缺乏的時代背景。因此余英時先生最後為「五四」下了一個有充份理由的結論:「五四乃是一個早熟的文化運動,不但先天不足,而且後天失調。」

五四是否要為中國的赤化負責

五四運動要不要為中國被赤化負責?中共雖然承「五四」的潮流而起,然而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如胡適之等,早在陳獨秀所領導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產生時,即已站在純正自由主義者的立場,對共產主義加以迎擊。

孫中山與蔣介石都支持五四運動,但也都清楚的明白蘇聯共產主義那一套並不適合中國,孫中山於是提出三民主義的建設理念與計劃。因此中國共產主義運動中,在後來形成一股政治力量,而逐漸發展為有武力的政黨,其責任更顯然不在五四運動,而必須由那數十年間在政治上得勢的各個集團,所涉及到的各個關鍵歷史因緣,來共同承擔。

五四運動中,部份智識份子研讀共產主義,這是事實,但不能說是說共產主義就由此進佔中國。至少,五四之後在政治上得勢的,不是奉行共產主義的共產黨,而是以三民主義為依歸的國民黨。因此,五四的確有助於共產黨在中國的成長,但更對國民黨的壯大幫了不少的忙。

再者,俄羅斯沒有發生五四運動,但共產主義運動卻在俄羅斯奪權成功了,這就說明了共產黨奪權並不一定要靠五四運動。

蔣介石在日本侵華戰爭中支撐到抗戰勝利,但卻不能打敗共產黨軍隊,最後讓八路軍佔領整個大陸,那麼蔣介石也應付起部份的責任。沒有人需要為大陸的被赤化負完全的責任,因為這當中牽扯到的歷史機緣太多了。沒有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仍然會在中國形成。倒是沒有日本掀起侵華戰爭,中共很可能就被蔣介石的剿共給消滅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毛澤東寧願感謝日本軍閥的緣故了!

另外,蘇聯的建立(1917-1922),幾乎是與五四運動同一個時代。沒有蘇聯的成立,單單只有五四運動,共產黨也很難在中國成為氣侯。因為蘇聯的建立,並且積極向外輸出共產國際革命,才使得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在1920年就成立了中國共產黨。如果沒有蘇聯革命成功的例證與支援,提供了共和之外的另外一個選項,陳、李二人也許就會在民主共和的革命主軸下,繼續深化辛亥革命所未竟之功。

綜上所論,一言以蔽之,共產黨之獲取中國政權,五四運動並非直接因素。◇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李大衛:車諾比核災與朱成虎核威脅論
李大衛:從五四運動到九評退黨大潮(一)
中正紀念堂(多媒體篇)
李大衛:從五四運動到九評退黨大潮(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