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銀波:關於重慶九戶村民的聯名上書

楊銀波

標籤: ,

【大紀元7月14日訊】本《聯名上書》,由我親自調查,並以「九戶村民」的第一人稱語氣——「我們」——執筆,由九戶村民簽名,打印後上書重慶市民政局,並抄送永川市民政局、朱沱鎮民政辦。本《聯名上書》所述「九戶村民」,具體是指重慶永川市朱沱鎮漲谷村八組未獲救濟款的九戶村民。

事實與理由

事情本身並不複雜。《中央電視台》「共同關注」欄目曾播出過《風雨中的漲谷村》節目,所調查的事情即在本村民小組。重慶市民政局審時度勢,決定解決漲谷村八組村民的遷移居住問題,從而有了「救濟款」(這「救濟款」三個字是中性的定義)。

漲谷村八組的「地質滑坡險情」的定性是否準確,本應聽從專家意見,但事實就在眼前:春雨綿綿之後,夏雨滂沱,去年漲谷村八組的地面又下塌了一截,這是險情事實,需要被正視。因此,目前尚居住在漲谷村八組危險地帶的我們九戶人,不得不顧及性命和未來生活,所以特別上書而來,為的是早日遠離隱患,獲得應得救濟。

事情的環節卻有些複雜。為了解決問題,過去開過很多次會,但每次會議的具體方案和提法都不一樣,可謂「一會一變」。有關於「移民拆遷協議書」(村民未簽名)的,有關於「貧困補貼」的,等等,最終定下來的方案是「貧困補貼」(雖然這四個字的性質尚存爭議):每一戶獲得一萬元救濟款,不管戶中人口是多是少,均按照戶數來計算,總共是31戶。但是,這31戶若要獲得重慶市民政局的31 萬救濟款,在我們看來,須滿足四個條件:

1、獲款者須在31戶之中,而且一萬元的對等單位是戶口簿上獨立的一戶。我們對此沒有異議。

2、要獲得救濟款,必須購買房屋或者新建房屋。

3、若要購買房屋,必須在漲谷村「漲谷壩」農貿市場法人代表榮毅剛處購買;若要新建房屋,只能在政府指定地點建設。

4、若要購買漲谷村「漲谷壩」農貿市場的底層,則必須買兩個門面,並從中隔開住。

經統計,31戶之中已有22戶陸續購買房屋或新建房屋,並已獲得22萬元救濟款。這22戶的戶主分別是:梁如平、梁如銀、何躍芝、稅少奎、陳志銀、陳志華、陳志祥、羅太芝、羅永碧、羅永華、陳志才、陳志偉、劉少江、梁康明、朱本魚、朱本勝、朱本慶、朱本書、朱本六、羅太能、羅太恆、朱澤祥。他們獲得救濟款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購買農貿市場房屋的,由政府倒款一萬元給法人代表榮毅剛,剩餘房款由購房者自付;二是新建房屋的,建房者到政府指定地點拉材料,政府倒款一萬元給售出材料者,剩餘材料費、建設費等由建房者自付。

為了遠離隱患,這22戶想盡辦法買房、建房,大多數是通過借款、貸款等方式,住進房屋中;大量的青壯年外出務工掙血汗錢,家中多是老、弱、病、殘、幼;有的雖然獲得了救濟款,然而到現在也沒有經濟能力來保證房屋新建成功。他們在漲谷村八組的房屋,有的還健在,有的已破爛,有的已倒塌,有的連最基本的地基也沒有了。他們慢慢地搬到「漲谷壩」這個新定居地。這22戶的住房問題雖是基本解決,然而他們又如何生存呢?他們的土地大多還在漲谷村八組,路程比原來更遠了,下雨時行走更是艱難,做莊稼的交通不方便,據說原來開會時曾說過:「除每戶解決一萬元之外,還將修建從’漲谷壩’到漲谷八組的公路,便於交通。 」然而,至今這個說法也沒實現,彷彿已沒有人再理會這件事。

仍然住在漲谷村八組的我們這九戶,情況更是糟糕。很明顯,事情至少出現了四個難題:

1、如果既沒有經濟能力購買房屋,又沒有經濟能力新建房屋,怎麼辦?

2、目前「漲谷壩」農貿市場的民居住房已經全部賣光,如果仍不允許在其它地點購買房屋,怎麼辦?

3、有村民曾獲得政府官員建議,「可以購買原漲谷鄉人民政府官員的家屬房」。問題在於,雖然原漲谷鄉政府官員的家屬已經離開,目前那些二手房屋已出租,但是這些「官員家屬房」的賣價遠遠高於「漲谷壩」農貿市場房屋的賣價,若要絕買,那麼誰能買得起呢?我們九戶的問題恰恰是資金的嚴重不足 ——買不起。

4、事情久拖不決,我們這九戶的生存、居住狀況是否將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不了了之呢?我們本應獲得同樣的一萬元/戶的救濟款,會不會因為我們買不起、買不到政府指定的房屋或建不起新房屋,而煙消雲散——泡湯——呢?

我們不止一次地擔憂著、恐懼著。我們擔心房屋倒塌,我們恐懼滑坡或者其它不可抗拒的天災,我們恐懼於萬一被砸死、砸傷……,這些可是性命攸關的事情啊,開不得玩笑。

我們不止一次地懷疑著,想知道真相。這包括:重慶市民政局究竟撥下來多少款?每戶究竟應該獲得多少錢?沒獲得救濟款的我們這九戶,原因究竟是甚麼?我們認為,政府有必要公開相關帳目,向群眾張貼公佈,使我們知情。

我們不止一次地無奈著,不知道該如何辦。我們的文化程度都很低,在這個社會又少有人緣關係,我們擔心狀況不被政府理會,擔心這件事長久如此這般地拖延下去,直到無影無蹤。可總得知道個究竟啊,對於已有的權益我們理當維護,因此,我們相當渴求具備公平性的這筆救濟款。

我們認為:救濟,不能捨本逐末,它的具體目的就是在於關懷百姓、扶助弱勢,在於在最困難的時候雪中送炭,且是如此地及時和公平。我們當中的一部份人,就計劃著以較低的價格跟別人買普通房屋來居住,目的是遠離漲谷村八組的隱患。就算我們沒有經濟能力來購買政府指定的房屋,那我們總得搬離漲谷村八組的原住宅地點到別的地方居住啊。公民有居住權,有自由遷徙權,有自由購買房屋的權利,這包括房屋所在的地點、位置、價格等,這些都可以由公民自由決定。

這當中,唯一牽涉到的只是一部份人的戶口遷移和戶口管理問題,但這是公安機關(派出所)戶籍部門的管轄範圍,我們可以在遇到戶口遷移問題時,求助於公安機關戶籍部門。說一千,道一萬,我們必須搬離漲谷村八組原住宅地點,必須找一個新居,這就需要這筆公平性的救濟款。

請求事項

基於以上所述,我們提出三項請求,請予支持和行動:

1、請求獲准:九戶人,每戶均享受與已獲得救濟款的其餘22戶相同的救濟待遇:一萬元/戶。

2、請求獲准:九戶人買房、建房的具體地點,在國家法律允許的範圍內,由九戶人相對自由地選擇。

3、請求行動:請政府(主要是指地方政府:朱沱鎮人民政府)迅速召集九戶人的戶主(戶主外出務工的,由戶主的近親屬[家人]代理),平均分發救濟款:一萬元/ 戶。具體辦法是:戶主(或代理近親屬)憑戶口簿領取,具體領取地點可以是鎮政府(比如財政部門),也可以是漲谷村「漲谷壩」陳紹林的茶館(便於村民行走,且村民常在茶館中休息),獲款人(即領取人)必須當場簽名、按手印或蓋私章,視為「確認」。

附:漲谷村八組未獲救濟款的九戶村民名單及簡要情況(每戶第一人系戶主)

1、劉啟雲、袁家會。目前住房:三間草房。劉啟雲,32歲,在成都做磚;袁家會,72歲,患有膝關節炎、耳半聾。無電話。

2、劉啟華、王華芬、劉靜池。目前住房:兩間草房,有倒塌危險。劉靜池年僅六歲。無電話。

3、陳紹林、何忠英、陳志安、梁修玉、陳小金。目前住房:7間瓦房。陳紹林患有十二指腸胃炎;何忠英患有頭風寒症;陳志安曾從三樓墜下;梁修玉腰痛;陳小金就讀於成都西華大學能環系(2007屆)。家庭電話:023-49607210。

4、陳紹華、周守瓊、陳志榮。目前住房:老住宅是瓦房,現暫住在親屬處。陳紹華,71歲,耳半聾、頭昏,曾多次昏倒,腿腳無力,手發痛,連脫衣服都脫不下來;周守瓊,患有心臟病症,臉腫,頭腫,並有膝關節炎;陳志榮,務農。家庭電話:023-49607050。

5、稅少能、稅先友。目前住房:四間瓦房,一間偏房。無電話。

6、凡汝海、劉啟英、凡瓊。目前住房:五間瓦房。無電話。

7、羅明德、陳志明、羅太雄。目前住房:四間瓦房。陳志明,曾幾次突發生命危險;羅太雄,在廈門打工已有13年,13年內從未回家。無電話。

8、葉昌畢、陳志瓊、陳曉蘭。目前住房:三間瓦房。無電話。

9、陳志林,57歲的孤寡老人。目前住房:兩間草房。無電話。原先,政府與榮毅剛商議,讓陳志林住進農貿市場的兩間十多平米的房屋中,由政府付一萬元的救濟款作為購房款。陳志林於是住了進去,灶打了,床搬了,準備做點小吃來賣。然而,後來榮毅剛並未收到政府的一萬元倒款,因此陳志林的「新居」被鎖上房門,只好回到漲谷村八組的兩間草房中,並居住至今。生活一直很艱難。

註:原漲谷村七組、八組、九組,經行政區域改革後,現已合併為一個村民小組。現任組長:王光六;現任村委會主任:羅永林;現任村黨支部書記:楊永鴻。

(大紀元首發,轉載請註明岀處)(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傳統文化】寬宏大度 平易謙和
王子亦:也給高律師出謀劃策——晨跑圍著中南海轉
民營油氣商面臨取締 幾十萬人將失業
安地斯山共同體將聯名請求美延長關稅優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