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天星斗下人間——彝族火把節

林妍 整理

人氣 5

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夜幕降臨之際,四川、雲南彝族居住地的天空,被無數的火把映得紅紅的,彝族山寨的男女老少舉著火把,載歌載舞,慶祝他們的傳統節日——火把節,色彩斑斕的服飾在火光的映射下,更顯鮮艷奪目,山寨一片歡騰。
  
火在彝族人心中,是追求光明的象徵。彝族的火把節自漢唐起,已沿襲一千多年。因這一天,北斗星斗柄上指,火把節又叫星回節,俗有「星回於天而除夕」之說,故相當於彝歷的新年,火把節的慶祝活動歷時三天。

不同地區的彜族人過火把節有不同的含義,雲南石林彝族撒尼人視火把節為紀念民眾與惡魔抗爭勝利的節日;武定彝族則認為過火把節是要長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樣粗壯,後人以此祭火驅除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人們舉小火把圍著熊熊燃燒的大火堆(getty images)


  
祭神祭田、祈年豐收、送祟除邪是火把節的主要民俗習俗,節日之前,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好若干火把,村民們在村寨的寬闊地帶上,豎立一根高約10~20米的青松,四周堆放易燃柴草,形成一個寶塔形大火把,作為村中火把節的聚集地。這一天,在外地的旅人都得趕回家,祭祖後吃團圓飯。涼山彝族人在飯後,一家之主點燃用干苦蒿桿紮成的火把,從屋裡的上方照亮每一個角落,然後是牛圈、羊圈,希望燒去一切不祥之物,闔家平安,六畜興旺。

豐盛的食物(getty images)


  
夜幕完全降臨之後,村民們出門點燃火把,湧向聚集地,將寶塔形大火把點燃,一時火光沖天,大家歡聲四起,人們各舉小火把圍著熊熊燃燒的大火炬,載歌載舞,有巍山的「打歌」,彌勒、宜良的「阿細跳月」,楚雄的「打跳」,路南的「大三弦」,紅河的「羅作舞」,涼山的「朵洛荷」等等,舞姿熱情奔放,大家盡情玩樂,直到天邊吐魚肚白,雄雞唱曉。此外,有的地區,人們還要各自舉著火把到自家田中,照亮田邊地角,祈祝驅除田中蟲害,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摔跤比賽(getty images)

傳統舞蹈(getty images)

  
相傳,古時彝族有個英雄與魔王摔跤、角力,還教村民點燃火把燒殺惡靈所化的蝗蟲,保護了村寨和莊稼。所以在火把節期間,還要通過傳統的摔跤、鬥牛、賽馬等活動,復演傳說中的故事,表示對英雄的紀念。此外,有些地區的姑娘們還會穿上絢麗的傳統服裝,參加選美比賽,據説這項習俗可追溯到唐代。

彜族姑娘身穿傳統服飾參加選美(getty images)

彜族姑娘身穿傳統服飾參加選美(getty images)

  
少男少女們也趁著火把節傳達自己的情意,姑娘們穿著自己縫製的衣裳,以展示靈巧的手藝,小伙子在種種比賽和表演中努力進取,以博得姑娘們的芳心。按照習俗,如果在這時找到意屬的心上人,小伙子可以搶奪姑娘身上的信物,作為訂情之物。此情此景,熊熊火光映襯著綿綿情意,無不令人陶醉。
  
火把節可以說是彝族的狂歡之夜,面對如此盛況,明代文人楊升庵讚道:「雲披紅日恰含山,烈炬參差竟往還,萬朵蓮花開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間。」(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話說京城:魯班鋦白塔
話說京城:「北方的水鄉」什剎海
別具一格的黎族「船形屋」
貴州威寧非法採煤礦火災十一人死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