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韓各自為政 首爾謀自建導彈防禦

【大紀元7月30日訊】(亞洲時報 Donald Kirk首爾撰文) 近來,急轉直下的中東局勢(伊拉克戰事、黎以衝突)成為國際輿論關注的新焦點,令到北韓早陣子的導彈試射彷彿成了過眼雲煙。

儘管這幾日的頭條新聞皆被中東問題所佔去,然而有跡象顯示,朝鮮半島的局勢正進一步惡化。幾天前,南北韓經貿合作中的兩個項目突生變故:參與北韓金剛山(Mount Kumkang)旅遊區一酒店建設項目的南韓工人被驅趕回國,另北韓又突然撤回了參加開城(Gaesong)新工業園區合作對話的官員。

目前,北韓還無意喊停南韓人前往金剛山的旅遊活動,也無計劃關閉南韓人在開城的工廠;不過,南韓現代集團(Hyundai)牙山分公司很可能喪失由平壤方面許予的金剛山和開城發展項目首要承包商地位。出現這一結果,有可能是因為牙山分公司擔心在北韓的生意持續蝕本,因而未有再給予北韓官員厚禮厚遇。

自創辦人鄭周永(Chung Ju-yung)8年前訪問金剛山後,現代集團一直是兩國民間經濟合作的主要推進力量。目前南韓當局仍支持現代集團,政府統一部長李鐘奭(Lee Jong-seok)更希望兩國關係能回到導彈試射前的狀態。

在聯合國安理會7月15日通過譴責北韓導彈試射和禁止成員國與其進行軍事武器及技術貿易的決議案後,李鐘奭迅速指出決議案僅禁止「與導彈和大殺傷力武器有關的設備和金融貿易」,絕非號召「對正常的經濟往來進行制裁」。

為淡化北韓導彈試射的影響,他還說,安理會的決議案不應該成為北韓中止兩國經貿合作項目的理由。2004年6月30日,開城工業園區(距離兩韓非軍事區僅有8公里,距離南韓首爾也只有60公里左右的路程)舉行首期工程竣工儀式。到今年1月,已有15家南韓企業在園區內落戶,聚集了約7,000名南北韓工人和管理人員。

很明顯,李鐘奭希望打破兩國對話的僵局。7月13日,雙邊第19次部長級會談,因立場相左而提前結束。在會議期間,北韓方面強調,其導彈試射是正常的軍事訓練,與部長級會談的議題無關,並提出會談應著重討論南韓提供支援50萬噸大米和30萬噸化肥等援助的問題;但南韓則敦促平壤盡快重返旨在和平解決朝核問題的六方會談,以便打破北韓試射導彈後形成的僵局,並表示在北韓試射導彈問題找到解決辦法之前,不考慮提供糧食援助。

暫停援助,無異是南韓在金剛山和開城項目中遭留難的主要原因。然而現在無法清楚,北韓到底想僵持多久才重返六方會談──而這正是北韓能獲得南韓大米等物資援助的前提。

一些觀察家擔心,北韓或在為新一輪的導彈試射造勢。倘屬實,消息相信可在報章頭條上與中東局勢報道平分秋色。自7月4日導彈試射後,金正日未再公開露面,更為北韓的舉動披上一層神秘色彩。

7 月10日,為勸促北韓重返六方會談而訪問平壤的中國友好代表團,不但未能讓平壤當局改變立場,甚至還被金正日拒絕接見。平壤會否再一次無視世界各國(特別是中國)的警告呢?金正日會否正盤算著挑起一場更大的對抗,逼中國表態選擇站在北韓的一邊,以抗衡揚言要採取先發制人軍事手段對付北韓、聲勢日大的日本保守派?

在南韓國防部的年度白皮書中,北韓雖不再以「敵國」面目出現,但導彈危機對南韓的影響其實是很明顯的:儘管首爾一邊仍積極推進與平壤的和解,但另一邊軍事參謀們卻悄悄地備置導彈防禦體系。

南韓軍事分析人士稱,就在北韓7枚導彈(包括一枚發射失敗的「大浦洞Ⅱ」)剛試射完畢後,南韓國防部就授權組建反導彈網絡。司令部有望設在中部地區,「南韓的反炮火能力將大大增強」。

緣何要建立這個司令部呢?原來北韓目前已建成了一個編製為30個旅的炮兵部隊,在火炮以及短程導彈攻擊能力上遠勝過南韓。長程導彈「大浦洞Ⅱ」的試射雖未成功,但北韓的「飛毛腿」和「勞動」導彈若要攻擊南韓境內目標,也非難事。

組建中的司令部,稱為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rmy Tactical Missile System),將統領南韓所有的火炮力量,包括地對地導彈和火箭炮發射器。出於戰術和戰略方面的考慮,司令部將設在中部地區;這樣,部署在兩韓非軍事區以北(離首爾65公里遠)的北韓短程火炮群就鞭長莫及了。

來自軍方的消息稱,南韓建立司令部的決定,是在同美國磋商後做出的。南韓一直要求美國提供與日本水平相當的攔截導彈力量──美國給日本的宙斯盾驅逐艦,配置了SM3攔截導彈和愛國者導彈,以應對來自北韓的威脅。

北韓成功發射「勞動」導彈和飛毛腿導彈,令到原想減少依賴美韓軍事聯盟的南韓當局,不得不重新加強對美國所提供的基礎防衛的依賴。

不過南韓選擇自行建立反導彈司令部,其實也反映了美國南韓的軍事聯盟關係正在持續疏遠。由於首爾堅持討回南韓部隊在戰鬥中的指揮權,華盛頓也不得不成立自己的、獨立於南韓部隊的軍事司令部。

在南韓國會一次安全論壇上,駐南韓美軍司令貝爾(B B Bell)將軍說,因為美國與南韓都在著手建立各自獨立的指揮架構,兩國的聯合部隊司令部(CFC)6年後將不再發揮作用。(聯合部隊司令部組建於 1978年11月7日,它的作用是:在停戰時期,聯合部隊司令部的任務是阻止戰爭爆發;戰爭時期,聯合部隊司令部的作用是打敗外來侵略。

聯合部隊司令部的軍事力量,包括南韓武裝力量、駐南韓美軍、太平洋和美國本土增援美軍,整個司令部的人力架構是兩國各佔一半。

拋開聯合部隊司令部,不僅只有象徵性的意義。南韓國防大學(Korea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軍事研究小組負責人Hong Seong-pyo表示,南韓建立自己的司令部,意味著「聯合部隊司令部將無法再維持下去,而駐韓美軍的地位也可能會發生變化」。南韓軍方認為,若兩國均擁有了自己的司令部,聯合部隊司令部的效力將大大減弱;而美國方面更關心兩套軍事架構在聯合部隊司令部消失後,如何實現有效的協作。

美韓在一系列問題上的矛盾,也給「兩個司令部」的方案提供了更大的動力。舉例說,美韓之間的自由貿易談判,早前便宣告破裂,原因之一是雙方在藥物進口政策上談不攏,美方代表卡特勒(Wendy Cutler)聲稱南韓一項限製藥品進口的政策為「退步」。

貝爾將軍在接受美國軍方報紙《星條旗》(Stars and Stripes)採訪時說,希望能在10月前獲得建立兩國獨立司令部的「路線圖」,不過他對這一要求能否得到滿足也沒有信心。他認為,關鍵問題是美國海空軍未來將如何同南韓地面部隊協同作戰,以便更好地集中火力,打擊目標;他坦言,雙方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有著相當的差距」。

另外,還有一個棘手的問題。因左派人士的強烈抗議,美軍幾年前關閉了一個空對地導彈的試射場,迄今南韓還未安排到另一個試射場作替代品。

貝爾將軍在那次的安全論壇上說:「若沒有充分的訓練和準備,我們將不允許美軍飛行員參戰,或慫恿他們去阻止一場戰爭。」他認為,北韓對南韓的威脅非常明顯。雖然「大浦洞Ⅱ」失敗了,但其他導彈的試射成功表明,「北韓已有能力在夜間相對精準地連續有效發射那些導彈」。

南韓軍方雖然沒有公開大談北韓威脅;不過,很顯然,兩國國防部對此信息心領神會。

貝爾將軍說:「若南韓希望有一套更有效的導彈防禦系統,我想這對我軍也有好處。在朝鮮半島出現和平協議之前,我們必須有能力應對來自北韓的威脅。」(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家同:兩岸競爭,別輸了國際觀和創意
李家同:一定要重視機械和化工產業
李家同:兇殺案是大環境必然的結果
李家同:從「人魔」「紅龍」想到華府的冷血殺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