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木器家具 風光不再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3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周敏鴻專題報導)桃園大溪鎮,過去曾是台灣家具產業的重鎮,尤其是大溪神桌聲名遠播,隨著家具業者西移中國,雖然現在大溪鎮還有兩百家神桌店,但自製比重不到一成,現在的大溪神桌,逾半都是中國進口。

十二年前,台灣家具業曾創下年銷二十七億美元的外銷佳績,現在只剩十億美元出頭,反而是中國每年家具外銷金額破四十億美元,早就取代台灣、成為世界第一,但其中有三分之二是台商創造的。

鄰近復興鄉,木材取得容易,加上大漢溪河運發達,奠定過去大溪木器家具的重要地位。

不過近年來面對中國低價傾銷,木器家具產業迅速式微,以神桌師傅為例,全盛時期超過一千人,如今百人不到。

桃園縣傢俱公會常務監事黃春城說,民國七十年代中末期,一貫道興盛時期,神桌需求量大增,是大溪木器產業最風光的時期,當時一家店一個月甚至要供應十組神桌到南部,比起現在一個月甚至賣不出一組,天差地別。

轉折關鍵是民國七十七年林務局宣佈禁止採伐國土林木後,台灣本土木材價格飆漲,甚至高達進口木材三倍,業者開始仰賴東南亞等地進口木材。而中國廉價木器家具的大量傾銷,更讓大溪木器產業嚴重走下坡。

從事神桌製作超過四十年的師傅古智文說,早年他還只是小學徒時,神桌訂單實在太多,常要忙到半夜兩、三點才能回家。由於生意好,老師傅想教他也沒時間,古智文只能一邊幫忙一邊偷學;後來他學藝有成,又碰上景氣最好的七十年代,每個月賺個七、八萬元不成問題。

不過現在生意差,賺的錢嚴重縮水,加上工作辛苦,幾乎沒有年輕人願意學做木器家具。古智文擔心,木器家具的製作手藝將會漸漸凋零甚至失傳。

製鞋榮景 已成明日黃花

台灣鞋業外移,鞋師傅歇業、轉業多,相關從業人員已不多。 (記者孟慶慈攝 )

記者孟慶慈/專題報導

台南市安平工業區曾是台灣鞋業聚落之一,全盛時期大、小工廠多,街上鞋店林立,府城最熱鬧的中正路,鞋店更是一家接一家,如今,榮景已是明日黃花。

七十年代是台灣鞋業的鼎盛時期,安平工業區是重要聚落,光登記有案的廠商就有一百二十家,但現在,台南市政府登記的鞋業家數只有四十二家,安平工業區內的鞋廠更只剩兩家。

台南市皮革製品公會理事長毛信喬指出,民國六十八年到八十二年是鞋業的黃金時期,大、小工廠都忙得沒時間休息,現在一年實際開工的日子只剩五、六個月。他說,當年很多夫妻倆在家做鞋業代工,一個月就收入七、八萬元,養活一家人綽綽有餘。

台南市大同路的新西德皮鞋,開業至今四十年,市場需求強時,老闆傅良吉做鞋還要四、五間家庭工廠配合,才應付得來。傅良吉說,民國七十年代,最熱鬧的中正路店家半數以上是賣鞋的,相關行業如鞋跟、鞋底、皮革、鞋盒等行業都欣欣向榮。但隨著業者西進,景氣開始蕭條,家庭工廠也失去工作,新西德考量成本後也不再做鞋。

從父親手中接下鞋店生意的洪獻章也有許多感慨。他說,有一次到廣東台商聚集的東莞,竟看到很多消失許久的同業,深談後才發現,人力素質不良影響產品,是赴中廠商的共同問題,老闆不從頭到尾盯廠,工人會做出什麼樣品質的鞋根本不知道。

西進業者將產品回銷台灣,造成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情況,最讓留在台灣苦撐的業者怨嘆;毛信喬呼籲政府,歐盟已對中國製的鞋品有所限制,台灣市場小,政府更應關心、協助。

製傘業消失 無力回天

台灣現有的製傘業公司幾乎都是「大盤商」,從外國進口各類傘品, 他們僅負責分裝銷售。( 記者蔡文正攝 )

記者蔡文正/專題報導

彰化縣和美鎮誌記載,民國七十五年到八十二年間,全球撐起的洋傘中,十支有七支以上是台灣製,其中一半來自彰化縣和美鎮。

從事洋傘製造三十多年的彰化市新劼祥洋傘公司老闆林延鐘指出,台灣傘業興起於民國五十年代,當時以純手工製造,每年產量約一百萬打,傘業的興起,也帶動零件生產、家庭加工業。

怹說,台灣製傘業最興盛期在七十年代,每年為台灣賺進數億美元外匯,當時因製傘業邁向機械化,產量及速度如日中天,和美鎮光製造工廠即超過兩百家,專職負責縫傘面、釘傘骨等代工業,以及骨傘製造、電鍍業等下游工廠更超過五百家。

不過,這項榮景在八十年代後期,因生產過剩、工資飛漲、國際經濟不景氣等因素而褪色,開始有工廠外移到泰國、中國等地,大工廠出走後,下游工廠為求生存也只能配合遷廠,製傘工廠紛紛關廠到目前幾乎完全消失。

原本從事洋傘製造,卻負債一千三百萬而改行的楊金發說,他因製傘風光過一陣子,卻也因製傘的沒落成為受害者,幸好靠著擺路邊攤賣豬腳飯,已將債務還清。

六十七歲的許金福則說,七十年代初期,他受雇於製傘工廠,幾乎天天加班,月薪近三萬元,當時兩層樓的房屋僅約百萬元,他和太太及大兒子都在傘廠上班,省吃儉用約兩年時間就買下現住的房子。

使和美鎮的紡織、製傘業者大量外移,連帶也讓地方發展逐漸沒落,昔日因製傘而撐起的一片天,如今只剩唏噓和回憶。

自行車重鎮 夾縫求生

修理腳踏車四十幾年,王清松對於早期單車品質讚不絕口,卻對中國產製的單車不敢恭維。(記者王乙徹攝 )

記者王乙徹/專題報導

中部地區是台灣自行車產業重鎮,過去曾打造自行車外銷世界第一的地位,但隨著業者西進中國設廠,以前是每天加班還做不完,近幾年來卻經常強迫休假。

中部地區目前仍是台灣甚至全球自行車的產業重鎮,巨大機械在民國七十一年創設自有品牌捷安特後,帶動自行車產業發展,包括輪胎、鏈條、輪圈、鋼絲、腳踏板、坐墊、變速器等下游零件供應商也應運而生。

然而,在一波波西移歷程中,自行車產業聚落也受到影響。

在台中海線地區維修腳踏車四十幾年的王清松,對自行車產業從風光到蕭條感觸最深,他說,早期捷安特、來禮、功學社等廠牌在台灣生產的單車,都維持一定的高品質,近年來市面上卻充斥著粗製濫造的中國產製單車。

儘管如此,廉價的車輛還是不斷侵蝕台灣市場,業者也加碼投資在對岸設廠,產業最末端的腳踏車維修店,則在削價過程中逐漸被淘汰。

巨大機械董事長劉金標指出,自行車已從過去的代步工具轉變成休閒工具,廠商要在經營、管理、生產、研發、服務等方面感動顧客,才能在產品過剩的現代取得立足點。

劉金標說,雖然捷安特在中國設有三個工廠,但荷蘭、日本也有工廠,台灣則成為研發總部,整合歐、美、日、中等地的研發團隊的不同設計,繼續讓台灣成為自行車產業重鎮。

鰻魚王國 對岸取而代之

台灣曾是全球鰻魚王國,但現在頭銜已拱手讓給對岸。(記者陳燦坤攝 )

記者陳燦坤/專題報導

十五年前,台灣鰻魚王國桂冠拱手讓給對岸,看在本土養殖業者的眼裏既心痛又感慨,累積數十年的技術、經驗隨著台商外流,中國養鰻事業迅速竄起,在日本與台灣業者打起對台,自己人打自己人,讓根留台灣的養鰻業徒呼無奈。

口湖鰻魚養殖規模全台第一,被譽為口湖養鰻第一家族成員的蘇金芳說,民國五十七年,他的三叔蘇青山擔任口湖鄉長,赴日考察獲悉鰻魚在當地十分搶手,於是暗中留意栽培、飼養技術,並引進台灣。

剛開始,蘇青山僅和好友集資,在口湖鄉成龍村三座閒置的虱目魚池放養魚苗,面積約一公頃,但一萬元的成本可獲利十四萬元,村民口耳相傳,沿海掀起一股養鰻熱潮,並在民國六十二年達到顛峰。

雲林縣第二鰻蝦生產合作社理事蘇文珍回憶,幾乎是稍有田產的村民都挖池養鰻。當年還曾發生無預警大停電,口湖鄉大片魚塭無法輸送氧氣,鰻魚死傷殆盡;然而,養鰻熱度卻未退燒。

這堅持為日後口湖鰻魚王國奠定根基,台灣每年外銷鰻魚量達兩、三萬噸,旺季一個月更銷售兩、三千噸;民國七十年每公斤鰻魚巿價達三、四百元,口湖養殖規模暴增到三、五百公頃。

但此時,不少業者相中中國腹地廣闊、工資低廉、海岸線綿延數百公里,鰻苗魚源豐富等利多,陸續跑到中國沿海福建、廣東養鰻,再銷往日本與台灣打對台。

台灣目前的銷日成鰻數量與中國相當,年約上萬噸,但對岸加上萬餘噸冷凍鰻,數量明顯凌駕台灣。

不過,雲林縣第二鰻蝦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王明和等人認為,台灣無藥物殘留的養殖技術及適合鰻魚養殖的天然環境,是中國、日本所不及,台灣鰻魚口感即頗受日本消費者青睞;加上這幾年中國鰻魚屢被檢驗出殘留藥劑過高,外銷數量銳減,台灣業者突破中國低價競爭,站穩日本巿場,並非不可能。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