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羽良:讓青春無怨無悔

張羽良

人氣 3
標籤: ,

7月20日前輔大學生黎文正獨自一人在中正紀念堂發起了持續7日的絕食靜坐; 7月26日南投縣草屯鎮發生一起重大車禍,疑似超速飆車的改裝轎車失控翻覆,車上7名青少年全部摔到車外,當場死亡。這兩則新聞乍看之下似乎沒有什麼關聯,但真要說有,那就是這些事件的主角都發生在年青人身上。

青春是生命的黃金時光,若人生歲月像是一頂皇冠,那青春一定是鑲在冠頂上的珍寶,它閃耀著絢爛的光芒,倍增皇冠的璀璨。但青春只能一次無法重來,如何讓青春能無怨無悔的走過,相信一定要比縱情恣意地揮灑它更來得重要。

青年學子對政治懷有熱情與理想不是什麼錯誤,大學門內也設有政治系。但畢竟人間的利益與利害糾葛太複雜,正如一團剪不斷理還亂的麻線,試問當今有多少政治權貴不是當年滿懷抱負的學運青年?這之中又還有多少人能夠堅持原來的理想,做了大官更不忘做為民謀福的大事?

倒不是說這些人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而是人心的自私與貪念難止。當整個社會城國交相利,當世人只重知識份子的學歷文憑而不是道德與品行,那在這樣大環境下薰陶出來的年青人,一遇到可以循私謀利的機會或位置,就難以讓人期待他還有多少能抗拒誘惑的志節,正宛如一張張沒有封膠護貝的白紙,輕易可染!

至於改裝車、飆車似乎是愛好追求新奇與新鮮感的年青人專利,因為從中可以獲得感官上的立即刺激與滿足,只是玩車如玩命,飆車更是賭命,逞一時之快常換來無盡的遺憾,留給家人永遠的心傷。古人說:「年少之時,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又云:「退一步可保百年身」,告誡者言也諄諄,但能聽之守之者,數也渺渺!

老子曾言:「人之大患在於有身」;蘇軾也寫了一首頗富哲思的《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常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穀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兩者點出了身非己有與身是大患,意即告訴世人,心才是生命的真正主體。

心若能不為外物所役,自不會陷入世俗名利的爭奪中,如此才能真正為國家社會所用,不致位居高位卻謀權奪利、貪贓枉法;善修己心者更不會為逐感官上的滿足而置己身於險地。然而人往往為了滿足身體的各種欲望,而弄得心靈污染疲憊,越是追求外物的刺激與滿足,越讓心迷失方向,隨著世俗的波濤逐流而去,徒增許多原可避免的悔恨與無奈。

學運解決不了為政缺失的根本問題,關鍵在人心。若舉國皆能從善修己心開始,讓人人自心都能成為己身的監察御史,慎獨而不妄為,為他想而去私,如此一來,國政皆是內修有德者居之,又何需青年學子頂著烈日在眾人的牽掛中絕食?而那股爭強鬥勇的青春烈氣,也會在內修的薰陶中化於無形。

中華文化自古即從教育開始,教導學子靜心之道,心靜能臨事不亂,學習效果亦事半功倍。若能靜心,人世間的是是非非與爭爭鬥鬥自能一目了然,外物的刺激與誘惑也將在靜心中生起大智慧,從而不迷不惑。就讓飛揚的青春從靜心的內省過程中開始吧!它將讓每一個躍動中的青春生命,都能對外無怨、對內無悔。@*(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青春會客室】魚與熊掌不能得兼?
【青春會客室】如何面對網路與電玩的誘惑
【青春會客室】我對國中生活茫然
【青春會客室】我的麻吉變壞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