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大學推展全球化 日本新加坡香港領先

【大紀元8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十六日專電)高等教育在知識經濟時代是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關鍵之一。近年來,不只是美國的研究型大學積極推展全球化,許多亞洲及歐洲國家的大學也急起直追;根據新聞週刊的評估,在全球化的排名上,只有日本、新加坡及香港的大學擠入百大。

美國大學自一九五零年代就吸引全球各地的學生,而且許多學成的高材生也可能被美國學界網羅而留下做教學或是研究工作。新聞週刊的全球化大學百大排名前十名的就有八所是美國大學,哈佛、史丹佛、耶魯、加州技術學院、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及哥倫比亞大學。只有排名第六的劍橋大學及第八的牛津大學在英國。

在百大排行榜排名最高的亞洲大學是排名十六的日本東京大學。日本有五所大學上榜,包括京都大學(二十九)、大阪大學(五十七)、東北大學(六十八)及名古屋大學(九十四)。

新加坡有兩所大學上榜,排名三十六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及排名七十一的南洋科技大學;香港有三所大學上榜,排名六十的香港科技大學、排名六十九的香港大學及排名九十六的香港中文大學。

耶魯大學校長李查李文在新聞週刊撰文指出,高等學府的全球化是自覺性的,包括爭取國際學生、提供學生海外修習及實習的機會,因為大學跨越國界的交流是推動全球整合、相互了解及地緣政治穩定的動力。

他指出,過去三十年來,全球各地到其他國家深造學習的學生人數平均每年成長三點九個百分點,一九七五年大約有八十萬,到了二零零四年已增加到兩百五十萬。美國去年獲得博士學位者有百分之三十是外籍學生,而去年英國的博士學位有百分之三十八是頒給外國學生。

李文表示,許多亞洲國家的大學對於跨國科技研究非常積極,也學習美國大學與業界合作的模式,例如矽谷產業與史丹佛大學的科技轉移合作及波士頓週邊地區的產業應用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研發成果。他特別提出耶魯與中國復旦及北京大學合作成立的科技實驗室為例,說明中國知名學府如何研究學習美國大學的做法,包括教學的方式及國際合作的模式。

相關新聞
李家同:一定要重視機械和化工產業
小學生開公司 叫賣果菜有板有眼
日相參拜靖國神社 美國期待區域各國向前看
組圖:日製家電數碼新產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