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禁運古巴多年 遭質疑根本未達政治目的

標籤:

【大紀元8月3日報導】(中央社華盛頓二日法新電)分析人士指出,古巴總統卡斯楚為了開刀以及術後恢復,暫時將權力交給他弟弟,顯見美國四十四年以來,為了想要把拉丁美洲唯一的共產黨領導人趕下台,對古巴施行的禁運,根本起不了作用。

卡斯楚七月三十一日似乎十分平順地將總統權力交給勞爾.卡斯楚,由此可以看出,華盛頓為卡斯楚的共產意識形態,以及他與蘇聯的親密關係,從一九六二年起對卡斯楚施行禁運,對搖撼卡斯楚政權效果有限。

經常批評這項懲罰性措施的加拿大美洲基金會研究員法雅告訴法新社,「禁運並未獲得迫使卡斯楚下台的目的,他還在那裡,雖然有病,但仍在發號施令」。

法雅指出,「卡斯楚因美國的立場而獲益,他利用槓桿將禁運轉移為「隱藏哈瓦那政府經濟措施無效的國內政治裝置」。

即使連古巴出生的美國商務部長古提瑞茲都承認,「沒什麼人去談論禁運,也只有卡斯楚在罵禁運」;但他也指出,與古巴維持經濟關係的國家,並沒有改變卡斯楚政權統治下的生活。

古提瑞茲說,「加拿大與古巴有貿易往來,古巴與西班牙有相當多的貿易,墨西哥也與古巴做生意,但我們看不到古巴人民平均生活品質獲得改善,可能古巴頂層菁英的生活有改善,但古巴一般大眾沒份」。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拉丁美洲顧問康寧漢認為,對古巴禁運歷年來不斷加強,布希政府在二00四年再禁止對古巴匯款與訪問等作法,或許為卡斯楚製造了外部敵人,反而更幫助了他。

面對卡斯楚生病,權力可能轉移為新政權,華爾街日報在社論中呼籲華盛頓採取「有益的措施」,廢止加強禁運的赫姆斯─柏頓法案。此法案規定,只要古巴沒有成立民主的民選政府,美國就不得開放與古巴貿易禁運。

華爾街日報認為,這個法案「降低美國藉由與後卡斯楚時代的古巴經濟往來,從而推展和平改變這個國家的可能性」。

法雅強調,禁運古巴,對美國來說反而成為問題,對古巴的問題倒不是那麼大,「這不只是商業機會,還牽涉到能源等戰略部門的問題」,她意指美國石油業者非常希望能開發古巴海域的石油資源。

若干美國國會議員在推動改變美國的古巴政策,但仍屬少數;亞利桑那州眾議員佛雷克表示,卡斯楚弟弟上台,美國法律仍有部分不盡合理之處,在此狀況下,當其他民主國家與之交往,力促改革之際,美國將是個局外人。

相關新聞
南方共同市場元首推動成立泛南美洲貿易集團
南美國家領袖推動成立泛南美洲自由貿易集團
幻影:縮小中共的民主包圍圈
董傑:對中國國家問題本質的分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