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華:台灣須提高吸引外資的能力

林保華

標籤:

【大紀元8月6日訊】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雖然已經落幕﹐但是兩岸的經貿政策﹐仍難得到共識。兩岸關係是政治問題﹐因此兩岸的經貿政策不可能離開政治﹐不可能“在商言商”。同樣﹐台灣是自由國家﹐它的經濟是自由經濟﹐因此向全世界開放﹐但就是不能向中國全面開放。誰該負這個責任﹖是中國。因為中國長期對台灣進行武力威脅﹐甚至還有八百枚飛彈對著台灣。以色列能向伊朗﹑敘利亞全面開放嗎﹖這幾天的流血衝突回答了這個問題。最近香港媒體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對外安全貿易管制名單中,有十四家中國重要企業被列入。直接面對軍事威脅的台灣不可能麻木不仁。

然而台灣這樣做﹐不但受到來自一些台商的壓力﹐也受到來自外資的壓力。因為“商人”不知亡國恨﹐他們只想賺錢。就連美國與日本的跨國公司都向本國政府施壓﹐怎麼可能同情台灣的處境﹖他們就指責兩岸沒有直航。當然沒有直航對他們造成若干不便﹐但是真正的原因當然還是中國的經營成本低過台灣。而政治人物則是迎合中共的統戰。

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有資金的啟動。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較其他共產國家為快﹐並不是中共有發展經濟的天才﹐而是因為中國有台灣與香港這些其他共產國家所沒有的條件﹐為他們提供資金﹑技術﹑管理以及人才。台商的投資更占中國外資的一半﹗台灣也因為“失血”而影響自己的發展﹐其中更有陳由豪之流“錢進中國﹐債留台灣”的通緝犯。

因此當務之急﹐台灣必須訂出“積極管理”的措施﹔但同時也訂出吸引外資的措施。也就是說﹐在防禦的同時也同時主動進攻。

以台灣目前金融業的情況﹐距離香港還有很大距離。當香港因為回歸中國﹐自由與法治都受到侵蝕時﹐台灣應該趁勢而起。主要須靠兩方面的努力﹐一個是增加開放程度﹐取消不必要的限制﹐除了恐怖分子﹑毒犯洗錢外﹐應該給予其他商旅以最大的方便和最好的服務﹐特別是吸收來自中國民間的資金。另一個是健全金融領域的法制﹐給存戶予安全感而吸引他們。由於無法查核中國台商的經營情況﹐因此對他們回台上櫃應暫時不予考慮﹐但在中國限制外資投資地產時﹐台灣應開放吸引他們﹐包括對中資。

台灣為吸引外資與回流的台資﹐應努力改善投資環境。例如為了降低勞務成本﹐應管控外勞中介商。中國剛開放時﹐輸出勞務被政府嚴重盤剝﹐台灣是民主國家﹐應該興利除弊﹐擺脫利益集團的羈絆﹔其中還包含提升人權理念的意義。──轉自《自由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林保華:香港黨化﹐西藏漢化
林保華: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與性先進
林保華:房地產業怪狀﹐宏觀調控再來
林保華:北韓飛彈與日本反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