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1

貼示:艾葉止血又能鎮痛

  艾葉性溫味苦,有活血止血、溫經通絡、祛寒逐濕、理氣止痛等作用,以善治各種出血著稱。其實,人們在家就可以利用艾葉治療痛經、打嗝、腰酸腿痛等常見病。在此,中日友好醫院李佩文教授介紹了幾種可在家中自製使用的配方。

  新鮮的艾葉藥配伍側柏葉、鮮地黃、鮮荷葉等涼血止血之品,能治療血熱妄行引起的各種出血,如吐血或鼻、齒出血等,側柏葉、鮮荷葉可採集郊外的柏樹葉、荷葉即可;而艾葉炒炭後,配伍阿膠、當歸、地黃等一同熬湯喝,又能溫經止血,用於受涼引起的婦女崩漏下血、妊娠胎漏、月經量多等證。

  此外,經乾燥後的艾葉入藥稱生艾葉,能散寒、除濕、止痛,可用於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及痛經的治療,多與香附、吳茱萸等同用。經期或經前腰腹冷痛的患者,用生艾葉10克,加紅糖適量煎湯服用可緩解疼痛。

  艾葉還能外用。取生艾葉一大把煎湯外洗,可治癤皮膚瘙癢和消除皮損。打嗝是一種令人討厭的症狀,打嗝不止被稱為頑固性呃逆,用艾葉點燃熏煙,對該症狀有很好療效。具體方法是,讓病人平臥于床,將幹艾葉搓碎用綿紙包裹,點燃,置於小瓷碟內放于床頭,病人一般聞3~5分鐘後呃逆即止。

  將艾草搗為細絨,撚成艾柱,置於患處或穴位上燃燒,借火力使藥力深入病所,可以達到溫煦氣血,透達經絡的作用,能治療腰酸腿痛等症。

文章來源: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