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對中國出口值創新高 需專業管理降風險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許湘欣台北七日電)財政部今天公布八月出進口數據,台灣對香港與中國出口值77.5億美元,創歷史單月新高。學者指出,投資中國大陸的「兩難」,唯有靠智慧的專業管理,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財政部今天公布八月出口為193.7億美元、進口181.6億美元,分創歷年單月第二高。

財政部副統計長許瑞琳指出,主要是八月台灣對香港、中國大陸、美國、東協六國的出口增幅均達16%以上,自香港與中國大陸、東協六國、中東地區及非洲進口增幅也皆達20%導致。

統計顯示,八月對香港與中國大陸的出口值77.5億美元,創下歷史單月新高;對香港與中國大陸出超也高達52億美元。

財政部官員指出,台灣對香港與中國大陸地區的出進口皆不斷成長,出超也持續增加,從去年(2005年)九月以來,除今年一、二月因黃曆新年因素、六月出超48億美元之外,其餘每月出超都在50億美元以上。

對於這種現象,寶華綜合研究院院長梁國源指出,過度依賴與集中一個國家,的確會有風險。但中國身為世界工廠、生產鍊重要一環角色,也已不可改變。

不僅是台灣,韓國、日本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度也越來越高,例如日本,現在對中國的出口也已超過對美國出口,這已是不可擋趨勢。

多位學者均認為,如何在挑戰與風險兩難中,把自身風險降到最低,從中獲利,需要有智慧的專業管理。

梁國源認為,以電子產業來說,要降低風險,就該控制接單,也就是說,只要能夠在台灣接單,在中國大陸製造或組合就很好。或者,有些訂單有對設計的要求,設計部分也應該留在台灣。

他說,其實不僅電子產業,有些傳統產業雖到大陸設廠,但研發部分還是在台灣。

梁國源還指出,目前政府對於投資中國大陸有40%上限限制,也就是用資本額去管理,但這是否能把關鍵性技術留在台灣,仍有待質疑。

儘管要對各產業進行管理可能會過於細節,恐怕得深入研究,但學者強調,要讓哪些東西留在台灣?什麼樣的狀況?恐怕要好好去瞭解。

他分析,至少深入瞭解各產業不同特性後,也比較能夠評估40%是否合理,就算40%規定當初經過一番設計,然而,隨著時間變遷,也應該進行檢討。如此,在面對中國大陸時,才能妥善扮演自己的角色,將風險降到最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