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1

包裝食品加註反式脂肪 衛生署今年中預告

【大紀元1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二十九日電)薯條、炸雞使用的油品,容易產生反式脂肪酸,醫學證實多吃恐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台灣行政院衛生署今天表示,今年年中前就將預告,要求含有反式脂肪酸的市售包裝食品,包括餅乾、零食等,都必須加註標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反式脂肪」指的是液態植物油經氫化處理,轉變為固態油脂過程中,會形成的一種脂肪,國內外研究都指出,攝取過多,會加速低密度膽固醇氧化,進一步提高罹患動脈阻塞、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美國紐約市也決定自二零零八年七月起,將全面禁止餐廳使用反式脂肪。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長鄭慧文表示,為了加強民眾正確的飲食觀念,衛生署目前除了持續向大眾宣導養成「天天五蔬果」的均衡飲食習慣重要性外,今年年中前,更將進一步向業者預告,要求上游油品製造商及包裝食品業者,未來在產品包裝上,必須加註反式脂肪酸。

衛生署日前也正式行文給麥當勞、肯德基等十一家國內連鎖業者,就反式脂肪使用狀況進行瞭解,評估業者主動減少使用的可能性,並鼓勵業者主動標示。

衛生署指出,正密切、持續跟業者溝通,未來將援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標示規則,在今年年中預告,針對含有反式脂肪酸的包裝食品,包括餅乾、蛋糕等,要求業者加註標示,並依據業界及社會大眾的反應,進一步調整方向後,再行明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