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竹眷村博物館再現竹籬笆內的春天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市二十七日電)新竹市在日據時代是日本南侵的重要軍事基地,獨特的戰略位置使得移入新竹市的外省籍人口比例偏高。新竹市原有四十六個眷村,隨著眷村改建的腳步,許多珍貴文物正逐漸消失,而位於東大路的「新竹市眷村博物館」,正是保存眷村史料,讓下一代瞭解移民歷史的好地方。

新竹市眷村博物館是全台第一個以眷村文物為主題創設的博物館。文化局表示,眷村博物館的構想源自1997年全國文藝季「竹籬笆內的春天」,館址原預定於空軍一村第八區,但因土地權屬問題無法解決,改以環保局的舊建築改建;2002年年底眷村博物館正式開館,當時展示空間僅有一樓。後因文物增加而擴建,新建工程於去年十月底完工,眷村博物館也重新啟用。

用「竹籬笆」來形容眷村,不僅反映當年為隨時反攻大陸搭建臨時居所的克難房舍,也反映了居住在竹籬笆內的人們與外界生活的隔絕。隨著眷村改建,竹籬笆內的文化也逐漸消失,在眷村子弟奔走推動下,新竹市眷村博物館於焉成立,不僅收藏民眾捐贈的各種眷村生活物品,也傳承眷村長輩們的口述歷史。


新竹市眷村博物館是全台第一個以眷村文物為主題創設的博物館,收藏民眾捐贈的各種眷村生活物品。//中央社 九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

文化局表示,眷村博物館戶外有兩百多坪的廣場可供表演,除了大門口仿造眷村紅門白線的建築樣貌,最特別的是「飛機副油箱水塔」戶外意象區。這是眷村居民將F100戰鬥機報廢的副油箱改裝成的儲水水塔,由新竹三廠眷村捐贈給博物館,象徵了眷村克勤克儉的生活哲學,也代表眷村博物館的開館精神。

室內部分,一樓規劃為眷村歷史背景區,介紹台灣眷村的形成與新竹眷村的演變,並展出「黑蝙蝠中隊文史資料特展」;二樓為眷村生活情境區,藉由造景呈現眷村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樣貌。至於三樓則展示新竹市眷村改建的過程與目前現有狀況。

為了讓民眾瞭解眷村生活,新竹市文化局在這裡也不定時舉舉辦眷村活動,像是有包子、饅頭、大陸餅、麻醬涼麵等的眷村美食展、眷村音樂文化黑膠唱片展、台灣眷村音樂文化講座、懷舊國語金曲晚會等,希望讓逐漸消失的竹籬笆記憶不斷傳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