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落實司改 陳長文:關鍵是領導人能否展決心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舜薇台北三十日電)台北市美國商會今天發表「2020願景」特輯,理律法律事務所執行合夥人陳長文律師以「司法改革的急迫性」為題撰文指出,解嚴應去除限制司法體系進步障礙,但心理障礙仍然存在,忽視身為「司法良心」責任,因此如要趕在2020年前落實司改,最關鍵的是國家領導人能否展現決心。

台北市美國商會今天發表「2020願景」特輯,刊載於台北市美國商會「TOPICS」雜誌本週發行的特刊。這個特輯包括十四位國內外卓越評論家撰寫的文章,展望台灣在2020年 (中國紀年中的一輪之後)應有的樣貌,以及達成目標之所需。

陳長文表示,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實施戒嚴,司法運作仍難以正常,解嚴後的二十年間,法治雖有長足進步,但仍有許多力有未逮之處。

他指出,解嚴應去除限制司法體系進步的所有障礙,但許多心理障礙仍存在。換句話說,鳥籠的門雖已打開,法官、檢察官、法學教授、律師、公務員這些籠中鳥的想法仍沒變,「戒嚴時期的心態讓他們無法放開心胸,依舊認定威權應該凌駕法治」。

更糟的是,骨子裡還是孔子那套「長幼尊卑」概念。因此,法官、檢察官、法學教授、資深律師及其他人長久以來忽視了身為「司法良心」的責任,坐視司法體制的缺失及濫權,未能仗義執言。

陳長文認為,台灣仍始終無法完全排除政治及其他不當勢力的干擾,近期部分案件正反映這個問題,政治力介入的問題不限單一執政黨而已。希望2020年之前,再也沒有政客敢不當介入司法,即使真的發生,法官及檢察官能秉持職業尊嚴及操守斷然回絕。

他並以與人民脫節為例,說明司法改革的急迫性。民法繼承篇規定,如繼承人沒有在三個月內宣告限定繼承,死者財產及債務都會完全移轉給繼承人,但現代人往往不知道自己是哪個親戚的法定繼承人,或根本不知道親戚已死亡,許多人因此背負大量債務走上絕路。

他質疑,為什麼承審法官、教授或立委不會察覺到當中的不公並提出補救方法?因為「他們根本離一般人的生活太遠」。專業素養不只在拒絕賄賂或公平審判,同時也應展現社會責任。法官不應拘泥法律文義解釋,忽略立法精神,畢竟,法律原本是為服務人民制定。

另一起三位曾任職於公營行庫職員,直到七十多歲時才等到最高法院判決,洗刷二十九年前因貪污罪名遭羈押及革職冤屈案件,則點出台灣司法透明度及可信度的問題。

陳長文表示,要解決這種情況,其中一種作法是為司法挹注更多資源,法官(及檢察官)不可能在案件超出負荷的情況下還做出明智判決,最近前台北市長馬英九案檢訊筆錄正確性爭議,即反映出相關制度的問題。

另外,司法院現正推動改革措施以改善司法效能,但勢面臨既得利益者反對。因此如想要在2020年前落實司法改革,除媒體、民眾、非政府組織等相關社團都應發揮功能,最關鍵的是國家領導人是否能展現決心。此次總統大選,在野兩黨的參選人都是經驗豐富的法律人,如新任總統當選後能將司改當成首要任務,相信是對於社會寶貴貢獻,將被世世代代所感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