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水危機處處 中國南水北調延宕

水資源危機正在威脅亞洲都市的繁榮與發展

人氣 8

【大紀元12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馮靜綜合編譯報導)中國北方長期以來嚴重缺水,近年來工業發達的廣東也因污染氾濫而缺水。專家稱,中國改革開放後新獲取的財富是以平原、森林、河流默默地枯萎死亡為代價。

廣東因嚴重污染而缺水

路透社日前報導,中國官方媒體稱,中國南部繁榮的廣東省由於污染和低效用水,同時它還為香港供應大部份水源,正面臨嚴重的缺水問題。這種情形對素有中國製造業中心的廣東省造成威脅,它意味著在未來三年內可能只有三分之一的用水需求能夠得到滿足。

路透社在其報導中引用廣州地理研究所所長張宏歐(Zhang Hong’ou,音譯)的話說,雖然廣東全省水力資源豐富,但每年多於31億立方米的污水被排放到遍及廣東省的河流中去,造成至少有1600萬居民,或人口的14%,由於污染而面臨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該所一位教授陳均宏(Chen Junhong,音譯)認為,由於地方政府忽視嚴厲制裁和打擊污染環境的企業,致使他們只為經濟增長而使污染加劇。

在北京當局2005年結束的五年計劃中,包括清潔全國各地主要湖泊和河流,但卻結果還是有26%的水源受到嚴重污染,以致被列為不適宜飲用,甚至人們不敢觸摸,懼怕危及人體皮膚,也不能作灌溉作物之用。

中國北方長期缺水

長久以來,包括首都北京在內許多北方城市一直處於水源不足的狀況。對於北京,這座水源緊缺的城市正從越來越深的地下抽水,並從抱怨越來越多的鄰近省份通過管道輸水,以緩解水源匱乏的危機。

中共當局在過去幾十年來不斷築壩、截斷河道從而破壞環境的政策,已使人們絕望地看到中國的河流正在乾枯,其含水層的流失水比蓄水更快。一向作為北京主要飲用水來源的官廳水庫已幾乎空空無水。

中國環境保護專家戴晴描述她擔任官廳項目經理並監督一些重大水壩建設的公公是如何醒悟並私下對她的丈夫說:「建造一個大壩,就使一條河流乾枯」。戴晴警告說,中國新獲取的財富,是以平原、森林、河流默默地枯萎死亡為代價的。

戴晴上週在「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活動中置疑,奧運會前北京有充分理由和資源來暫時緩解嚴重缺水的問題,但在奧運會後,當局又將如何滿足北京對水源無休止的渴望?

中國巨大調水工程 規模堪比「長城」

法新社報導說,為解決北方缺水危機問題,中國啟動一項浩大的調水工程計劃,預計投資60億美元,最終向北轉移的水量幾乎相當於中國第二大河流 – 黃河的年均流量。該工程是中國最令人畏懼的項目之一,看上去類似於長城這樣龐大的規模,預計將耗時近半個世紀才能完成。但有關人士擔心,可能半個世紀還不夠完成這個工程。

該工程計劃在2002年獲得批准,目標在奧運會前能解決北京可怕的水資源短缺問題。該計劃聲稱到2008年沿「東路」幹線,每年向北京地區輸入高達45億立方米的水。

另一條線路,即中國主要大壩建設公司(Sino-Hydro)承包的「中路」幹線,到2010年每年計劃引水90億立方米,兩條水路的載流量到2020年將顯著增加。

第三條預計2050年完成的經由沿喜馬拉雅高原的「西路」引水工程,成為人類有史以來制訂的最長期的建築工程項目。這麼長的時間跨度,很多專家因此設想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有偏差,實際上已出現相當多的問題了。

而與此同時,到今年為止期望受益的北方乾旱地區變得越來越乾枯。

中國調水工程嚴重拖延

王維揚(Wang Weiyang,音譯)是中國水電公司的的一位電氣工程師,他所在的工作隊參與挖掘從黃河引水的運河,它是中國蔚為壯觀調水計劃的一部份。不過,據法新社報導,當記者問及這個數十億美元的項目是否能如期完成,並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交付使用,他撓著頭皮回答這個問題。

兩年來,王的工作隊已幫助挖掘了一對近似4200米長的引水隧道,他說:「最後期限將會相當緊迫」,「我們正遇到一些沒預料到的問題」。王告訴法新社記者:「根據最初計劃每天需挖隧道10米,但迄今為止,我們自七月開始只挖了約30米的隧道」。

法新社的報導稱,王及其建築隊艱苦工作的最終目標是開鑿一條1200公里長的人工河流,起點在長江的一條主要支流點 -丹江口水庫,經由河南、河北等省份最後到北京。不過在河南約400公里長的運河段,至今尚未破土動工,該雄心勃勃項目的其它部份也由於技術困難和資金不到位一拖再拖,落後於預訂的時間表。

另一項工程也在離開王的工地東邊數百公里的山東省展開,它是開鑿另對黃河隧道,這是1050公里長東部幹線的一部份,上個月才破土動工。這項預計耗資3.4億美元的東部幹線,主要是沿歷史上的大運河建造,最初計劃到今年底完成引水到京津地區的計劃。

但據山東齊魯晚報報導,沿著這條有1400年歷史大運河的路線上,水污染太過嚴重,不能輸送,而沿線水處理廠的資金還沒有落實。預計最早大約在2010年,東線的水才有可能抵達北京地區,這將落後於原計劃兩年。

有關官員說,東部幹線的延遲迫使當局下令在2008年奧運會前,緊急完成中部幹線中石家莊到北京之間段的供水計劃。北京新聞最近報導,據北京水資源部的一位經理戴玉華(Dai Yuhua,音譯)說,這一段最早將於明年四月開始引水300萬立方米到首都。

據報導,其中多達三分之一的水將通過農村節約用水計劃來供給,其餘的將來自河北水庫,不過那裏許多水庫的水位已處於歷史最低點。具有諷刺意味的是,50多萬人難以找到飲用水的河北省,最初是南水北調工程的主要受益者之一,但現在卻搖身一變成為北京的主要供水者。

當然從當局的角度來看,河北的問題不如首都北京所面臨的水資源短缺來得重要,尤其是當2008年奧運會一天天地逼近。北京的官員稱,北京到石家莊段的南北引水工程直接關係到北京奧運會的供水,故已成為一個重大和嚴肅的政治承諾。

淨水短缺正在威脅亞洲的都市繁榮

在中國南北同陷水危機的今天,有許多亞洲城市也一樣處在水源短缺的煎熬之中,而其中有些是緣於環境污染後淨水短缺所造成的麻煩。彭博專欄作家安迪‧慕克吉(Andy Mukherjee)12月4日發表文章指出,對亞洲長期繁榮構成最大威脅的商品不是石油,而是水。

文章說,亞洲城市的決策者不太可能擔擾該地區新鮮水是否耗盡,同時把廢水作為壓倒性的最大危險物。可是,在排放水準許流入湖泊、河流和海洋之前需進行處理,而目前淨水的能力增長得太慢。除非這個主要缺點被立即改善,否則最終可能會威脅到諸多城市的發展與繁榮。

總部設在馬尼拉的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在這個月的報告中表示,「延續目前的趨勢將會使現有的水資源越來越受到污染,提供清潔水將變得越來越昂貴,管理也更加複雜和困難」。

文章說,那些積極迎接挑戰的國家,將為人民產生更適宜居住的城市,為投資者創造令人興奮的新機遇;而那些不積極採取主動的國家將為此付出沉重代價。如果這個問題限制在幾個大城市會比較容易解決,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從現在起到2025年,亞洲城市人口將增加60%,其中大部份增長將發生在50萬或更少人居住的地區。

文章認為,有效管理水資源的第一步是正確定價。這也是最困難的事。在中國,由於北京當局的意願,一些城市已表明願意提高水的價格,以此推動人們節約用水。從1949年到1985年,中國天津市向居民收取的水費不變,每立方米水為0.08元(約3美分)。不過當該市知道這個高度補貼的水費其實對水的生產和節約是一個嚴重阻礙時,它在接下來的20年內將水的價格提高了八倍。

天津在水處理和分配方面因此獲得了十分必要的投資。今年九月,世界最大的水公司、總部設在巴黎的威立雅環境公司(Veolia Environnement SA)贏得一個30年、 26.5億歐元(39億美元)的合約,向這個城市的300萬人供應飲用水。新加坡最大的水處理公司,凱發有限公司(Hyflux Ltd.)也正在天津建廠,以便循環利用廢水。

文章表示,雖然通過提高水的價位來節約用水,同時湊集足夠資金投入水的生產和回收的目標不會輕易達到,因為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中國城市已提高價格,讓投資者能收回全部成本,但就整體而言,中國城市採用的方向是正確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水污染的代價與省思
統計17年來 宜蘭去年雨最酸
水資源匱乏 亞省出台工業用水計畫書
報告:過去十年是地球最暖的時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