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嘉義新港遊 農村與文化新體驗

人氣 5
標籤: ,

【大紀元12月5日訊】(大紀元記者謝樹華)台灣行院院農委會推動的生活e指通今年在嘉義新港鄉再增一個據點,提及新港,過去的印象在台灣每年一度的媽祖遶境盛事上,因為嘉義知名的奉天宮就在新港。近年來嘉義因新港文教基金會的帶動,新港成功的社區總體營造經驗已成為台灣各鄉鎮爭相學習的典範。


利用廢棄的台糖五分仔鐵道重整的新港鐵路公園。

新港在社造改變下,將文化藝術注入在小鎮中,特別是原本即有的地方民俗文化,更提昇它的內涵成為當地特色。譬如幾年前,趁著媽祖遶境時,新港文教基金會就舉辦過一連串獨具當地特色的文化活動。從信仰衍生出的各類活動和匠工技藝中,讓民眾再以藝術的角度去欣賞台灣民俗文化。

隨著時代改變,人們對宗教文化的內涵已經掌握不清,所以許多相關產業也跟著改變型態以求生存,但是在另求生存中,也刻意的保存下過去的文化讓遊客認識,嘉義新港的「新港香藝文化園區」和「板陶窯」就是這種代表。

地方文化產業 再造新契機

新港香藝文化園區是台灣第一座以敬神的「香」這個產業為主題的地方,裡面有各種展示資料和文物,遊客還可以看到一隻講究的香得經過幾道程序完成,不同的香的粉末成分如何調製。


製香的空間中彌漫著中藥與檀香的氣味,粉末漫天,手工製香過程可不簡單。

好香的製作是講究的,很多人到廟裡免不了買包香拜一拜,然而卻很少有人能明確知道人敬仰神為什麼需要上香?只感覺好香的氣味也讓人舒服,漸漸這個香也開始轉變進入到人的生活中,也就是現在人追求時尚的生活香,還有各種不同造型出來,有的還做得很精緻,日本很早就做這種東西,現在台灣也不少。如果想體驗製作一下生活香,香藝文化園區裡就有提供民眾體驗製作。


把粉末沾黏上竹籤上需要反覆來回四次。

香藝文化園區內還有展示館讓遊客參觀,認識香的文化和歷史。

板陶窯則是欣賞和體驗廟宇的剪黏、交趾陶藝術的好地方,台灣廟宇建築的藝術上極為重要的屋頂剪黏和牆上的交趾陶,而真正做這項工藝藝術的人才在快速流失中,未來還能保存多少也是難以掌握,板陶窯的創辦人陳忠正希望讓更多民眾能藉此園區有機會認識和學習,所以在園區內展示了許多很好的作品讓民眾參觀。


園區內磚牆上也以交趾陶來裝飾,室內展示的不少是得獎作品。


剪黏作品。鳥身上羽毛要一片片剪下再黏貼。

這些作品故事多半呈現的是歷史中的忠孝節義或是神仙故事,技法上來說也有一定難度,民眾可以從中體會出一項民間技藝傳承的艱辛。參觀完免不了也想試試自己的技法,園區也有DIY(Do It Yourself)教學區,可嘗試陶版畫、交趾陶和馬賽克的學習製作。


古意盎然的板陶窯大門入口。


板陶窯提供陶板彩繪DIY,遊客畫完後窯廠燒成美麗的盤子後再寄出給繪畫者。

台灣農村生活再現 喚起的不只是記憶

民俗文化之旅外,嘉義新港還可以說是台灣各式各樣農業的縮影,所以體驗台灣農業在新港會有不小收穫。過去的台灣農村生活現在看不到了,在老一輩看是童年的記憶,在小一輩看或許是一種農趣,可能是因為其中有許多現代人難以取得的自在和生活智慧吧。


開往頂菜園的小黃巴士,是不是已經喚起您久遠的記憶。

對於台灣老農村的體驗,新港有一處很值得一遊的「頂菜園鄉土館」。這裡打造的是台灣五零年代的農村生活,頂菜園展現的不只是個記憶,是時光倒流的再現。遊客可以在鄉土館裡看到許許多多老舊的物品,但是頂菜園理事長陳明惠不斷強調,這裡不是懷舊,是真真實實的讓許多生命再創他的價值,這樣也就讓頂菜園完全不同於其他的鄉土文物館或是故事館之類的地方,在頂菜園的所有的老東西都是可以使用的,而不再是「展示」或「不可觸摸」而已。


頂菜園鄉土館的創建人陳明惠。


頂菜園的村姑解說團

不管是想尋找自己童年記憶的老一輩,或是想更深刻體驗台灣農村生活的年輕一輩,甚至對台灣農業文化想多一點認識的海外遊客,頂菜園值得您一遊。


「小心匪諜,就在身邊」小黃巴士上的標語,顯示出那個年代的氣氛。

嘉義新港旅遊資訊

鐵路/大眾交通可搭乘台鐵、高鐵到嘉義站下車。高鐵從台北出發約80分鐘抵達嘉義,從高雄出發約35分鐘車程。

公車/嘉義高鐵站目前接駁車規劃了四條路線,包括嘉義市區、朴子、新港、北港、東石、布袋、水上等地區。嘉義台鐵站,可在火車站前轉搭往北港的嘉義客運或縣營公車。

生活e指通諮詢/網址http://ezcall.coa.gov.tw,新港遊客服務中心網路電話0709030510,新港香藝文化園區0709030521、板陶窯0709030520、頂菜園鄉土館0709030525


陳明惠收集來的老舊土窯還可繼續烤蕃薯。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嘉義新港交趾陶藝師雙雙獲選工藝之家
大甲媽抵雲林 人潮滾滾燈火通明
大甲媽到嘉義二十週年 新港人相迎樂不可支
三百年來首次  嘉義新港媽祖出巡美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