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28一甲子系列專題(三)女性篇

人氣: 2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2日報導】噤聲靜默忍辱負重 二二八女性令人動容(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二十二日電)在二二八事件中,犧牲、殉難的受難者絕大部分是男性。這群男性背後有著更悲情的女性─受難者的母親、姐妹、女兒,尤其是妻子,她們得收拾殘局、面對真實赤裸的生活壓力,這群噤聲靜默、忍辱負重的二二八女性更教人動容!

半個多世紀以前,多數女性並未接受良好教育;即使婚前有一份謀生的工作,婚後為了相夫教子,多半成為家庭主婦。二二八事件使她們痛失依靠,不論是父親、丈夫或兒子,頓時帶來最大的衝擊,莫過於經濟來源的中斷與困窘。

她們除了要面對和自己至愛的父親、丈夫、兒子、兄弟天人永隔的悲痛外,還要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擔,這對於當時傳統女性而言,是多麼重大的挑戰與傷痛。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組長林辰鋒舉例說,當時有些女性一夕之間痛失所愛,不堪打擊而選擇自殺;其中,有更多身為母親的受難遺孀,在絕望中產生過自殺的念頭,卻在猛然回首中,瞥見尚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年幼子女,於是心生不忍,只好勇敢的活下去。

事件中受難的男性,在生命終結的那一刻起,就成為被悼念的先驅;然而,存活下來的遺孀,卻是另一個苦難的開端,更是被遺忘的一群。

二二八基金會董事長陳錦煌表示,在二二八事件發生一甲子後的今天,特別提出重視女性議題;由於平反運動開始以來,比較少觸碰有關女性的議題,今後將特別重視。

他說,在今年二二八六十年紀念活動中,特別規劃「二二八母親影像發表會」與「二二八女性論壇」,分別呈現部份二二八母親故事的拍攝記錄,以及女性觀點連結二二八歷史,與台灣的社會現象,讓大家體會台灣母親的真實情感世界。

陳錦煌指出,對已過往受難者,他們受苦的時間可能不太長,然而,留下的母親、妻子、或長女,肩負養家育子、延續香火的重責大任;同時,須時時忍受管區、鄰人、親戚、朋友的異樣眼光,受到的折磨豈止百倍、千倍於受難者。

他強調,這群女性堅忍的精神,是台灣文化的精隨,將要求基金會廣泛收集相關故事、資料等,整理成冊,供年輕人學習。

在黑暗的時代,受難女性們經歷最苦難的命運,同時,也展現出不被二二八打倒的悲情女子「謙卑中的不凡」精神。正如同受難家屬所說,時代變遷,歷史的過往也如煙消雲散,但留在後人心中的傷痛,每一思及,仍心如刀割。

經歷了六十年的漫漫長路,二二八事件的受難女性們,或許嘗試努力走出夢魘陰影;加上政府的各式紀念活動和補償措施,亦或許稍稍撫慰晚年的寂寞,但是,喚不回的是父親、丈夫、兄弟的生命和她們坎坷顛沛的年華。

評論